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要为生活负责

2013-05-30石勇

南风窗 2013年11期
关键词:哲学家支点事情

石勇

赵汀阳最新的哲学著作《第一哲学的支点》几乎是在沉默中进入哲学类书架的。但完全可以预想,它又将在无数愿意让自己变得聪明、深刻一些的人那儿,激起令人战栗的思想风暴。

某种心灵,总会吸引相同的心灵,这几乎是一个心理铁律。赵汀阳吸引到的,是不愿意让自己浅薄,不愿意在世界面前半梦半醒的人。

多年前,在贵阳的一家书店,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女生,在哲学书架上翻了一下,然后拿了一本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看着。我吃了一惊,高中女生不太可能看这类书籍。我以为她翻了几下就会放下,结果没有,而是一直在看着。那一时刻,我对这个女生刮目相看。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有深度影响力的哲学家、 思想家。不错,正如他自称的,是“哲学家”,而不是研究哲学的专家、学者。在今天的中国,把这两类人混为一谈,是一种认知的错误。

一听“哲学”二字,很多人可能快晕过去,似乎这就是杀死脑细胞的阅读苦役。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中国的哲学研究者们用一套晦涩难懂的语言体系,把哲学弄得就像天书一般,自绝于人民,对于社会、时代所提出的尖锐问题,也毫无反应。那是一个好像和大众没有什么关系的独立系统。

但一个真正具有原创性和问题意识的人不会是这样。很多年来,赵汀阳一直在哲学问题的最前沿和最深处行走,同时并没有让自己所思考的东西,和中国社会甚至国际政治范畴所提出的诸多严峻问题隔絕,而是对它们进行把握和破解。尤为让人惊叹的是,他的语言通俗易懂,刺激性十足,读来非常过瘾和启悟思考。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思想,无论是“可能生活”、“共在存在”,还是“天下体系”、“对付坏世界”,都是这样出来的。

现在,他要寻找的,是“第一哲学的支点”。

哲学是“爱智慧”,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还是中国的孔子,关心的,都是和人的生活有关的一切。这很简单,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要去认知,还要处理很多“事情”,而“世界是什么?”和“如何处理事情?”不是同一回事。

赵汀阳干的,恰恰就是这个事情:从反思“物的世界”, 转向反思“事的世界”。世界万物是什么很重要,但对于生活来说,事情是什么,该如何思考、处理,可能更为重要。

认知物的世界需要一个逻辑原点,这样推理下去,就可以破解世界万物的诸多秘密。认知、处理“事”的世界,同样需要这样一个站得住脚的“支点”。这个“支点”是什么?赵汀阳说,就是“行”,当然是在满足“思”的条件上的“行”,因为关于事的世界,是被“做成”的。

在今天的世界上,赵汀阳提出“事的存在论”,是最令人激动的地方。无论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还是对于政治的利益分配、观念交锋来说,都是一种“事情”,也是一种“存在”。把它们上升为哲学问题,对“事的存在”进行破解,几乎可以破译现代社会,以及中国现阶段政治社会结构的秘密。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警告过德国人,不要小看那些冥思苦想的哲学家,他们会产生“雷霆万钧的力量”,而赵汀阳则淡淡一笑:“思想并不为实在负责……而是为生活负责。”

猜你喜欢

哲学家支点事情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哲学家的幽默与智慧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给自己一个支点
把事情写具体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一级浪漫
好事情
哲学家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