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39例剖宫产临床分析

2013-05-30陈彩霞王晓莉窦秀萍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指征初产妇

陈彩霞,王晓莉,窦秀萍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平凉 743400)

剖宫产术作为解决难产及某些产科并发症的急救措施,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高危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但也给母儿带来更大的风险[1]。故临床上应该慎重考虑相关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非阴道分娩。本文通过对我院2年多来总计2 361例分娩进行详细分析,阐述目前剖宫产的状况和原因,以便找出合理掌握指征及可能降低剖宫产的干预措施,最终为临床制定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和调查方法 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2 361例产妇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调查表要求逐项登记相关信息。

1.3 质量控制 调查员通过统一培训,调查表经过多人认真审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所有住院产妇病人资料,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剖宫产率分析 具体见图1。三个时间段的剖宫产率分别为 30.37%(198/652),28.67%(201/701)和 33.73%(340/1 008),平均为 31.30%(739/2 361)。

图1 剖宫产率变化示意图

2.2 剖宫产孕妇的特点分析

2.2.1 年龄和孕周因素 739例剖宫产中年龄范围20~39岁,其中:初产妇620例(83.89%),二胎98 例(13.20%),高龄初产妇 21 例(2.80%);孕周28~37周 11例(1.49%),37~40周 573例(77.54%),42 ~43周155 例(20.97%)。

2.2.2 剖宫产因素分布情况 分布见图2。其中脐绕颈165例和妊娠高血压征158例比例较高,另外自愿要求40例。

图2 剖宫产因素分布情况

3 讨论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合理选择剖宫产可保障母婴安全。但医学研究已明确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相比较,对产妇和孩子健康都存在一定风险[2]。本文结果显示:2010年07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率呈逐月上升趋势,且与往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快,伴随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胎儿早期诊断以及医疗纠纷逐渐增加,均使剖宫产指征放宽,调查时间内剖宫产率急剧升高达33.73%。同时,初产妇和过期妊娠(>42周)孕妇的相关比例比较高,提示应特别关注。

739例剖宫产中,前5位的主要因素是脐绕颈(22.33%)、妊娠高血压症 (21.38%)、胎臀位(18.54%)、枕横位(13.00%)和枕后位(9.20%)。这与我县实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及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子系统保健”等妇幼项目有关。在多个项目的援助下,本地医疗系统开展免费产前检查,建立母子系统保健手册,并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这些政策有效提高产前检查率,对于高危因素的诊断率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相对指征放宽使剖宫产率有所上升。同时,社会因素如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不足,选择特定分娩日等因素也促使了剖宫产率的上升。

面对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的情况,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子系统保健”项目相关指导意见以及本科室的经验总结,我们提出下列降低措施:①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纠正胎位不正;②做好产前健康教育工作,向孕妇及家属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③加强对产科医务人员培训教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除绝对指征外,均先予阴道试产;④转变服务模式,推广导乐陪伴分娩,提供心理支持,减少分娩中不必要的干预。

[1]李 霞.滕州市2010-2011年剖宫产指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890-4891.

[2]张丽华,陈 艳.剖宫产率上升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23(3):80-81.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指征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影响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