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药消腐生肌膏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性创面25例

2013-06-02耿丽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6期
关键词:生肌褥疮换药

耿丽娜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糖尿病坏疽、静脉性溃疡、褥疮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致残率、致死率高, 患者本身均为病程长的重症感染, 如感染MDRO则使创面的治疗更加复杂和难以愈合, 由于此类患者多因长期使用品种繁多的抗菌素导致耐药谱广而敏感药少, 甚至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真菌感染, 有截肢和感染无法控制而死亡的危险, 使患者深受病痛的折磨,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河南平顶山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科在入院时对以上感染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MDRO筛查, 检测出的MDRO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 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为主, 采用香药消腐生肌膏中药换药配合敏感抗菌素静脉滴注治疗, 促进创面愈合, 减轻痛苦, 提高生存质量,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3年7月在周围血管科住院的MDRO创面感染患者, 随机分组, 治疗组25例,男14例, 女11例, 年龄39~87岁, 平均65.6岁, 病程3周~11个月, 平均3个月, 创面最小1.2cm×2.3cm,最大12.3cm×10.7cm;对照组25例, 剔除2人, 其中1人因心肌梗死死亡, 1例转院, 共完成23例, 男16例, 女7例,42~81岁,平均65.6岁, 病程2周~10个月, 平均3个月,创面最小1.5cm×2.1cm,最大13.6cm×10.5cm。MDRO种类:治疗组MDR-PA14例,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9例, CR-AB2例,对照组MDR-PA12例,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9例, CRAB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创面大小、MDRO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标准》[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脱疽、臁疮、褥疮的诊断疗效制定标准及相关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11年卫生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MDRO 相关标准[4]。

1.3 纳入与排除 符合诊断标准, 要求治疗,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剔除治疗过程中因其他疾病死亡或要求转院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中药换药为主, 香药消腐生肌膏以乳香、没药、当归、白芷、血竭、珍珠粉、紫草、甘草、冰片等按一定比例研成极细粉, 加白蜡、麻油用文火熬制成膏, 再用药加工成灭菌纱条备用, 每天选取患者感染创面换药, 配合实验室检测出的敏感抗菌素静注, 对照组予以无菌清创换药及静注敏感抗菌素。两组15 d为一疗程, 共四个疗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治疗并发症的基础治疗。护理上对褥疮者卧气垫床, 翻身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 换药时多沟通交流、动作轻柔;对患者进行单间或床边接触隔离, 禁烟, 限制探视和控制人员流动, 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 每天对病历夹、病房床单元擦拭消毒, 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1次,直至MDRO两次培养阴性或创面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2.2 观察指标 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结果及外科创面愈合情况, 分别在第1~4疗程结束, 参照《中医外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有关标准进行观察, 临床痊愈:患者局部症状完全消失,溃疡全面愈合;显效:局部症状基本消失,溃疡愈合面积≥60%;有效:局部症状基本消失,溃疡愈合面积≥30%;无效:溃疡面缩小不足25%, 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感染创面MDRO连续2次培养无需氧菌生长;对两组病例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检查, 了解药物安全性。

3 结果

两组患者第一、二疗程MDRO阴性培养结果比较,P<0.05, 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2。

表1 两组病例MDRO阴性培养结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4 讨论

糖尿病坏疽、静脉性溃疡、褥疮属中医的脱疽、臁疮、褥疮范畴, 中医认为其病机为脾气不健、肾阳不足、气阴两虚,瘀血阻滞, 肢端或肌肤失养而坏死肉腐, 目前对于MDRO创面感染者的治疗西医可选择的方法和抗菌药物范围较少, 而采用香药消腐生肌膏中药换药是独特的外治方法, 避免了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 无明显毒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乳香、没药可活血行气, 散瘀消肿, 止痛生肌,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活性, 没药还可收敛黏膜、抑制真菌;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抗缺氧, 调节机体免疫;白芷可祛风止痛, 除湿消肿排脓、抗炎止血;血竭活血止痛生肌, 抗炎抗血栓, 对多种致病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紫草清热凉血抗炎;珍珠粉解毒生肌、抑制炎症细胞再生, 防止伤口恶化;麻油可解毒生肌, 治疮肿、溃疡;白蜡可止血生肌、定痛敛疮, 冰片能消肿止痛、防腐抑菌;以上诸药共凑消腐袪瘀,拖里透脓、活血生肌, 促进创面愈合之效。在患者隔离期间定期监测MDRO感染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选用敏感抗菌素静脉滴注, 必要时外用, 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促进创面愈合。作者通过观察发现治疗组对MDRO创面感染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 安全性好, 是中医外治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 融中医中药、现代医学的消毒隔离原则、药物与一体, 对于MDRO的创面感染患者的治疗康复都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巩志业,温宁,王枢群.多重耐药及其控制.中国公共卫生,2002,18(8): 1022-102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51-5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1997:41-4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DRO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11:5.

猜你喜欢

生肌褥疮换药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Simmering Pus and Forming Flesh" in Treating Anorectal Diseases by External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蒙药嘎木朱尔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自制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褥疮管理办法纳入科室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中药合剂外用治疗Ⅲ期与Ⅳ期褥疮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