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军的蓝水之路

2013-05-30孙兴杰

南风窗 2013年11期
关键词:蓝水航母海军

孙兴杰

辽宁号已经下水,歼-15成功着舰,海军首个舰载航空兵部队组建完毕,航母编队也将离港起航,中国的蓝水海军之梦不再遥远。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军走向深海大洋就成为一种民间与官方的诉求,而在综合安全、共同安全的理念和多边安全机制成为新潮流的当下,一国海军在世界海洋彰显存在已经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维护海上安全以及海外利益已经成为海军的战略性任务,这也是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目标所在。

中国航母能行多远

有了航母未必是大国,但大国有了航母,就不仅是多了件“趁手的兵器”,而是海军战略转型的枢纽。2012年9月辽宁号航母交接入列,由海军直接指挥管理,代表着中国海军由“盾”向“矛盾兼备”的战略转型。

航母是海上移动的作战平台,天然带有“进攻性威慑”的性质,也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基石。辽宁号的满载排水量为5万多吨,仅及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一半,其功能被定义为科研和训练;换言之,以青岛为母港的辽宁号将成为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孵化器。不久前,海军副参谋长宋学公开表示,中国海军不会只有一艘航母,而今年的海军纪念活动以航母发展为主题。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李杰大校则称,我国至少要有3艘以上航母,其中一艘在海上活动,另外两艘各在大修保养和海上训练。李杰还表示,中国航母远航至少要到南海,或者穿过岛链,因此钓鱼岛区域并非目标。另据五角大楼最新版《中国军力报告》推测,在舰载机部队发展成熟后,中国航母可能将被部署于海南三亚基地。那里相对远离美日的军事监控。

美国海军专家罗纳德·奥洛克(Ronald O'Rourke)在今年撰写的国会研究报告《中国海军现代化:对美国海军能力的影响》中指出,中国海军的战略目标分两个层面:在近海的小规模高烈度战争以捍卫国家主权;在远海行使和平使命以强化中国力量的存在。中国首艘航母下水,并不意味着中国寻求建立与美国匹敌的全球蓝水海军,也非将之用于近海的高烈度战争之中,而是执行海军的和平使命,强化中国海军在“蓝水”的区域性存在。

不过,考虑到建造和保养航母的巨额花费及其挤出效应,如果说辽宁号仅用于和平使命而非近海作战情有可原,那么后继的航母就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展示大国的威望而存在。不同于美国周边无重大安全威胁,中国周边岛礁争端频发,朝鲜半岛更是剑拔弩张,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首要前提是能够保障近海范围内的安全;换言之,海军(含战略核潜艇部队)须与陆军、空军和二炮部队合力承担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任。航母作为军费消耗大户,寄托国民期望甚高,不太可能对眼皮底下的纷争视而不见,而跑到远洋优哉游哉。对于海军远洋护航任务,海军少将尹卓认为不必“杀鸡用牛刀”,甚至建议采用4000吨级的低配舰,常规武器之外携导弹两枚即可。

所以说,中国航母能行多远不是关键,能否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合理部署,并有效应对其他舰种所无法承担的棘手难题,才是其生命力之所系。

“近海防御”有多近

中国海军从黄水(近岸)到绿水(近海),最终走向蓝水,是一个长期、曲折而反复的过程。

建军之初,中国海军只是岸防部队的延伸。随着海军装备的提升,近岸防御转变为近海防御,利益的边界也超出陆地边界——海洋开发、海上通道同样攸关安全与利益。2008年后两岸关系缓和,中国海军可以将更多的力量与资源投向捍卫东海、南海的岛礁主权。2012年日本“购岛”之后,中国海军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渐成“常态”。今年4月《马关条约》纪念日,南海舰队的“兰州舰”和“衡水舰”从西太平洋完成训练之后,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航,但这段从蓝水返绿水之路行得并不轻松。

2013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指出,海军“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当然整体战略还是“近海防御”,只是“近海”的概念内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001年的撞机事件和2009年的“无暇号”事件,意味着中国越来越强调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随着中国海军力量的崛起,“近海防御”意味着200海里以内的主导权与控制权,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海空进行的“猫鼠游戏”还将持续下去。

“近海防御”需要但不仅限于海军的力量,战略导弹部队(俗称“二炮”)也是重中之重。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逼近,折射出中国在“反介入”方面的短板。此后,中国着力发展“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力量,包括巡航导弹、反卫星武器、先进潜艇等,尤其是被称作“航母克星”的东风-21C/D中程弹道导弹(编制在二炮部队下),足以“改变游戏规则”。

而在直面美国压力的西太平洋,自2007年以来,中国三大舰队共组织远海训练近20批90多艘次。南海舰队司令蒋伟烈指出,过去这样的训练几年一次,现在是一年几次。强调远海作战能力及舰队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是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关键步骤。除了航母之外,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列装成军也引起了世界关注,随南海舰队进入太平洋演训的“井冈山号”,是中国除航母以外最大的兵力投送工具。

21世纪前10年,西太平洋地区发生的最重大变局就是中国海军的崛起。中国不仅三大舰队轮番进出第一岛链、染指第二岛链,而且扩大了近海防御的范围,试图拒阻美国航母战斗群于千里之外。中国海军在近海的存在感不断增强,岛礁之争也折射出海权边界的调整。

走向蓝水的阶梯

自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的蓝水之路渐趋明晰,在南海与亚丁湾之间的印度洋是中国海军的蓝水发展之道。中国舰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规演训,更像扎紧篱笆夯实近海安全之举,而走向印度洋则是拓展之举。

海军舰艇是流动的国土,在世界大洋的游弋是姿态也是力量的展示。2002年中国海军编队首度环球航行,而2008年底前往亚丁湾护航成为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常规动作”。今年2月中国海军第14批编队进入亚丁湾护航,结束护航任务的第13批编队则利用其后的两个月时间访问了多个地中海沿岸国家。去年8月,中国舰队还访问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黑海国家,标志着中国海军首度进入黑海。

中国没有海外军事基地,也没有驻军,但中国在印度洋沿岸援建了多个可供军舰驻泊的港口,如缅甸的实兑港、孟加拉的吉大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其中瓜达尔港的运营权在2013年由新加坡港务集团公司转至一家中国企业。不仅如此,今年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期间,双方签署建设巴加莫约港的协议。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是中国护航军舰经常造访的港口;从该港向东约1400公里,是曾邀请中国建立军事基地的岛国塞舌尔;再往东约1500公里,则是美国在印度洋中心的海空军基地迪戈加西亚。

中國在亚丁湾护航已成惯例,进入印度洋的战略通道也慢慢打开,但南海以及“马六甲困局”依然未解,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接口处”有中国海军的瓶颈。希拉里在东盟峰会上宣布“美国回来了”不仅是一种外交姿态,军事含义也非常之深。美国新近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轮流部署4艘濒海战斗舰,意图完善从横须贺到迪戈加西亚的这条弧形基地链,对中国海军形成箝制。

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关键踏板,还在于能否重构近海安全秩序,从近海防御向更加积极的区域攻防平衡体系转变。航母列装成军为进一步拓展中国“近海”的边界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同时也有助于打破海军西进印度洋的“瓶颈”(印度针锋相对地在其东海岸建造了核潜艇基地)。中国沿海-南海-印度洋是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三级跳。从近岸到近海中国用了半个多世纪,而从近海向远海或许更加艰难,无怪乎有人将海军建设视为百年大计。

猜你喜欢

蓝水航母海军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晓褐蜻
我的海军之梦
与时俱进树节水新观念
航母爱出糗
太行山区蓝水绿水沿垂直带演变规律及其归因分析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
封面人物·杨海军
New Approach to Calculate the Unavailability of Identical Spares in Cold Spare Configu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