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桕的民族植物学与文化

2013-06-02钱学射张卫明石雪萍关荣琴吴亮亮张广伦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2期
关键词:乌桕

钱学射,张卫明,石雪萍,关荣琴,吴亮亮,张广伦

(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

乌桕亦称乌果树(南京)、木蜡树(浙江)、卷子(重庆)、桕子树(四川)等,在我国历史上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料等的树种,现就乌桕的民族植物与文化进行概述。

1 乌桕的植物形态特征[1-2]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高达10~15 m。叶菱形至宽菱状卵形,具有毒的乳汁,单叶互生,纸质,全缘,长和宽约3~9 cm,;叶柄细长,长2.5~6 cm,顶端有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及花盘,形成顶生穗状花序,长6~12 cm,最初全为雄花,随后有1~4朵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小,黄绿色,萼杯状,3浅裂。雄蕊2,稀3,花丝分离;雌花具柄,花2~4 mm,着生处两侧各有近肾形腺体1,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蒴果木质梨形,直径1~1.5 cm;种子近圆形。黑色,外被白蜡层。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2 乌桕的地理分布[3]

乌桕原产我国,分布甚广,其北界应是从甘肃的文县沿秦岭,经河南的嵩县等,再沿淮河至连云港一线。西界应从甘肃文县经四川平武康定等和云南下关、保山一线,东界达东海之滨及台湾东岸,南界至海南岛的南部。在我国乌桕分布区的地理位置应为北纬 18°31′~34°40′,东经 98°40′~ 122°之间。我国乌桕产区包括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市、自治区。此外,日本、印度也有分布。

3 乌桕的名称

乌桕原产我国,历史悠久。栽培历史有1500多年,民间应用较久,所以名称很多,又叫桕子树(四川、浙江、陕西),木油树(贵州),乌树果(湖南),卷子、木梓(重庆、湖北)桠树、乌果树(江苏),血血(河南),模子树(陕西),木蜡树、琼树、蜡子树、桕了、蜡子、木子(浙江)、乌桕木(唐本草),琼子(中华本草)、乌茶子(开宝本草),乌桕在(本草拾遗),卷子树(植物名实图考),卷根白皮(草木便方),卷子根(分类草药性),卷子叶(分类草药性),油子叶(生草药性备要),虹叶(岭南草药志),时珍曰:乌桕,乌喜食其子,因此名字。或云:其木老则根下黑烂成臼,故得此名。

4 乌桕的历代应用文化[1,4-7]

由表可知,我国较早的农书《齐名要术》中记载桕油“其味如猪油”,在唐朝陆龟蒙诗云:“行歇每依乌桕影,挑频时见鼠姑心”。是矣。鼠姑,牡丹也。乌桕寿命较长,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能抗火烧,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抗性和吸收能力强。对氯气,氯化氢抗性较强,并有吸附粉尘的功能。再者树冠整齐,枝繁叶茂,叶色四季变化多样,新叶红绿交替,夏浅绿至深红,入秋时渲染的乌桕红叶赤于丹枫,一林霜叶万点红,半入霞彩半画中,宋朝陆游诗云“乌桕赤于枫,园林九月中”古历九月正是旅游季节。林逋的诗句:“巾了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可见红叶耐人观赏,具有色彩鲜艳夺目,成景快,观赏期长,受人喜爱。杨万里的《秋山》诗:“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椅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以拟人对比将乌桕、秋山写得如此绚丽,这般生机和耐人寻味妙趣,这样在目前崇尚彩叶植物的园林绿化应用很有开发的价值。鲁迅先生也曾评过陆游的这首《秋思》,明显地表现了宋诗以“以意胜”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诗云“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这时陆游时年七十九岁时,对秋天的美好感受,情景描绘历历如画,笔致干爽利落,画面清新高朗。写清凉的秋天已经来了,乌桕树的叶子微微地泛着红意,各种颜色的菊花也都渐渐开放。天高气爽,北雁南归,秋风传送着它们的声声哀鸣。这两句描写了清秋的景色,有声有色,形象鲜明,写得秋的神韵,确实是一幅色彩浓淡适宜的水墨丹青画。而后两句自谓:作者的诗情犹如并州快剪刀,已把秋光剪入画卷来。明朝苏州府的文震亨《长物志》对乌桕描写为“秋晚叶红可爱,较枫树更耐久,芪林中有一株两株,不减石径寒山也。”其推崇如此。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把乌桕列为油料作物,桕油食用为下等,造烛为上等。清朝,徐完超《枫林秋景》诗:“家佳枫林罕见枫,晚秋闲步夕阳中。此间好景无人识,乌桕经霜满树红。”冬天落叶之后,白色的乌桕籽挂满枝头,似珠肌玉碎,素姿雪映的景象,也颇美观,古人就有“偶看桕树梢头白,疑是江梅小着花”的诗句,也有“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在现代大力发展旅游的时代,笔者在庐山也曾见庐山秋色红叶,乌桕几点多数,从万绿丛中发现霜后满谷的红叶,宛如春花齐放,若将乌桕与色彩反差较大的背景植物或建筑物进行搭配,才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

表1 乌桕的历代应用文化

续表1

5 乌桕的化学成分[2,8-10]

5.1 乌桕籽的化学成分

乌桕籽的组成:水分 4.55% ~7.5%;脂肪40.99% ~70.1%(其中桕脂占 24.46% ~28.68%);其中有机物(蛋白质、纤维素等)占47.88% ~50.38%,但不同产地乌桕籽数值不尽一致。

桕籽与一般油料植物的种子不同,可以榨取两种不同性状的油脂,由外种皮(蜡层)榨取固体桕脂(皮油),由种仁榨取液体油脂(梓油)。还可以从种皮混合取出的油叫木油。

5.1.1 乌桕种皮的含油率及理化常数

含油量 16.75% ~78.61%,折光率(40℃)1.455 ~ 1.458,酸值 2.709 ~ 6.006,熔点 43.6 ~46.8 ℃,碘值22.1 ~37.14,皂化值193.3 ~209.5。

5.1.2 桕脂(皮油)的脂肪酸组成

其中有肉豆蔻酸 0.01% ~3.7%,棕榈酸57.6% ~82.03%,硬脂肪酸微量 0% ~7.6%,油酸16.95% ~35.48%,亚油酸微量 0% ~1.60%,月桂酸0% ~2.5%,亚麻酸0% ~0.45%,花生酸0% ~0.49%。

5.1.3 种子含油率及梓油理化常数

种子含油率22.8% ~64.78%,折光率(20℃)1.4570 ~ 1.485,(25 ℃)1.4832,比重(20 ℃)0.9189,(25 ℃)0.9364,碘值 90.6 ~185.09,皂化值194.1 ~212.42,酸值 0.625 ~4.1。

5.1.4 种子油梓油脂肪酸组成

癸酸微量,月桂酸3.1% ~6.2%,肉豆蔻酸微量0~35.09%,硬脂酸微量 0~2.7%,棕榈酸8.38% ~36.0%,十二碳烯酸 3.6% ~16.1%,十六碳烯酸微量,油酸5.94% ~25.6%,亚油酸14.9%~34.41%,亚麻酸 15.15% ~40.0%,未鉴定酸3.1%。

5.2 乌桕叶的化学成分

5.2.1 乌桕叶的营养成分[11-13]

占干重(g/100g):水分12.4% ~15.1%,灰分6.13% ~10.43%,蛋白质 5.13 ~11.45%,脂肪3.82% ~7.24%,膳食纤维 18.64% ~31.34%,水溶性总糖13.21% ~26.72%,水溶性多糖1.24% ~4.37%,总酸 0.0004% ~0.005%。

乌桕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异亮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它们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0%以上。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齐全)含量占总氨基酸的46.03%。乌桕还含有一种α-羟基赖氨酸是特殊氨基酸,也是一种非常少见蛋白氨基酸,参与蛋白质或肽组成。

乌桕叶还含有微量元素,含量(g/g干重)为:锌32.21 ~ 157.15%,铜 18.81 ~ 230.94,铁 95.71 ~256.05,锰287.55 ~1412.69;常量元素,含量(mg/g干重)为,氮 10.48 ~23.41,磷 0.93% ~2.04,钾3.75% ~10.06,钙7.68 ~16.56,镁1.63 ~6.56。

5.2.2 乌桕叶的药用成分

5.2.2.1 乌桕叶的黄酮类物质[14-15]

乌桕叶中含(占干物质的%)总黄酮1.41% ~5.81%。槲皮素0.0965%,山奈酚 0.1232%,槲皮苷0.6975%,还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山奈酚-3-O-β-D-葡糖糖苷,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芦丁等。

5.2.2.2 乌桕叶的酚性成分[16]

含有没食子酸乙脂(ethyl gallate),短叶苏木酚(ellaie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2′′- 没食子酰基异槲皮苷(guercetin 3-O-(2-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等。

5.2.2.3 乌桕叶与茎皮的其他成分[17-20,23]

据研究叶与茎皮还含香豆素类,三萜化合物,二萜化合物,巴豆二萜(tigliane)等。三萜成分:莫雷亭彤(Moretenone),莫雷亭醇(Moretenol),3-3′-甲基鞣花酸,3,4-二-O-甲基鞣花酸和乌桕萜酸(Sebiferic acid),3-3′,4- 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3-3′- 二甲基鞣花酸 -4′-O-α -D-阿拉伯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α -D-arabinfuranoside),3,3′,4-二甲基鞣花酸 -4′-O- β -D- 木糖苷(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4′-O-β -D-glucopyranoside),3,3′,-二甲基鞣花酸 -4′-O-β-D葡糖糖苷,油酮酸(acetylaleuritolic acid),正三十四烷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物质。5.2.2.4 乌桕根皮的化学成分[19,20]

根皮含花椒油素(Zanthoxylin)、甾醇、脂肪、树胶、糖、无机盐。

6 乌桕的综合利用[1,4,21]

6.1 化工原料[21-22]

桕脂即桕油是我国的广泛用途的重要工业油料,用于制蜡烛,肥皂,金属皂,润滑脂,合成洗涤剂,软化剂和制取软脂肪、硬脂肪的原料。乌桕梓油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有较高碘值,是制造高级喷漆的原料,具有光滑易干、色泽鲜亮,漆膜不起趋等特点,此外还广泛应用油墨蜡纸、防水织物和机器润滑油的原料等。

6.2 乌桕子油在化妆品的应用[29]

乌桕子油(混和)用于发用化妆品,有很好的营养头发的功能。用于护肤的化妆品中,对颜面皮肤粗糙及手脚皲裂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配制于护肤霜中,能很好地防止皮肤粗糙、保持皮肤光滑细嫩、不冻、不裂、不干、不皱,是冬季防裂护肤佳品。其皲裂霜配方为乌桕子油10,羊毛脂35,凡士林35,蒸馏水10,香精及其他适量。其护肤上配方为硬脂酸28,单硬脂酸甘油脂2,十六醇2,乌桕子油20,去离子水、香精适量。

6.3 提炼燃料油[25,28]

美国华盛顿舒尔茨教授等从乌桕等植物的籽实中提取轻质油和类柴油成分可用于内燃机燃料。在生物类柴油树种中,乌桕的发展前景巨大,重要的地位,应加速乌桕的研究与发展。

6.4 乌桕子饼的利用[21]

饼可做饲料和肥料,籽壳、果壳制糠醛。乌桕叶子作染料,用水煮后可将白布染黑。

6.5 乌桕木材的利用[21,24]

乌桕属于速生树种,木材质地竖、韧。木材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浅黄褐色;光泽弱。生在轮略明显,轮间呈深色带,半环孔材,间或呈散孔材。木材纹理斜,结构细至中,略均匀;质中重,中硬;干缩小;强度低;冲击韧性中。木材干燥不难,速度快,易翘曲;不耐腐,不耐虫;切削加工易夹锯,不易获得光洁加工面;油漆性能欠佳;胶粘容易;握钉力弱,不劈裂。木材可作建筑用料、农用材、家具用材,特别适合雕刻木盒,作板料、方料均可。

6.6 绿化用途[1,4]

树冠整齐,枝繁叶茂而优美,春叶嫩绿,秋叶红艳,色彩绚丽,宋·陆游有“乌桕赤于枫”的诗句,清朝诗人徐完超有“乌桕径霜满树红”。落叶之后,果壳裂开,白色的桕籽又缀满枝头,似珠玑玉碎,素姿雪映的景象,真是“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故乌桕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园林中较好的庭荫树、行道树,特别是绿化结合生产,具有经济效益的树种。园林中常散植,多植于水边、湖畔,山坡及草坪中也植也。在《长物志》:“秋晚叶红最可爱,较枫树更耐久,茂林中有一株两株,不减石径寒山也”。其推崇如此。也尝减庐山秋色红叶,乌桕几点占多数,霜叶满谷,宛如春花齐放也,真是具有观赏价值。乌桕也是重要的蜜源树种,花被蜂蜜采食产生的蜜为上等蜂蜜。对有毒气体氟化氢等有较强的抗性,可作为工厂的绿化和防护林树种。

6.7 制作食品[21,26-27]

桕脂是制取生产巧克力的重要原料之一类可可脂的原料,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所需的天然可可脂及其代用品主要靠进口,如能大量利用桕脂制作类可可脂,更合理开发利用乌桕资源。桕脂主要在于它含有高浓度的棕榈酸(P),油酸(O),棕榈酸(P)―POP为主的甘油三酯,其含量在80%以上,而POP是可可脂口感的主要因素,也是桕脂能制取类可可脂的主要依据。POP是一种对称型的甘油三酯,桕脂中高浓度的POP是很罕见的植物种子油脂。从乌桕脂制得的类可可脂不仅用于食品工业。而且还可作为栓剂基质,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可改变我国栓剂基质原料不足的局面。可大大降低巧克力、栓剂的成本,还节省外汇。目前还对桕脂作烹饪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该脂有较高食用价值。

6.8 医药用途[19-20,30]

乌桕的根皮、茎皮、种子及叶子均可入药。性微温,味苦、有毒,具有利水、消积、杀虫、解毒、通便之功效。

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31-33],乌桕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体外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糖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还有阵痛抗炎作用,降压作用,降胆固醇作用等,亦可作为抗氧化剂和健康佐剂进行开发。

6.9 农药用途[34]

乌桕树皮的提取物对绣同心舟蛾的防治作用较佳。对于蔬菜、果树的蚜虫和金华虫,可取乌桕叶1 kg,捣烂后加水5 kg浸泡2 d后过滤,其浸出液施与果蔬可防治蝗虫。乌桕有毒的部位,除了树皮,还有木材乳白色树液,树叶和果实等。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的,无污染的植物杀虫剂提供丰富的原料。植物杀虫剂还无残留,具有对无敌昆虫及有益微生物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值得开发利用。

7 结语

总之,乌桕在我国历史上是重要的能源、化工树种,后来由于电力等的替代产业的发展,乌桕竟渐渐成为濒危树种,近年来山东等[35]沿海地区引种乌桕栽培的发展,其它沿海地区亦可借鉴,促成这一事业的发展。

[1]陈植.观赏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493-494.

[2]王宗训.中国资源植物利用手册[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89:218-219.

[3]金代钧.乌桕的地理分布和环境的关系[J].广西植物,1984,4(1):71-78.

[4]彭镇华.中国城乡乔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84.

[5]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M].鼎文书局[出版时间不详]:67718-67721.

[6]刘扬忠.陆游诗词选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183-184.

[7]朱炯远.古诗景物描写类别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8]中国油脂植物编委会.中国油脂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83-284.

[9]李秀兰,刘金林.地理分布对乌桕脂产量、质量的影响的研究[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2,10(2):114-120.

[10]田荆祥,吴美春.浙江省乌桕优良无性系种子理化性质及脂肪酸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8,5(1):1-7.

[11]彭小列,易能.乌桕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3):1-2.

[12]霍光华,高荫榆.乌桕叶营养成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26(4):239-242.

[13]霍光华,李艳.乌桕6-羟基赖氨酸的鉴别及其含量测定[J].分析科学学报,2005,21(3):307-309.

[14]霍光华,高荫榆.乌桕叶主要黄酮类物质的定性定量[J].食品科学,2004,25(10):280-283.

[15]周光雄,马珠.乌桕叶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6,27(11):652.

[16]柳润辉,孔令义.乌桕叶酚类性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5):1213-1215.

[17]陈玉.乌桕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11(5):114-120.

[18]漆树华,吴少华.桂林乌桕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3,34(1):13-15.

[19]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辞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238-1240.

[20]宋立人.现代中草药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4-465.

[21]张均.浅析乌桕的开发利用[J].林业实用技术,2007(3):32-33.

[22]王宏庆.乌桕叶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79-1181.

[23]柳润辉.乌桕树皮中的鞣花酸衍生物[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5):370-373.

[24]顾庆龙.乌桕梓油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2(4):39-42.

[25]祖元刚.生物柴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8-49.

[26]汤逢,裘爱咏.乌桕皮脂甘油三酯成分的分析及类可可脂的制作[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87,6(1):1-9.

[27]陈才水.开发乌桕脂利用的新途径[J].食品科学,1985,12,33-36.

[28]张卫明.能源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3):8-13.

[29]周欣初.中草药与化妆品[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228.

[30]高渌文.有毒中药临床精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228.

[31]霍光华.乌桕叶抑菌活性功能成分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3):52-55.

[32]黄斌学.乌桕叶提取物阵痛抗炎作用的实验阶段[J].中成药,2004,26(6):476-479.

[33]高荫榆.乌桕叶抽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6):141-144.

[34]林同.夹竹桃、鱼藤、乌桕对锈同心舟蛾的毒杀活性[J].昆虫知识,2006,43(4):517-519.

[35]于芳雷.乌桕播种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1997(4):46-47.

猜你喜欢

乌桕
乌桕
雷中心
乌桕赤于枫
乌桕果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许咀的下午
落叶
落 叶
“南国红叶”山乌桕
乌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