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3-05-29马君武黄永华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韶关512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颅脑血肿低温

马君武 俞 欣 黄永华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韶关 512000)

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具有高死亡、高致残率的特点,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1〕。本研究采用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16~60岁,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8±6.8)岁,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62.50%(25/40),开放性颅脑损伤37.50%(15/40);经CT证实各类颅内血肿47.50%(19/40),广泛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25.00%(10/40),原发性脑干损伤15.00%(6/40),弥漫性轴索损伤12.50%(5/40)。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4±7.1)岁,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65.00%(26/40),开放性颅脑损伤35.00%(14/40);经 CT证实各类颅内血肿45.00%(18/40),广泛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22.50%(9/40),原发性脑干损伤17.50%(7/40),弥漫性轴索损伤15.00%(6/40)。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脱水、抗炎、营养支持及维生素、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早期应用机械辅助通气,并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等。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半导体降温毯及肌松冬眠合剂进行降温治疗,微量泵持续泵入肌松冬眠合剂,生理盐水200 ml+万可松28 mg+氯丙嗪100 mg+异丙嗪100 mg,泵入速度为20~40 ml/h,使直肠温度在3~6 h降至33℃ ~35℃,持续3~5 d。

1.3 观察指标 全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伤后6 h内及伤后第2~6天每天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应用速率放射比浊法测定血清 CRP含量〔2〕。正常为 CRP≤10 mg/L,>10 mg/L为阳性。治疗14 d后,全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1个月后,全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GCS和GO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GCS和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CS和GOS评分比较〔n(%),n=40〕

2.2 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的比较 观察组入院2~6 d血清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CRP浓度的比较(ng/μl,x ± s,n=40)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常导致脑缺血、缺氧、水肿、脑组织酸中毒及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变化〔3〕,而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康复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CRP是一个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由5个相同的亚基非共价键结合成环状五聚体,可在钙作用下与磷脂等结合而沉积于损伤的细胞膜,从而激活巨噬细胞和补体系统,对机体起保护作用。蔡曙洲等〔4〕认为血清CRP的浓度对颅脑损伤程度及其患者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叶志其等〔5〕表明,CRP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都和损伤程度相关,并认为 CRP水平和TNF-α水平也都可以预示疾病的转归,可以作为判断预后情况的指标。

正规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伤的系列方案是我国临床医生颅脑创伤救治的重要方式,而且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6〕。刘宏海等〔7〕认为运用亚低温疗法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显著改善,且操作方法简便。王渊等〔8〕认为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而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亚低温治疗。本研究结果提示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疗效佳,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血清CRP浓度,改善患者预后。

1 罗 飚.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034-5.

2 陈再丰,许信龙,傅小君,等.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2):210-2.

3 李明德,唐洪涛.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2):31-2.

4 蔡曙洲,董 伟,付汉东,等.血清C反应蛋白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5):293-4.

5 叶志其,游 丽,黄建斌,等.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9):58-60.

6 丛树国,孙红杰,赵鸿雁,等.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3-4.

7 刘宏海,杨春光,闰 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2例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7(33):170-1.

8 王 渊,唐安华,肖振鹏,等.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0):64-5.

猜你喜欢

颅脑血肿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大型低温制冷技术新突破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