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西碾头村住宅变迁研究

2013-05-26冯巍巍FengWei李慧敏LiHuimin许剑锋XuJianfeng

住宅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待客堂屋灶台

■ 冯巍巍 Feng Wei 李慧敏 Li Huimin许剑锋 Xu Jianfeng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农村住宅也在不断适应和改变。近年来,人们行为活动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农村住宅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文化的传承,地域特色的保持,特定功能的延续等一直以来是学者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收集资料,对青岛市胶南西碾头村住宅的现状与过去做了比较分析,阐述了其变迁的过程及特征,把握其变迁的脉络,总结农村住宅变迁的影响因素,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1 自然状况

西碾头村位于山东省青岛胶南市张家楼镇,距张家楼镇人民政府10km。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具有青岛地区农村的典型特点。住宅主要由住房(包括堂屋、卧房、厨房、杂屋)及院落(包括厕所、禽畜圈舍、晒场及绿化用地等)两部分组成。从建村至今,村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住宅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发展情况(图1)。

2 住宅的变迁

2.1 住宅面积的变迁

解放前,受经济因素影响,普通民居住宅用地面积都较小,以三间式为主,个别两间式,甚至有的人口多的家庭南屋也住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状况的改善,住宅面积也呈逐年增大现象,与30年前相比,住宅面积增加了90%左右。近几年由于当地遵循用地面积经济节约原则,对农村住宅面积实施了控制,房屋建设面积变化基本不大(表 1)。

表1 住宅面积与尺寸演变

2.2 卧房的变迁

1978年左右,户平均人口为4.6,户均人口数较大。主卧与次卧的功能基本相同,其中的一间由于户主人的居住而聚集了待客与就餐等功能,便成为了主卧室。随着户均人口的下降,次卧居住功能逐渐减少,有的住户取消了炕的设置,逐渐转变为主卧室的辅助房间,全家的主要活动空间仍然以主卧室为主,仅夏季子女在次卧就寝,冬季全家在主卧就寝,满足供暖需求。

旧住宅卧室是主要待客房间,火炕是待客的主要位置。炕是卧房中结合了取暖功能的就寝设施。当地沿袭进门上炕的民风习俗,通过脱鞋上炕的动作,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体现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根据调查,早些年炕的高度为1 000mm,相对较高,这样的高度把卧室分成炕上、炕边、炕下3个空间,满足了不同的待客需求(图2)。炕边坐满了可以坐在炕下凳子上;临时来聊天的可以靠在炕边;重要客人或长期停留的客人上炕坐。

近几年城市化对居民意识产生了影响,居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一些家庭功能随着一些传统习俗的逐渐消失而淡化。火炕呈现出向客厅演变的趋势。新住宅出现了客厅,待客可以在客厅,也可以在炕上,炕的待客功能逐渐减弱,炕的高度也由1 000mm逐渐降低为600mm或700mm。在炕下设茶几和椅子,少数家庭将待客功能从卧室分离,独立设置客厅(图3)。虽然人口的减少、住宅面积的增加以及私密意识的增强促成了家庭就寝分离,但火炕一直存在,尤其家里有老人的住户中,一直保留次卧炕的设置,床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炕的就寝功能。

2.3 堂屋文化

农村住宅的堂屋或称厅堂既是住户日常起居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又是家庭组织生活的关键所在,具有生产、生活、贮存等多功能。堂屋处于住宅朝向最好的方位,并在平面布局中居于中心位置,堂屋的大门一般居中布置。

通过对西碾头村老人的访谈,改革开放前,有的大户人家堂屋墙壁上常挂中堂画,中堂两侧有对联。每年的过年或重要节日时,也是举行家庭祭祀和重大礼仪的场所。现在堂屋礼仪的功能逐渐消失,更多的是家庭起居的场所,普通家庭也兼作厨房和夏季就餐的地方(图4)。新建的住宅中,客厅取代了堂屋的位置,但还传承着堂屋的功能。

2.4 厨房

灶台一直是厨房功能的核心,大部分的做饭活动围着灶台进行。现在住宅中灶台东西宽1m,南北长1.3m,高度0.56m。灶台操作平台高度因一般不超过炕而略低,且位置独立。灶台一直保留,数量随着炕的减少,也越来越美观(图5)。随着做饭用具的不断丰富,出现了电磁炉、煤气灶、抽烟机等新的设施,提高了做饭效率;2000年左右,自来水引入家中,洗菜池开始出现,减少了做饭时从院中井取水路线交叉。但是由于农村有提前准备干粮以保证在农忙时节方便食用的习惯,需要利用灶台批量烹制干粮,比如蒸馒头、糕等,灶台一直保留使用。

堂屋、卧室兼具就餐功能,在炕上摆上一个小炕桌或木板就变成主要就餐空间(图6)。邀请客人就餐也会被作为待客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口减少和住宅面积的增加,部分住宅单独设置了餐厅,有时也在火炕,如冬季天冷的时候在火炕,夏季在餐厅。

2.5 院落

院落是农村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落中可饲养畜禽、堆放柴草、晾晒衣物、存放农具等。有的院落还搭瓜棚、栽葡萄、种植蔬菜或花草树木,以改善居住环境(图7)。

禽畜圈舍: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住宅一直延续前院式格局,院内主要养猪、养牛、养鸡(表2)。随着2000年

后,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牛棚逐渐消失;养鸡的生产效率较低,鸡棚也逐渐消失,改为临时设置;猪圈一直在农宅中起到重要的生产功能,直到最近几年村周围集中养殖场的出现,自家养殖成本较高及村民卫生要求的提高,使猪圈在农村设计中逐渐减少(图8)。

厕所:由于农村排污有限,农村住宅厕所一直为旱厕,与猪圈结合设置在院子里。近几年有的住宅出现水冲厕所,但由于不合理改建,卫生条件较差,使用频率较低(图9)。

晒台:院子一直延续晾晒粮食功能,直到平屋顶的出现使晾晒粮食的功能逐渐转移到屋顶。在没有坡屋顶出现之前,晾晒粮食由村里集中在几处夯实的地面上进行。由于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的需求,院内需要更多的生产空间,南屋、北屋、东屋设计成平屋顶以满足晾晒粮食的需求。

表2 养殖位置及出现频率

2.6 杂屋

据调查,早期农村住宅没有特定的存储空间,卧室存储功能混杂。1978年以前粮食一般堆在院子里,用秸秆编织的席子包成粮食屯子。随着专门的存储、仓储空间出现,院子存储功能减少。由于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粮食的进一步增多,以及对存储质量要求的提高(防晒、防雨、通风),而出现南屋、东屋、西屋作为仓库,或用隔板在屋顶处搭建空间(图10)。

近些年来,为追求更体面的接待空间,生活物品的存放空间逐渐从卧室分离,但由于家具的空间有限,大量的生活物品仍然堆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随着近几年家具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存储空间和存储方式,存储空间趋于集中化和条理化。

2.7 组合形式的变迁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西碾头村的户型组合沿用了经典的堂屋与南屋结合形式。厨房位于堂屋的中心位置,兼具有主要交通核心的功能。以堂屋作为交通核心联系着各个房间。院子联系室内与室外空间。近几年由于上人屋顶使用频率的提高,院内多设楼梯。图11为1978年之前、1978~2000年与2000年至今住宅组合形式变迁比较与分析。

3 结语

通过对西碾头村不同历史时期住宅进行调研,获取了农宅建设、人居环境及生活模式等的变迁资料,对住宅各部分使用功能、居住模式、空间组合关系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阐明了住宅变迁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针对农村特点,对传统特色进行挖掘、传承,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探索新农村住宅设计新模式,实现持续发展。

[1]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卫东风.家之原—试析家的精神构造对住宅空间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180-184.

[3]王鲁民,许俊萍. 宅内行为模式与集合住宅格局—1949年以来中国集合式住宅变迁概说[J].新建筑.2003,35-36.

[4]骆中钊.新型农村住宅精粹[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待客堂屋灶台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建筑形制研究初探
——以上新屋为例
时光的灶台
母亲的灶台
乡村偶见
Sit quietly
守 望
《前厅服务心理分析与待客策略》教学设计
老灶台
老灶台
父亲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