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点剖析

2013-06-02李长江张英锋郭瑞红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误点氧化剂溶质

李长江,张英锋,郭瑞红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6)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涉及物质主要包括碱金属(以钠为主)、镁、铝、铁、铜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纵观近年高考试题,涉及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分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常以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实验设计和化学计算等形式出现。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既要将共性的性质扎实掌握,又应该将特殊性及性质差异牢记,这样才能在解答这部分知识试题时不失分或少失分。结合近几年教学情况,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易错点总结如下:

1.金属活泼性比较

误点:金属A不能从金属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B,则金属A的活泼性不如金属B强。

辨析:出现这类错误的原因是未考虑某些金属的特殊性,如活泼金属钾、钙、钠投入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钾、钙、钠与水反应生成强碱和氢气,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例1.将一小块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硝酸铜溶液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镁溶液

解析:在考虑钠与酸、碱、盐水溶液反应的问题时,注意钠与水反应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成的NaOH与溶液中溶质的反应。钠与四种溶液反应都生成氢气,硝酸铜溶液中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只有氯化镁溶液中可生成白色沉淀。答案:D。

例2(.2011重庆理综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Li、Na、K的原子半价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解析:铁属于变价金属,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Fe3+,与弱氧化剂反应生成Fe2+,氯气属于强氧化剂,盐酸属于非氧化性酸,因此选项A不正确;当硫酸不足时,Zn和K均过量,但过量的K会继续和水反应生成KOH而呈碱性,B不正确;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密度也逐渐增大,但Na的密度大于K的密度,C不正确;C、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D正确。答案:D。

2.金属铝与NaOH溶液反应本质的理解

误点:Al与NaOH溶液反应中H2O和NaOH都作氧化剂

辨析: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铝先与水反应生成Al(OH)3和氢气,然后Al(OH)3再与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得失电子情况分析如下:

例3.有关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A(lOH)3

B.NaOH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

C.铝是还原剂,H2O和NaOH都是氧化剂

D.H2O是氧化剂,Al被氧化

解析:Al和NaOH溶液反应时,Al为还原剂,水为氧化剂,NaOH作为碱参与反应,所以H2为还原产物,A(lOH)3为氧化产物。答案:A、D。

3.金属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

误点:金属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会有H2生成。

辨析:金属与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条件不同或反应物用量不同,反应产物往往也不同。

例如:

Fe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先生成SO2气体,待浓硫酸变稀后,Fe又与硫酸反应生成H2。但Cu与浓硫酸反应仅生成SO2气体,没有H2生成。Cu与浓硝酸反应也是先生成NO2气体,待浓硝酸变稀后又生成NO气体。Fe、Al遇稀 H2SO4、稀 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遇冷的浓H2SO4、浓HNO3发生钝化现象,金属的钝化属于化学变化。

例4.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16.8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pH=0,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气体A为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物

B.气体A中二氧化硫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锌97.5g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1.5mol

解析:锌和浓硫酸反应先生成SO2,浓硫酸变稀后生成H2。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pH=0,则 c(H+)=1mol/L,n(H+)=1×1=1mol

共含硫酸物质的量=0.1×18.5=1.85mol,剩余硫酸物质的量=1/2=0.5mol,所以消耗硫酸1.35mol,生成气体16.8/22.4=0.75mol,设生成SO2物质的量为x,氢气为y:

可得 2x+y=1.35 x+y=0.75,解得 x=0.6mol,y=0.15mol所以 A、B 对;消耗锌为 65×(x+y)=65×0.75=48.75g,C 错;转移电子 2×(x+y)=1.5mol,D 对。

例5(.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成红磷

解析:S的氧化性比氯气弱,与铁反应生成FeS,故A错;碳酸盐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B不正确;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会有一氧化氮生成;白磷转化为红磷的条件是隔绝空气加热,D错误。答案:C。

4.忽视物质的溶解性而造成错误

在物质发生反应时,经常会出现可溶物转变成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变成可溶物的情况,即使是可溶物也有一定的溶解度,因此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确定物质的各种浓度时,均必须注意物质的溶解情况。部分考生常因忽视物质的溶解性而造成失分。

例6.室温时,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投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CaO B.Na2O C.Na D.NaOH

误点:不少考生错选D项,其原因是未考虑Ca(OH)2为微溶于水的物质。

解析:选项中的物质各5g,投入水中所得溶质及质量分别为:CaO→Ca(OH)2,生成 Ca(OH)26.6g,由于Ca(OH)2为微溶于水的物质,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1 g;Na2O→2NaOH,溶质质量为6.5g;Na→NaOH,溶质质量为8.7g;NaOH→NaOH,溶质质量为5.0g。因钠与水反应同时有H2放出,故溶液质量小于105g。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B>D>A,最小的为 A项。

例7(.2012北京理综卷)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解析: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因为生成了 Na2O,钠加热会生成 Na2O2;溶解度关系:S(AgCl)>S(Ag2S),故 B正确;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原理为:HCO3-+Ca2++OH-=CaCO3↓+H2O。答案:B。

5.Fe2+、Fe3+、Cu2+氧化性的判断

误点: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氧化性:Cu2+>Fe3+

辨析: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应离子氧化性顺序铁元素对应的是Fe2+,即氧化性顺序为:Cu2+>Fe2+,而 Fe3+>Cu2+,即三种离子氧化性顺序为:Fe3+>Cu2+>Fe2+。

例8.将6g纯铁粉加入200mL 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 0.5mol/L的FeSO4溶液和5.2g固体,求:

(1)反应后生成铜多少克?

(2)加入铁粉前Fe(2SO4)3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在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后,Fe3+和Cu2+均可与铁发生反应,但由于氧化性Fe3+>Cu2+,所以Fe应首先还原Fe3+,即首先发生反应:Fe+2Fe3+=3Fe2+,但不可以只发生此反应,原因有二:第一是若只发生此反应则说明铁粉较少,已完全反应无剩余,则不可能有5.2g不溶物;第二,若只发生此反应可依此反应计算出生成的 FeSO4:(6g÷56g/mol)×3=0.32mol>0.1mol。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Fe在把全部的Fe3+还原后,还发生了还原Cu2+的反应,此时的Fe是否有剩余呢?也就是余5.2g固体中肯定有Cu,是否含Fe呢?这就是此题的关键所在,需通过计算推导确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Fe+Fe(2SO4)3=3Fe-SO4②Fe+CuSO4=Cu+FeSO4两个反应共生成FeSO4为:0.2L×0.5mol/L=0.1mol。

观察两个反应不难发现,若生成同样的FeSO4,②式消耗的铁更多。假设0.1mol FeSO4全部为②式产生,则此时消耗的铁将达最大量为a。

a 0.1mol a=0.1mol,即铁为 5.6g,则5.2g固体中含Cu也含剩余的Fe,设原溶液的Fe(2SO4)3和Cu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由题意得 3x+y=0.1mol 6g-56g/mol×(x+y)+64g/mol×y=5.2g

解得:x=0.02moly=0.04mol 则生成铜:0.04mol×64g/mol=2.56g 原Fe2(SO)43和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0.2L=0.1mol/L

例9(.2010全国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Cu2++2Fe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解析:A符合氧化性顺序,也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 H2;答案:A。

6.忽视溶液的酸、碱性而造成错误

很多物质之间的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N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MnO4-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Mn2+,在碱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MnO2等。

例10.将铝粉投入某无色澄清溶液中产生H2,则溶液中存在的全部离子的组合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的离子忽略不计),正确的是

误点:本题解答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题意把握不准而错选B项,本题指“全部离子组合”,即首先必须是强酸性或强碱性环境任一情况;二是忽视酸性条件下,当有NO3-存在时,NO3-能将铝氧化,本身被还原成NO,无H2放出,从而错选A项。

辨析:该溶液中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或OH-。A项中由于NO3-的存在,放出的气体为氮的氧化物;B项中既无大量H+,又无大量OH-;C项中OH-和Al3+不可能大量共存;只有D项符合。此题与普通的离子共存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例11(.2011江苏卷理综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 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 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解析:A 中 H+、NO3-、Fe2+不能大量共存;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AlO2-不能大量存在,B错;pH=12的溶液为碱性溶液,C正确;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如溶液呈酸性CO32-不能大量存在。答案:C。

[1]张英锋,李长江,卢伟明.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理综化学Ⅱ卷试题分析[J].高中数理化,2012(11).

[2]张英锋,张永安.铁化合物与亚铁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教学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1).

[3]张英锋,李俊生,张永安.离子共存与HCl和HNO3的反应[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8).

[4]张英锋,张永安.反思与重构——关于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溶解度的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3(9).

[5]谭义秋“.淀粉的氧化”研究性学习案例[J].化学教育,2010(5).

猜你喜欢

误点氧化剂溶质
土壤一维稳态溶质迁移研究的边界层方法比较*
常用氧化剂及还原剂在印染中的应用进展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外卖小哥
“氧化剂与还原剂”知识解读
熟悉优先原理 迅速准确解题
藏头诗
注重教学细节?课堂因你而完美
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