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城市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相关分析

2013-06-01赵春雨袁淑文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比重安徽省人口

李 飞,赵春雨 ,袁淑文

(1.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肥西县气象局,安徽 肥西 231200)

人口压力是指人口的非适度状态,即人口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系统的不适应或不协调[1]。目前对于人口压力的具体定义争议较多。但研究表明:人口压力与所在地区的承载因子有关[2]。人口流动则是来源地与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直观的社会表达,它映射着区域经济水平、投资强度及其关联的就业机会的区域差异[3]。社会组织网络、经济、区域性邻近等是影响人口区域集聚的主要因素[4-6]。因此,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两者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人口流动的主流方向为由农村指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指向经济发达地区。我国各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差异巨大,因此这种“乡-城”流动主要表现为跨省区的大尺度迁移[7],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流出人口数量较大。如2002年-2011年,安徽迁移至浙江、江苏和上海的总人数占全省当年流出外省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70%。在长三角迁移圈[3]内,安徽已成为强势人口外迁中心[8]。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中部省域的内部城乡差异也越来越明显,省域内城市人口集聚现象越来越突出。在省域间流动仍为中国当前人口流动基本趋势的情况下,研究省域内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探讨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逐步明晰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及其驱动机制,从而促进人口流动政策的制定,合理规划人口流动的格局。

本文通过测度安徽省各地级市城市人口压力指数,对其与城市间流动人口比重进行相关性分析,论证在省域内人口流动主要方向是否主要选择人口压力小的城市进行。

1 安徽省城市间人口流动格局

人口流动并不单纯是对外流动,而是表现为区域内有出有进的双向流动。安徽省省内人口流动是指各地级城市省内跨市外出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构成,包括各城市之间交叉双向流动的人口构成。安徽全省辖16地级城市,2011年总人口6876万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31.35%,流动人口比重高。人均GDP城市间差异明显 (表1),7座城市人均GDP不及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铜陵市人均GDP最高,阜阳市人均GDP最低,最高是最低的7.11倍。

表1 2011年安徽省城市人均GDP(元)

1.1 流入人口

流入人口比重,是指单位年份内由其他15个城市流入某1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占当年安徽省省内流动人口总数之比。城市间流入人口比重差异明显(见表 2)。

表2 2011年安徽省城市流入人口比重(%)

合肥市省内流入人口比重接近50%,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成为安徽省的流入人口的聚集地。作为皖江城市带双核城市之一的芜湖流入人口比重超过10%。马鞍山、蚌埠、淮南、淮北也是流入人口较集中的地方,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符的。皖西北的亳州和阜阳、皖西大别山麓的六安,地域优势较差,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比重高,经济水平落后;三个城市设立地级城市时间较短(阜阳:1996年、六安:1999年、亳州:2000年),城市建设速度缓慢,对外人口吸引力较小。黄山、宣城位于皖南山区,安庆位于大别山南麓、沿江铜陵,均以山地地形为主,城市规模较小,流入人口比重亦较低。巢湖相连于合肥与芜湖、滁州相连于合肥与南京,受区域“极化涓滴效应”影响,经济发展缓慢,流入比重较低。

1.2 流出人口

流出人口比重,是指单位年份内由某1城市流往其他15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占当年安徽省省内流动人口总数之比。2011年,城市间流出人口比重的差异仍较明显(表3)。

表3 2011年安徽省城市流出人口比重(%)

总体来看,虽受到各城市间人口总数差异性和城市区位优势差异的影响,相比较于流入人口城市选择的集聚性,流出人口的源地城市仍偏向于经济较落后的城市,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出人口的比重仍旧较低。各城市时间序列上的差异较小,说明安徽省省内人口流动的源地较为固定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小的城市。沿江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流出人口比重较低,亳州、六安、阜阳、巢湖、安庆流出比重较高。六安、安庆是全省流出人口比重最高的城市;最低的城市铜陵流出人口比重仅占2.03%。

2 安徽省各市人口压力测算

2.1 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定量评价安徽省各地级城市人口压力,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际性,本文参考众多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1]、[9-19],结合安徽省人口发展状况、资源环境和经济规模等特点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从资源压力、社会经济压力、生活质量压力、自增长压力4个方面选取适合安徽省的14项因子,构建安徽省城市人口压力评价指标体系:

(1)人口资源压力。选取指标为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耕地面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又是城市发展的必备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资源潜力。人口资源压力指标值越大,人口压力越小;反之压力越大。

(2)人口社会经济压力。选取指标为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非农经济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内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反映了非农经济的发展规模。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又是衡量地域经济的重要指标。人口社会经济压力值越大,人口压力越小;反之压力越大。

表4 安徽城市人口压力评价指标体系

(3)人口生活质量压力。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人均医疗保险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人口抚养比。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不再停留在基础的食品消费上。家庭汽车的拥有量、医疗卫生服务支出、教育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受计划生育的影响,人口增长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抚养比的越高的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越突出。人口抚养比重越低,人口的生活质量压力越小。

(4)人口自增长压力。选取指标为城市人口密度、文盲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口向城市大量集聚,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差异明显,当城市人口密度越大人口压力就越大。升学质量的高低和就业压力反映了人口自增长带来的压力。文盲率越小自增长压力越小、镇登记失业率值越高压力就业压力越大。

2.2 评价方法

2.2.1 数据标准化 由于各个指标属于不同的数量级,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所以需要对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但原始数据中存在数值越小、人口经济压力越小型和数值越大、人口经济压力越小型两类。本文采用的方法为:设 fik(=1,2,…,n)为第i个地区中第k个指标的原始数值。设fk1为第k个指标在所有方案中的最小值,而fk2为第k个指标在所有方案中的最大值,则可用下式将原始数据变换成无量纲值。

数值越小、人口经济压力越小型指标的标准化公式:

数值越大、人口经济压力越小型指标的标准化公式:

2.2.2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个相关变量综合成一个或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每一个综合指标都会有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将综合指标按照方差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列,可以计算出累积方差贡献率。若在根据实际需要取一定的累积方差贡献率a(0

其中,Xi为主成分因子;ai为与第i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p为全部主成分因子的个数;m为选取的主成分因子个数。

选用SPSS软件,对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KMO值为0.299、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示标准值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初始特征值和累积方差贡献率。取特征值大于1的为主成份,此时因子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0.012%(表5)。

表5 人口压力指标方差贡献率

同理,获得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6所示,14个变量按照高载荷分为5个主成分。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表6 人口压力指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

按照以上5个公式可以计算各个城市5个主成分对应的(见表7)。

表7 人口压力指标特征向量表

将特征向量代入公式(3),即按照5个主成分的权重(即表5中的方差贡献率)进行线性加权,获得各个省市人口压力指数(见表8)。

表8 2011年安徽城市人口压力指数

2.3 评价结果

第一、安徽省各地级城市人口压力地域分异明显。人口压力较低的城市主要包括在沿江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和省会合肥。合肥作为安徽省行政、经济中心,经济、政策优势明显,人口自身压力和人口发展压力均较小,其中城市化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和人均GDP均较高,抚养比和失业率全省最低,虽然资源压力较大,人口压力较低为0.57。位于皖江城市带上的芜湖、马鞍山、铜陵社会经济及环境资源等方面协调发展,人口压力指数亦较低:其中,马鞍山是工业城市,临近江苏南京,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均GDP全省最高,人口生活质量较高,人口压力低为0.28;铜陵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重要结点,有色冶金基础实力雄厚,城市化水平高达到75%,人均GDP最高,人口压力全省最低;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双核之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规模扩大,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较高,人口生活质量水平,人口压力较小;皖西北的亳州和阜阳、皖西大别山麓的六安,地域优势较差,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比重高,经济水平落后,人口压力较大;三个城市设立地级城市时间较短(阜阳:1996年、六安:1999年、亳州:2000年),城市建设速度缓慢,对外人口吸引力较小。黄山、宣城位于皖南山区,安庆位于大别山南麓、沿江,均以山地地形为主,城市规模和经济规模较小,人口社会经济压力较大。巢湖相连于合肥与芜湖、滁州相连于合肥与南京,受区域发展“极化涓滴效应”影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人口吸压力较高。

第二、人口压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人口与有形资源(如土地面积、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的关系,也取决于人口与无形资源(如经济、教育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都丰富的地区人口压力较小;水资源是对于该地区人类生存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和限制因素,例如淮南和淮北作为工矿城市,居于皖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虽均较高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其次淮北和淮南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均不到300立方米/人。水资源匮乏增加人口压力,分别为1.73和1.21。

第三,人口基数越大的城市,人口压力越高。例如:阜阳2011年总人口数达到1025万,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只有56.96%,人均GDP最低,人口社会经济压力、人口生活质量压力、人口自增长压力均较高,因而人口压力指数较高。2011年亳州、宿州、安庆、六安人口均超过600万,过快的人口增长必然带来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分配矛盾,人口压力越来越明显。

3 城市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分析

人口和经济数据都具有各自的空间特性或与空间位置相关[20]。探讨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与人口流动过程的规律性,将使人口信息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提升。

3.1 人口压力与流入人口比重相关性分析

通过测度得出,安徽省人口压力最低的四座城市为合肥和沿江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人口压力最高的四座城市为亳州、宿州、六安、滁州。其中,2011年流入人口压力最低四座城市的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重达67.02%,流入人口压力最高四座城市的比重仅为7.94%。相比较得出结论:人口压力指数越低的城市流入的人口比重越大,人口压力越高的城市流入的人口比重越小。

3.2 人口压力与流出人口比重相关性分析

2011年由人口压力最低四座城市流出的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重达37.19%,由人口压力最高四座城市流出人口的比重仅为14.7%,其他城市人口压力也较低低,流出人口比重也相对较低。相比较得出结论:人口压力指数越低的城市流出的人口比重越大,人口压力越高的城市流出的人口比重越小。

4 结论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安徽省人口压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2011年安徽省16个城市的人口压力,为研究中小尺度人口流动的区位选择规律提供了基础;分别从人口流动的两个方面(人口流出和人口流入)比较分析与人口压力指数的相关性规律。研究表明:省内人口流动与城市的人口压力指数相关;人口压力指数越低的城市流入人口的比重越大、流出人口的比重越小;人口压力指数越高的城市流入人口的比重越小、流出人口的比重越大。

由于本文选取的指标主要来源于统计数据,虽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研究区域现状,但仍存在误差;其次人口流动比重和人口压力指数采用了城市全覆盖的研究思路,基于迁移比重进行分析,客观的反映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规律,却难以考虑到各指标对于空间差异(比如各城市的人口规模差异)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需继续深化探讨人口压力体系选取的各单一指标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

[1]李通屏.中国人口经济压力的定量研究[J].人口学刊,2004(1):17-23.

[2]陈楠,王钦敏,林宗坚.中国人口经济压力与人口迁移的定量分析[J].中国人口科,2005(6):30-37.

[3]刘望保,汪丽娜,陈忠暖.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12(2):8-13.

[4]丁金宏.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J].人口研究,1994,18(1):14-21.

[5]王桂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0(3):8-22.

[6]Jiaosheng He,Jim Pooler.The regionalconcentration of China’s interprovincialm migration flows,1982-90[J].Population and Environm ent,2002,24(2):149-182.

[7]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J].地理学报,2005,60(1):106-114.

[8]李薇.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J].人口研究,2008(4):86-96.

[9]余永跃.中国人口经济压力指标体系[J].经济学家,2000,12(6):126-127.

[10]吕雁琴,朱磊.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七城市人口经济压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6.

[11]赵军,田英,张艳伟.甘肃省人口经济压力评估指标及定量评估研究[J].西北人口,2009,30(5):111-113.

[12]陈楠,王钦敏,林宗坚.基于GIS的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空间数据挖掘在人口学领域应用的实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4):232-234.

[13]程道平,刘伟.人口压力评估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5(1):47-51.

[14]聂芹,李连运.基于GIS和SPSS的聊城市人口压力空间格局研究[J].西北人口,2009,30(5):7-10.

[15]赵军,贾新会,甄计国.石羊河流域人口经济压力定量分析[J].西北人口2008,6(29):100-103.

[16]赵军,田英.区域人口经济压力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3(23):15-19.

[17]杨晓猛.人口压力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4(6):24-30.

[18]周自翔,任志远.基于GIS的不同地貌类型区人口压力等级研究———以延安市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5,22(2):274-278.

[19]赵雪雁.人口压力与绿洲发展分析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959-62.

[20]田英.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的定量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比重安徽省人口
成长相册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