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食管反流病老年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自主神经功能与疾病症状的关系

2013-05-31孙振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反流食管

孙振钢

(武警广东边防总队门诊部内科,广东 广州 510660)

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60~70岁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1,2〕。引起 GERD发生的病因除了防御功能减弱外,神经心理因素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与此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GERD老年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自主神经功能与疾病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门诊诊治的GERD患者80例,年龄≥60岁,有明显的胃灼热感及反流症状,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GERD。入选患者年龄60~84〔平均(64.29±6.75)〕岁,其中男34例,女46例。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正常的老年人80例为对照组,要求无胃部不适症状,检查胃镜排除GERD,年龄60~83〔平均(63.68±8.44)〕岁,其中男36例,女42例。以上所有研究对象均要求排除消化性溃疡、糖尿病、腹部手术史、恶性肿瘤、功能性消化不良、服用药物引起的GERD、甲亢等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GERD症状程度调查(RDQ) 内容有反酸、胃烧灼痛、反食、胸骨后疼痛程度及其频率。严重程度评分1~5分5个级别,1分无症状,5分症状最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症状频率评分0~6分6个级别,0分无发作,1分发作次数<1 d/w,2分1 d/w,3分 2~3 d/w,4分 4~5 d/w,5分 6~7 d/w。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与发作频率评分相加,分值>12分为存在病理性酸反流〔3〕。

1.2.2 神经心理测评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ASA)、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CL-90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每个因子评分从0~4分或1~5分,为5级评分法。SAS评分评估患者焦虑心理状况,SDS评估患者抑郁心理状况,SAS评分≥50分存在焦虑,≥53分存在抑郁。

1.2.3 自主神经功能测定 要求在禁饮咖啡、茶、烟酒等能引起自主神经发生变化的饮料12 h,检测前有充足睡眠,无剧烈运动,检测时在安静环境中进行,检测仪器为北京富立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自主神经检测系统,观察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值,LF反映交感神经兴奋性,HF反映迷走神经兴奋性,LF/HF反映两者之间的均衡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胃食管反流症状 GERD组RDQ评分为(15.81±3.29)分,对照组为(6.72±2.18)分,GER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0.60,P <0.05)。

2.2 两组SCL-90、SAS、SDS评分比较 GERD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ERD组 SAS评分(42.72±9.48)分,SDS评分(47.62±11.87)分,对照组分别为(37.34±12.59)、(42.03±10.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t=31.4,P<0.05)。见表1。

表1 两组SCL-90评分比较(,分,n=80)

表1 两组SCL-90评分比较(,分,n=80)

?

2.3 两组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 GERD组LF、HF、LF/HF分别(56.47±1.49)nu、(19.97±2.02)nu、(2.86±0.40),对照组为(44.64±2.03)nu、(35.35±1.43)nu、(1.24±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相关性分析 GERD组患者RDQ评分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r=0.58,r=0.42,P<0.05),RDQ 评分与 LF评分呈相关(r=0.53,P <0.05)。

3 讨论

GERD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防御机制减弱、食管廓清异常、食管黏膜抵抗力下降、精神心理因素等,其中防御机制减弱是前提,一过性的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松弛、LES静息压(LESP)降低、解剖结构缺陷均属于防御机制减弱。老年人GERD发生率高,其原因可能为〔4,5〕:(1)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LES松弛及LESP降低均容易发生,而且食管平滑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老年人群中GERD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群。(2)老年人唾液分泌物相对减少、清除胃酸能力较弱,而且老年人食管廓清较弱也会引起食管内反流物不能被及时清除,增加了内容物对食管的进一步损伤。(3)老年人多合并有多种慢性病,需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茶碱、钙拮抗剂等,药物会引起食管、胃黏膜发生损害,进一步导致LES压力较弱。(4)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可能是引起GERD发生的原因之一。

精神因素在患病过程中研究认为对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患病后主要会出现抑郁及焦虑为主的症状,有研究已经证实抑郁及焦虑在GERD患者中发病率较高〔6,7〕,心理因素主要通过脑-肠轴引起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因此容易出现烧心等症状,而抑郁及焦虑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病情影响所致。消化系统器官受到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主要受到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支配,正常生理状态下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处于动态平衡,一旦平衡受到破坏会导致自主神经紊乱〔8〕。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GERD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管外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失眠、乏力等,容易引起患者神经心理出现负性波动。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老年GERD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神经心理问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GERD发生及发展中可能有所参与。而抑郁或焦虑较重、自主神经紊乱与GERD之间的,值得深入研究。

1 瞿国强.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6):660-3.

2 王 炘,詹志刚,吴晓锐,等.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6):380-2.

3 张 峻,郭秀丽,王燕斌,等.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J〕.胃肠病学,2010;15(1):25-8.

4 顾同进,黄 海.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4):251-3.

5 郝坤艳,林 琳,李学良,等.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6):382-5.

6 李长城,石丽楠.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障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82-3.

7 高 彦,蓝 宇.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并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7):484-5.

8 韩 冰,巩 燕,汪忠镐,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迷走神经功能影响的探讨〔J〕.安徽医学,2010;31(3):285-6.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反流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胃间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军事谋略与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