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三角为例”教学设计

2013-05-25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王玉芹

地理教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开城珠江三角洲珠三角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 王玉芹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三角为例”教学设计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 王玉芹

【课标分析】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具体分解为:①了解区域工业化的过程特点及成因;②了解区域城市化的表现;③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④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⑤学会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分析的一般思路,能够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差异。

【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3主要从全球范围内选取不同尺度的区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因此教材选取该区域作为认识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典型案例。本节课以珠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为主线,了解其工业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工业化的进程,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并且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工业的区位选择、城市化的相关内容。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要优化问题情境,强调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案例设计中,选取要向珠三角地区进行学习的朝鲜工业园区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比较珠三角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的主要发展特点及原因,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 比较珠三角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科学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珠三角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以分组合作、主动探究问题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模块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阅读资料,思考问题】【阅读资料】2012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2周年,同时也是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2周年的日子。前海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目标是打造成珠江三角洲的“曼哈顿”,前海合作区IT产业非常发达。【问题1】“深圳经济特区”特别在何处?【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结论】改革开放政策。【承转】深圳市位于珠三角地区,珠三角(以下简称为“珠三角”)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市。【欣赏图片】1980年和2012年的深圳城市景观。【问题2】从图片上看,深圳市景观有哪些变化?【结论】深圳市由1980年的小渔村变成了21世纪的现代化大都市,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深圳30年的巨变就是珠三角30年巨变的一个缩影。【承转】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所以本节就以我国珠三角为例,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哼唱歌曲】哼唱歌曲《春天的故事》并说出前两句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导入新课【读图定位“珠三角”】读图4.17,了解珠三角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范围。【阅读图片】欣赏并对比深圳市1980年和2012年时的景观变化,分析得出深圳市经历了迅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以学生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出珠江三角洲这个地区率先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训练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读图回答】珠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交通比较便利。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市场广阔。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模块1:珠三角地区初期工业化的有利条件【阅读资料】1980年广东省经济总量为249.65亿元,2010年广东省经济总量为46013.06亿元,30年期间经济总量增长了184倍,且经济总量60%以上是由珠三角的九大城市贡献的。【问题3】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成就巨大,它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发展具有什么区位优势呢?【读图】读图4.17“珠三角的位置和范围”(教材P70),引导学生从珠三角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结论1】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和市场条件都和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可以说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区位。这样的区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且便于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承转】靠近港澳、东南亚地区为珠三角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外,还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呢?【展示图片】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系列活动图片。【结论2】珠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通过投资、引商、引资,为推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承转】珠三角的区位很好,又是著名的侨乡,可以说是地利人和,那么有没有有利的天时助珠三角发展呢?【读图】图4.18“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教材P71),引导分析: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怎样的特点?【提问3】美国产业结构变动以后,第二产业多余的生产能力将向何处去?【结论3】20世界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三角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读图回答】珠三角是著名的侨乡,港澳、东南亚地区有很多华人侨胞,可到珠三角地区进行投资、引资。通过问题思考的方式,讨论、理解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学科融合】学生结合历史学、政治学科的知识,思考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际经济环境。【读图】读图4.18,分析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其对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回答】学生分析图表信息,整合归纳相关区域信息。承转过渡引出下文模块2:珠三角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提问4】珠三角工业发展初期的主导产业可能是什么类型的产业?【读图】图4.21“珠三角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教材P73),引导学生分析:早期引进外资工厂生产的当地优势。【结论】改革开放初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优势: ①劳动力丰富又廉价②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③政策、侨乡。劣势: ①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读图】读图4.20“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教材P72),引导分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可能导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怎么变化呢?【思考】外商的投资规模是否会对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产生影响?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可能要考虑什么因素呢?【结论】1980—1990年,珠三角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非常缓慢,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密切相关。另外,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要考虑风险,投资规模会比较小,从而也导致工业总产值增长慢。【联系生活,进行思考】联系学校附近某服装厂和通信公司的利润情况对比,得出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的特点。联系银行“投资有风险,买卖须谨慎”的提示,联想到外商投资时也会考虑到风险因素,因此改革开放初期时,投资规模较小。通过读图、读表,了解工业化第一阶段的特点、原因。

阶段总结把知识系统化,全面化。模块3:总结珠三角地区初期工业化的有利条件【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①良好的区位条件;②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④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活动1】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四个有利条件进行类比分析。珠三角自身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具备的条件珠三角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具备的条件珠三角自身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具备的条件珠三角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具备的条件【结论】良好的区位、侨乡;国际经济环境。【提问5】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三角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条件是什么?【结论】改革开放政策【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思考,并学会对比分析。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读图4.25,分析得到:1990年以后,珠三角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不断下降,并猜想是由于本区初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某些有利条件对工业发展不再有利。通过读图、读表,了解工业化第二阶段的特点、原因。承转下文学习新知模块4:珠三角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提问6】读图4.25,“珠三角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教材P75),引导分析:珠三角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有何趋势?为何呈现这样的趋势?【阅读资料】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和城市(到1998年底):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 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1985年,闽南三角地带、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结论】珠三角的政策优势不明显。【阅读资料】读图,“1985~2008年深圳职工年平均工资及增长情况”。【结论】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提问7】1990年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能支撑珠三角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吗?如何解决?【结论】不能。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读图】读图4.2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教材P73)。【结论】珠三角轻纺工业比重不断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提问8】珠三角地区进行产业升级有何优势呢?引导学生从珠三角本身条件和国际大环境两方面考虑。【结论】①经过10年的发展,珠三角的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20世纪90年代,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机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问9】读图4.20“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教材P72),分析1990年以后,珠三角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有何变化?【结论】1990年之后,珠三角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外商投资规模扩大。【阅读资料】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的85000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目前全球研发中心有14个。截至2008年底,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9,666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300亿美元。【小结】珠三角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的特点和原因。【学科融合】联系历史、政治学科,思考改革开放政策惠及的区域。【读图分析】读图4.22,判读产业升级的特点。【积极思考】阅读教材,联系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积极回答问题。【读图分析】不断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感同身受】请平日对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有简单了解的同学聊聊自己的感受,大家感慨于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阅读资料,和学生体验,了解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联系实际,温故知新【读图分析】读图4.20,分析得出珠三角正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模块5: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提问10】读图4.20“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教材P72),分析珠三角一、二、三产业在如何变化?【结论】珠三角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读图】读图4.23“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教材P74),引导分析:如何判断珠三角城市化在发展?【结论】珠三角城市化发展的表现:①城市数量在增加;②城市规模在扩大;③城市人口比重在增加。【补充资料】广东省东莞市的城镇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6.5%提高到2007年的85.2%。【温故知新】复习回顾城市化的知识。利用已有知识,分析珠三角城市化的发展表现。课堂小结完善认知【总结】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企业建立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

知识迁移举一反三模块6:朝鲜开城工业园区的发展【阅读资料并思考】【资料1】朝鲜开城工业园区,位于平壤南约170公里,在开城以南8公里,距离南北军事分界线仅1公里。韩国现代集团于1999年用 1600万美元租朝鲜土地50年,兴建了这座工业园区。开城工业园区负责人期待将其发展成为“朝鲜的深圳”!据韩国统一部统计,开城工业园区生产额从2005年的1491万美元剧增至2006年的7374万美元后,到2007年已达1.8478亿美元,达到2006年的两倍多。 2008年1月~11月,开城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的生产额为2.2918亿美元,同比增长39%。从2005年1月开城工业园区正式启动起到2008年11月,累计生产额为5.0261亿美元。【资料2】朝鲜的劳动力比较便宜,开城工业园区内已经吸纳的朝鲜工人,均是高中以上学历,其中9.7%为大学学历,20~39岁的青年工人占总数的85.8%。【资料3】入驻开城工业园区的企业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投资建厂5年内免缴所得税,第六到第八年只缴一半的收入所得税。一些鼓励性的行业包括基建、轻工业和高科技行业,税率为10%。对企业可能由于经营外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提供相当于损失额50%的补偿。【思考】根据材料,思考:1、开城工业园区发展的优势条件?2、目前开城工业园区主要发展哪种类型的产业?3、假如你是开城工业园区负责人,你认为开城工业园区下一步应该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学生讨论回答】由前后桌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充分讨论得出答案。以朝鲜开城工业园区为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分析材料,获取信息模块7:问题与对策【提问11】不同历史时期珠三角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都是以轻工业为主,为什么?【提问12】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具有脆弱性,为什么?【提问13】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阅读资料并思考】【资料1】图4.25“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教材P75)。【资料2】2002年,珠江三角洲共有26个县市,2200多万人口。但30多万以上的大中城市只有6座(不包括香港在内),也只占珠江三角洲城市数的不到25%。与此相反,2~10万人口却从原来的5座增加到24座,建制镇达到432个。【资料3】城市建筑景观图。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景观图片。【资料4】珠三角各城市间盲目的土地、项目、龙头之争影响了珠三角整体竞争力。特别是广州、深圳、香港三大城市之间的竞争。物流业之争是刀光剑影。珠三角地区机场、港口密度之高令人咋舌。三城之争不仅表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旅游业、会展业、金融业等诸多方面。三地产业结构,特别是支柱产业日渐趋同,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且基本上只有竞争,谈不上合作。恶斗的结果,便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整体力量的削弱,区域竞争优势大打折扣。【积极思考】根据问题,逐层深入思考。阅读材料,思考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总结提升系统掌握【教师点拨总结】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问题 对策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①产业结构调整;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②加强规划与管理;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③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④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知识系统化。检测练习精选相关教学内容的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真题,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给与指导。完成学案“检测练习”中的8个选择题。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重视采用问题教学法,注意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既有探究性,同时又有层次性,层次深入,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归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形成一条完整的思维链。

重视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朝鲜开城工业园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本节课的迁移案例,教学中提供大量素材,材料新颖、充实,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认同感,认识到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模式的典型性,为地理原理的探究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个教学过程重视落实“过程与方法”,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积极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如阅读、分析图表,阅读文字资料,应用相关材料说明问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环节合理、紧凑,过渡自然;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手段多样、灵活有效,能很好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学生的三维目标可以很好的实现。

猜你喜欢

开城珠江三角洲珠三角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土地利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浓度分析
珠江三角洲口袋公园设计探究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开城工业园
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珠三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