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本茂:海军世家的世纪梦寻

2013-05-30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3年43期
关键词:乙炔舰船海军

姜浩峰

“你们年轻人天天在外面跑,信息比较灵通。我问你,你认为中国和日本,会不会因为钓鱼岛打起来?”在上海虹口区某海军干休所,九旬老人萨本茂见到登门拜访的记者,第一句话就提起了中日钓鱼岛争端。人老心不老,萨本茂心中仍时时刻刻关注着祖国的国防大业。

萨本茂,我国海军著名的应用化学家,她从事舰船应用化学研究,完成了67项重大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其中2项填补我国空白;因乙炔清净剂、快速涂镀铟溶液、舰船尾轴防腐涂料等发明,她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一人荣获三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特别是舰船尾轴包覆玻璃钢技术创造出世界先进水平,至今为中国海军所用。她还是“蒙古族十大杰出科学家”评选活动中入选的唯一女性,萨本茂告诉《新民周刊》 :“我们家是1949年以后,改回蒙古族的。1949年以前,你自称蒙古族会被人瞧不起。”

提起自己亲历的往事,与家族的悲欣,萨本茂说:“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教训,大耻辱,需要我们后人记取。勿忘国耻,一定要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提升国防实力,只有这样,历史才不会重演。” 国防梦一直是萨家人的雄心壮志。

诗人之后,海军世家

1924年,萨本茂出生在福建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追溯过往,入闽萨家是元代大诗人萨都剌之后,萨本茂是萨都剌的第十八世后人。萨都剌一生留下了八百多首诗词作品,人称燕门才子,他的绘画作品《严陵钓台图》、《梅雀》等,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萨家在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人物,则要数萨本茂的叔公——海军名将萨镇冰。甲午战争时,萨镇冰奉命守卫渤海湾口的日岛。1895年1月底,日岛保卫战爆发。日军以18艘舰艇分四批轮番进攻,并从已被日军占领的威海卫南北炮台以猛烈的炮火狂轰日岛,在十分险恶的情况下,萨镇冰始终沉着指挥反击,英勇抵抗了11天,最后弹尽台毁,在接到提督丁汝昌的命令后才撤回刘公岛。

之后,萨镇冰亲历重建清朝海军,又曾任民国海军总长。1946年,萨镇冰被授为海军上将并退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

提及萨镇冰对自己的影响,萨本茂老人告诉记者:“叔公官做得很大,但一生清廉,爱国、爱民,并且能做到救死扶伤,忠于职守。比如甲午战败,很大程度是由于清廷挪用海军军费。作为军人,叔公责无旁贷坚持抗战,在日岛炮台坚守。战后他回到福建,由于没有积蓄,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以卖字为生。”1994年,萨本茂在纪念甲午战争一百年的回忆文章中如此写道:“叔公九十寿辰时,贺客盈门,有人向他请教长寿之道,他答:‘不贪。我想,这‘不贪两字正是萨镇冰先生人品与性格的真实写照。”萨本茂进而解释,不贪,就是不贪杯、不贪色、不贪财。

另一个令萨本茂老人动容的,则是萨镇冰的坚贞。萨本茂告诉记者:“在守卫日岛炮台期间,叔祖父一度生了很重的病,不得不回到‘康济号舰上。他的夫人陈氏从福建赶来看他,他不让看,下令把舷梯撤掉,还说,‘这是什么地方?今天是什么日子?告诉她就当我死了,叫她速回!夫人没见着夫君,垂泪而归,当年回到福建,就去世了。为此,当时三十多岁的萨镇冰终身未再娶,直到94岁离世。”

漂泊岁月,亲历国耻

中国近代许多著名的舰船,都与萨家有关。比如中山舰,就是萨镇冰买回来的。最近,萨本茂老人来到位于浦东临港的上海航海博物馆,当坐在轮椅上的她看到中山舰模型,看到老照片——抗战时期武汉会战阵亡的族兄、中山舰舰长萨师俊,萨本茂一下子潸然泪下,站了起来。在过往的岁月里,这些买来的舰艇,并不能保证国土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康,甚至连萨镇冰自己的家人亲戚都很难获得庇佑。萨本茂的少年时代,也是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一路走来,许多往事,历历在目。

“日本人进青岛,原本的铁路局解散,我就随着家人往外逃。一路逃到上海,再准备从上海逃到福建老家。”萨本茂说,“我们连夜从上海出发,坐着木船,逃到舟山的时候发现大风大浪,实在过不去,这时候我弟弟生病,肺部积水,路费又花完了。无奈只能坐木船回上海。那时候,我们七个兄弟姐妹,就指望父亲从成渝铁路和后来的湘桂铁路工作单位寄来钱,根本不够用,只能靠舅舅接济。”

抗战期间,萨本茂一度住在上海中山公园附近。“那时候,中山公园以西就是郊区了,日军用铁丝网隔离市区与郊区。市区的人只能吃户口米,根本不够吃,于是就有人偷偷从铁丝网外边贩运一些米进来,藏在身上衣服里裤兜里带进来。我亲眼看到日本兵用刺刀,一刀刺死偷运米的小贩,太惨了。”

上世纪40年代,她跟随父母弟妹迁居福州。1944年,福州沦陷。那一段岁月,萨本茂甚至女扮男装,以躲避日本人。

不过,没想到的是,萨家祖辈的国防梦想,却由这个小女孩继承了下来。

居里夫人式女杰

在舅舅的接济下,1950年,萨本茂完成了在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化学系的本科学业,先后任福建省科学馆化学实验室指导员和福州一中教师。1952年她再一次来到上海,到天原化工厂工作。1955年她调往海军航标工厂,1959年再调解放军4805工厂,从事海军装备维修工作,先后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被誉为“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时任海军政委李耀文上将曾题词称赞她:“呕心沥血四十年,硕果累累献海防”。

说到萨本茂的科研成果,最早的一个就是乙炔气。萨本茂在《爱我中华 爱我舰船》一文中就如此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沿海和长江下游的航标灯主要用乙炔气,由属于军管的上海天原化工厂的乙炔车间生产,其主要原料是美国进口的电石和法国进口的清净剂——黄粉。由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禁运,这两种原料都断档了。1952年,我在该厂当技术员,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部蒲锡文副部长几次来厂讲重要性、迫切性。我怀着绝不能让外国人看笑话的心情,意识到这是一场反封锁的斗争,于是没日没夜地干。”

回首当年,年轻的她把铺盖搬到厂里,白天从郊区跑到市区图书馆查文献找资料;晚上一头栽进实验室做实验。为了找到准确的配方数据,经常通宵达旦。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她在一百多个配方实验中,找到了一种,终于研制成功。这种国产的乙炔清净剂其性能、质量,可与法国生产的乙炔清净剂相媲美,但美中不足的是,容易糊住灯嘴。针对缺陷,萨本茂用3个月时间,最终从3种全新配方中筛选出一种不沾灯嘴且耐用值高过法国同类产品12.5倍的乙炔清净剂。萨本茂的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这一产品的空白,并一举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1959年,世界上第一根舰船尾轴包覆玻璃钢新技术在中国诞生,它大大节约维修成本,这项新技术迅即也被国内外民用船舶广泛采用。这也是萨本茂的科研成果。

“文革”期间,整整九年,萨本茂在参加体力劳动之外,还给工友们上技术课,与此同时,在仅有1平方米的、由工友帮助垒起来的“实验室”里,愣是搞出了20多项工艺改革。

听到有人说,我们国防科研花那么多钱,没搞出什么像样的东西。萨本茂反驳说:“我们还是看看事实吧。事实是,50年代,我们造出了飞机、军舰、坦克火炮;60年代我们造出了原子弹、氢弹、中近程导弹、中远程导弹;70年代我们造出了科学实验卫星、照相侦察卫星;80年代我们造出了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巨型计算机,地球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

如今,看到中国的航母驰骋万里海疆,萨本茂感到欣慰。而说到她本人对海军舰船做出过的重大贡献,萨本茂只是说:“我能从一个普通的蒙古族女大学生,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这完全是时代的造就,我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工作中,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有信心,不畏难,只要全力扑在工作上,没有搞不好的事。”

(图片提供:梁富伟)

猜你喜欢

乙炔舰船海军
舰船通信中的噪声消除研究
晓褐蜻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我的海军之梦
烷美无炔
封面人物·杨海军
舰船腐蚀预防与控制系统工程
超导电乙炔炭黑DENKA BLACK(电池用途)
New Approach to Calculate the Unavailability of Identical Spares in Cold Spare Configuration
在线激光乙炔分析仪在醋酸乙烯合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