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
——以江苏省为例

2013-06-05孙国民黄华明朱玉霞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竞技江苏省

孙国民,黄华明,朱玉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4)

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
——以江苏省为例

孙国民,黄华明,朱玉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4)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形成的主要因素为管理制度、人口基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合理的项目布局。通过各个要素的有机衔接所产生的连锁效应,是竞技体育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

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江苏省

1 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试图解释竞争主体如何形成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优势。波特认为,一个地区的某一产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条件,包括需求条件和相关的组织机构、行业政策等。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大多拥有一定程度的相对优势,但如果这一相对优势不是可持续的,那么该优势就不能够成为这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因此,要素禀赋的优势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完整的政策体系等才可能形成竞争优势。整体而言,需求条件是竞争优势形成的最直接动力;机构运行、政策制定则是政府将要素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对于竞技体育而言,地方政府对于竞技体育产业经济、政府形象、政绩考评、城市品牌的需求同样能够刺激政府加大对竞技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这也是地方竞技体育竞争优势形成的主要成因。

2 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构成因素的框架分析

2.1 生产要素

竞技体育的产出是以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而成绩则由教练员、运动员、科研、经济投入、场地、器材等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共同产生。其中,教练员、运动员是人力资本要素,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体现竞争优势的强弱,而教练员则是竞争优势形成与发展的推动者;经济投入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资本要素,是保障竞技体育事业顺利运行的资本保障;而由于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自身特点,项目发展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自然资源就成为区域竞技体育项目开展的主要参考因素。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我国南部地区,很少有省市进行大规模的冰上项目的开展,而在北方也很少有水上项目的大规模开展,尤其是在露天环境下开展的水上项目。区域竞技体育科研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如上海市在第九届全运会上所获得的30.5枚金牌中,有14.5枚金牌直接受益于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另外,基础实施部分的场地、器材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因为它们会影响到地区生活质量以及人们体育锻炼的意愿、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

2.2 需求条件

对竞技体育的价值需求是形成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另一关键因素,而价值需求分为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竞技体育的显性价值需求表现在其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城市品牌效应和地方政府政绩,其隐性价值需求表现在民众的竞技体育欣赏需求、参与需求和欣赏需求等方面。竞技体育所展现的显性和隐性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地方政府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借助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竞技体育价值需求的层次要远比量更重要,也即其隐性价值需求并不是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而其所带来的显性价值需求却能极大地促进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而形成区域竞技体育的绝对竞争优势,这也成为区域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另一驱动力。

2.3 相关产业

形成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因素,即当地方之间进行竞技体育竞争时,能够提供更加健全的与竞技体育相关的与支持性的产业。如江苏省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体育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创收一直呈现快速的增长趋势,在2007年,体育产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占全省GDP总额的0.59%,在全省范围内,体育产业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发展规范、形式多样的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体现不仅表现在竞赛成绩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大型赛事的举办方面。多年来,江苏省一直在积极申办和承办各种级别的大型体育赛事,根据统计,江苏省是成功承办过全国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中学生、大学生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唯一一个省,而即将要举办的亚青会、青奥会也必将扩大江苏省会南京在世界的影响力。

2.4 战略制定与结构组成

形成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另一因素是战略制定与竞技体育结构组成。各个地方政府根据竞技体育发展目标、竞争对手的实力等制定相应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行竞技体育组织结构的优化。而具有自身特点的战略、组织结构等经过合理地整合进而产生叠加效应,最终形成区域竞技体育的又一竞争优势。

综观世界竞技体育发展历程,一国对于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其竞技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实力的主要因素。对于区域竞技体育而言,地方政府对于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同样影响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不同区域又会依据自身特点进行竞技体育管理模式的制定,这主要体现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项目分布、赛事管理等方面。江苏省自实行“奥运同心圆”战略以来,历次大赛中在全国排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这充分说明江苏省竞技体育战略制定的准确与合理。但是,战略是纲,并非通则,竞技体育发展如何的前提是政府对自身特点的准确认识和对各要素合理组织、协调的能力。如江苏省根据地理环境在不同地方建设不同项目的训练基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充分发挥了后备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优势。

2.5 竞技体育竞技优势要素的关联分析

从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波特认为,竞争优势主要从要素与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能力层面即为竞技体育管理制度,而要素层面则为经济水平、人口基数、地理环境、科技水平四个方面。下面对涉及上述的几个方面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产生,那么,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就成为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我们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产生进行分析,如图1、2所示,人口基数决定着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为从事竞技体育运动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而运动员与教练员又是一个相互强化的关系,既从事过竞技运动又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教练员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教练员。而经济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竞技体育投入的多少,这里包括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赛事的举办、教练员的培养,以及竞技体育人才的引进。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水平决定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没有丰裕的资金投入,我们就无从谈起创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竞技体育事业。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的特性主要受气候影响,而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很强的环境特性,如冰上项目、水上项目等。因此,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对地区竞技项目的设置具有很强的影响。另外,多变的地理环境能为竞技体育训练提供良好的天然场地,如连云港的连岛海上训练基地、南京的水上运动学校等成为江苏省竞技体育天然训练场所。而科技发展水平则从三方面促进高水平运动员的形成:一是训练的科学性,二是竞赛设备的先进性,三是科学的竞技体育发展路径的制定。体现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能力层面,即竞技体育管理制度,则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制定,运动员、教练员培养制度形成,以及激励运动员、教练员机制形成的关键。上述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又相互强化,当生产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各个要素全部形成后,竞技体育竞争优势就变得牢固而且具有可持续性。

图1 竞技体育竞争优势形成结构图

图2 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要素、能力结构图

3 江苏省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分析

3.1 具有符合本省发展的地方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与发展战略

回顾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辉煌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管理制度——“举国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省竞技体育管理部门在依托于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创新,构建的江苏省竞技体育“举省体制”推动了江苏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分配形式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举省体制”实行的基础是集体经济,通过对资源进行集中分配,举全省之力办竞技体育,能够高效保障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所需要的人、财、物三要素。

我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采用的是分级管理的模式,这种分级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求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体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要服务和服从于各地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并与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这必然导致各地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体育发展战略首先必须着眼于地方利益的需要,其次才会考虑到国家利益的要求。因此,我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本身就决定了不同战略存在的客观现实性。江苏省体育局原局长孔庆鹏努力构筑的“奥运战略同心圆”理论,是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制定依据。

3.2 多样化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人口资源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德国地理学家拉采而(F·Ra-tzel)在《人类地理学》一书中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并决定着人类的迁徙和分布。竞技体育是人类体能和文化的高度统一,在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成绩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

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为江苏省运动员选材和科学训练提供了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江苏位于我国的南方,南方人具有清秀聪明、清新雅致的特质,依据田麦久教授对奥运项目的划分原则(把运动项目分为体能类与技能类两种),我们可以发现,除了陈艳青于2004、2008年的第28、29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女子举重58公斤级冠军属于体能类项目外,江苏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金项目全部为技能类项目,尤其是乒乓球与羽毛球项目,这也符合江苏人聪明、迅捷的特性。

江苏省总人口数为7676.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133861万人(内地)的5.73%,在全国各省、直辖市排名第五。西安体育学院苏明理教授曾对人口与竞技体育成绩的相关性做过研究,他以第27、28、29届奥运会的金牌榜前五名国家为研究样本,将奖牌总数折合成数值,并使用每次奥运会前2年的年中人口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各国竞技体育成绩与人口数有着密切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5621,这意味着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奥运会整体得分就会增加0.562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江苏省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了江苏省竞技体育的另一竞争优势。

3.3 日益提高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从1969年开始,江苏经济和全国经济发展趋势相同,开始进入一个长期稳定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江苏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经济总量持续扩大,根据统计数据,1979-2000年江苏经济以年平均增长12.4%的速度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锐意推进各项体制改革,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江苏省体委也加强了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随着日益提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体育事业建设的丰裕资金得到了保障。2005年,江苏省体育事业资金支出38 381.24万元,2006年达到71 682.54万元(其中9 833.8万元为十运会奖励资金),2007年达到69 881.14万元,2008年为91 905.06万元。从资金支出趋势看,原江苏省体育事业经费支出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幅度大,资金投入高。从资金分配看,用于竞技体育发展的专项经费比重较大,并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这也充分说明江苏省政府对竞技体育事业的关注程度较高。丰裕的资金投入成为江苏省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说,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为江苏省竞技体育今后的腾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体育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又一个强劲推力。从历史上看,竞技体育的发展与高科技技术发展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上海市在九运会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大一部分依靠其体育科技的发展与支撑。我国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于1978年在北京召开,体育学术界坚决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江苏省体育工作者凭着敏锐的洞察力,于1978年9月适时建立了“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从此,江苏省体育科研开始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目前,江苏省所拥有的省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数量为全国第一,由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与科学》是全国省级体育学术期刊唯一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杂志。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体育科研无论是在竞技体育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方面,还是在全民健身中,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骄人的成就。从1994年开始,江苏省体育科研所成立了重点运动项目为核心的四个攻关组,分工跟踪监测重点项目运动队。1995年又成立了科技攻关部,分设田径、游泳、举重、体操、自行车5个项目攻关组,以及羽毛球、击剑、射击、排球、女子柔道、摔跤、赛艇7个服务组,为第三届全国城运会江苏省体育代表团创造优异成绩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江苏省体育科研能力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3.4 合理的项目布局

我们通常把竞技项目分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弱势项目。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是指在国际重大竞技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运动项目。竞技体育优势项目能够持续多年在世界大赛、全运会上夺得金牌,获取优异成绩。各地竞技体育竞技地位主要是由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竞技实力所决定。江苏省体育运动项目统计为优势项目的必须符合以下三条:第一,该项目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有一定的获得冠军的能力;第二,该项目获得奖牌的能力比本省其他项目获得奖牌能力强;第三,在夏季或冬季奥运会上能长期拥有进入该项目前八名的运动员(或全运会冠军、亚运会得牌)。

通过统计发现,江苏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较多,主要为技能主导类,如射击、竞技体操类、羽毛球、乒乓球、击剑等。通过对优势项目的分析发现,江苏省所开设的项目与江苏人清秀聪明、清新雅致的特质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依据江苏人特质所设置的项目,有利于江苏省优势项目的发挥。因此可以说,江苏省对于竞技项目的选择性以及竞技项目对于本地文化的根植性,成为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另一重要竞争因素。

4 结束语

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单一的各要素的叠加,而是各要素有机结合后所产生的连锁效应。如果一个地区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关注每一个要素的建设与各要素的相互衔接,那么,该地区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将是必然,也将是区域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

[1]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朱玉霞,孙国民,黄华明.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要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考试周刊,2011(2):80.

[3]孔庆鹏.同心圆实证——金牌谋略[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朱玉霞,苏明理.我国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2):33-35.

[5]崔志翔.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渐进式改革的再思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1):1-5.

[6]王健.天津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结构布局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5):91-94.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Competitive Sport

SUN Guo-min,HUANG Hua-ming,ZHU Yu-xia
(Sport Dept.,Nan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v.,Nanjing 210044,China)

Based on Por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 sport.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are manage⁃ment system,population base,geographic environment,economic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appropriate set⁃ting.The key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 is the link effect caused by con⁃nection among different elements.

regional competitive sport;competitive advantage;Jiangsu province

G80-05

A

1672-268X(2013)06-0026-04

2013-09-22)

2009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研究成果(09TYB003)。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竞技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