穿越时空 “隧道”追求美好明天
2013-06-05潘如丹
文/本刊记者 潘如丹
【自主品牌】
穿越时空 “隧道”追求美好明天
文/本刊记者 潘如丹
四十余年的拚搏,隧道股份以高超的施工技术追赶着科技;
四十余年的历练,隧道股份以卓越的工程质量超越着时代;
四十余年的创新,隧道股份从单一的施工企业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复合型施工企业。
隧道股份自我提升的每个阶段,是使命,是责任,是一代又一代隧道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写照。他们创造奇迹,让城市一次又一次闪现出现代科技的光芒;他们与时俱进,让上海一次又一次向祖国交出质量满意的答卷。
创新不断
开拓创新,是隧道股份的精神内核。从1979年公司第一次创业至今,经历了数次重大转变的隧道股份主动迈步走向市场,并且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创新不断,成绩斐然。
1979年,公司转变为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为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1984年,公司第一次以合同方式承接了“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并取得成功。这是隧道股份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3年11月,公司完成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并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加速了公司的市场化进程;1995年,公司开展战略研究,提出了“锐意创新、开拓创业”的思路,实现了施工领域和地域的拓展。在施工领域方面,隧道股份从地下走上地面,施工产品拓展到高速公路、高架道路和机场、地面建筑等领域;在施工地域方面,隧道股份立足上海,面向全国,逐步走向海外,把主业市场拓展到新加坡。2001年,公司确定“总承包与投资并举”的决策,开展项目投资业务,既为政府缓解了市政建设的资金压力,分担了投资风险,也为公司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2006年,公司又确立了以工程施工为核心业务、盾构制造和项目投资为战略业务的新的发展格局,业务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为公司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亚洲最大的上海外环线沉管隧道、亚洲最大的上海长江青草沙泵站、直接为世博园输送电力的电缆隧道相继建成,再次证明隧道股份的核心技术已经运用在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工程领域,助推着城市发展的进程。
如今,隧道股份的超深基坑开挖综合技术为城市地下空间深度开挖提供了可能,轨道交通多线换乘枢纽工程成了隧道股份施工的强项。无论在上海轨道交通世纪大道四线换乘车站工地,还是在三线换乘的徐家汇港汇广场车站,飘扬的隧道股份蓝色旗帜正自豪地续写新篇,告诉人们,在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优秀项目中都有隧道股份的一席之地。
标准集成
1995年以来,隧道股份按照国家统一的体系标准,先后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03年,三大体系整合成综合管理体系,并通过了第三方认证。
2011年7月,公司被确定为上海市首家为期三年的重大工程施工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同时开展了“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示范试点”、“盾构法隧道施工标准化示范试点”和“施工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试点”三个上海市标准化示范项目,基本形成了“点、线、面”全方位标准化施工格局。
“点”是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体,总结施工现场协调管理的标准化示范,其核心任务是突出项目管理的优秀做法,使项目管理实现从粗放式到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转变;“线”是以专业盾构施工法为主体,总结盾构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化示范,其核心任务是突出盾构专业施工技术领先的标准化做法;“面”则以构建施工企业标准化体系为主体,总结公司各阶段实施的管理实践经验,整合、梳理、转化各类管理制度,其核心任务是突出施工企业集成各类管理体系运行需求的一体化标准体系做法。
用标准化“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理,融合企业各方面管理体系及内控风险管理。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强调制度标准与业务流程的对应,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开展全面风险评估、查找缺陷、制定控制措施,梳理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公司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长效机制,促使内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为公司经营管理规避风险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隧道股份取得的辉煌,与其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和公司的各类规范、标准,积极参与编写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标准活动是分不开的。隧道股份作为国内软土地下工程领域施工的龙头企业,多年来参与了多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编写和制定工作。如:GB 50446-2008《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J/T 284-2008《φ5.5m-φ7m土压平衡盾构机(软土)》、DG J08-11-2010《地基基础设计规范》、QJ/STEC 003-2010《深基坑工程降水施工操作规程》等等。虹梅南路工程项目组编写的《软土深基坑降水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深基坑钢支撑作业指导书》,用以规范操作层面中工人的作业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降水工程和钢支撑架设工程的质量、安全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一方面规范了企业自身的施工行为,使得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稳定性更佳;另一方面,通过各类规范规程的制定,使得隧道股份先进的施工经验、装备制造技术在更大的层面上进行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淘汰落后的施工工法,提高整个行业水平的作用。
行业领先
隧道股份的科技水平始终处于行业前端,引领中国软土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公司拥有5大类、共16项主要自主创新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隧道股份形成了可推广的施工工法34项,其中20项被列为国家一级工法。
公司建立了高效配置的科研管理体系,形成以技术中心为主体,承担高端、超前项目研发,以多家项目施工单位为实体,落实科研攻关课题,开展了全员参与研究的科研活动,确保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2007年,隧道股份被批准成立上海盾构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并通过了国家级的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的验收。
施工企业常规采用三维一体的项目管理法,即业务执行与改进、资源配置与监管、组织协调与控制三维一体。公司创新地借鉴了这一方法,并将其扩展应用到企业运作的全过程,达到协同高效管理的目的。2003年,公司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一方面组织了大规模的学习、研讨活动;同时开展自评,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进行评价,寻找改进机会,持续提高。2007年,隧道股份通过了全国质量奖评审。
由于隧道股份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以世界领先水平为目标,紧密依托重大工程建设,科技成果得到广泛、迅速应用,提高了工程的科技含量,创造了业内的多项第一:建设世界最大直径和单次掘进最长距离的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建成国内第一条双圆隧道——上海地铁八号线双圆区间隧道;建成国内第一条双层公路隧道——上海复兴路隧道;创造了国内软土基坑的最深开挖纪录——上海地铁四号线修复工程;研制完成国内第一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铁盾构——“先行号”。以“长大深”著称的上海长江隧道、有“心脏搭桥手术”之誉的上海外滩隧道,一条条超大越江隧道,展示的是成熟的高端技术和丰富的施工经验,确立的是隧道股份在软土隧道施工中的行业龙头地位,拓展的是同类市场更广阔的前景。
如果说,建造大型越江隧道彰显的科技力量使隧道股份进入国际隧道建设的第一阵容,那么,相继建成的多条超大隧道已将隧道股份推向了国际隧道建设的前列,使一个集隧道施工、机械制造、投资管理等多项业务的产业体系从年轻走向成熟。一个聚力超越、勇于挑战的企业正在上海崛起,用激情书写着历史,以智慧迎接着未来。
国内第一条水底公路隧道——打浦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