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策略:过程控制的视角
2013-05-24张作岭刘艳清
张作岭 刘艳清
摘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是专门为农村培养骨干教师的一项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因素的基础上,从过程控制的视角,探索并实施“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对策,以提高“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70-03
为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质量偏低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是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师生”),并与省、县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并到县、镇及以下中学任教。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实施,参加推免工作的高等学校累计86所,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校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奔赴县镇及以下农村中学任教。“硕师计划”的实施可大致分为阶段:第一个阶段(2004年至2005年)为试点阶段。培养方式采取“1+1+1+2”,服务范围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第二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为推广阶段。培养方式调整为“3+1+1”,服务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完善阶段。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习核心课程,完成论文答辩),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
“硕师计划”的实施,为扶贫县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教师匮乏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了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探索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所谓探索性是指这项工作属于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确立先进培养理念,完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有效培养模式。所谓复杂性是指“硕师生”培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谓“点多、线长、面广”。“点多”是指决定“硕师生”培养质量的要素多、节点多、环节多,既有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又有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线长”是指“硕师生”学习和服务时间较长,在职边工作边学习三年,脱产集中学习一年。“面广”是指涉关单位部门比较广泛,既有教育部主管部门、省(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有推荐学校、培养学校和接受“硕师生”的农村中学。
“硕师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把培养质量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教师,更需要大量高质量教师。近年来,笔者围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实施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硕师计划”实施以来,其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其培养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教育部规定“硕师生”的推免条件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学士学位;三是服从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这三个条件来看,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能力考核标准,准入门槛偏低。另外,“硕师计划”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培养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入选后仍在本校就读,属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从入学条件和培养环境看,“硕师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高,又在本科所在学校就读,难免出现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2.培养过程缺乏监管。“硕师生”的培养涉及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培养体系。课程学习是他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实习实践是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平台,学位论文是提高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保证。目前,由于“硕师生”的培养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签约学校顶岗任教,除了寒暑假集中上课,其他时间与培养学校少有联系。最后一年到培养单位开始脱产学习硕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培养环节很难有效衔接,培养过程很难把握和控制。
3.导师指导不到位。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在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力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各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目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硕士导师缺乏,只能放宽遴选条件,从而导致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下降。另外,限于客观因素,一些学校50%以上的专业学位导师是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尽管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于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还缺乏指导实际,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硕师生”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但目前导师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到位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导师以学术型研究生模式指导教育硕士,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的导师属纯粹的“师傅带徒弟”,缺乏现代教育指导理念和经验;有的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根本指导不过来;有的导师教学任务过重,社会兼职过多,无法完成指导任务。
4.管理制度不健全。“硕师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目前,有些学校对“硕师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养方案上,只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基本环节做了简单的微调。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仍在执行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移植套用现成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专的“夹生饭”。因而,针对“硕师生”培养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培养质量。
二、保障“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
过程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实施的操控。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就是对“硕师生”的“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过程的控制。教育输入涉及生源质量、招生制度、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和导师水平等;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教育输出包括课程学习效果、论文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反映等。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操控好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
1.以完善选拔机制为前提,努力提高生源质量。首先要严把“人口”关。“入口”决定“出口”,生源质量犹如原材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要素,“硕师计划”实施以来,生源情况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了准入门槛虽低但仍不能吸引大量优秀应届本科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城市学生很难适应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三年后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时间过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认为想读硕士途径很多。三是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四是国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心动摇。为此,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首先,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完善、落实“硕师生”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再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尚品格;最后,要完善推荐考核程序和办法,侧重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更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硕师计划”。
2.以优化培养方案为重点,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质量的保障。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与“硕师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相衔接。实现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体现前瞻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是“硕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其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根据“硕师生”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安排在前三年,通过寒暑假面授和学生自学完成,核心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课程学习采取分散与集中、自学与指导等不同方式,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标准严格。“硕师生”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培养学校导师指导、任教学校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核心,科学安排实践训练。“硕师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硕师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新人服务期的“硕师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不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水平,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需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断强化教学训练。在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多边互动,密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完善培养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机制。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观摩等活动,使“硕师生”得到全面锻炼,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能手。
4.以建立双导师制为关键,强化联合指导力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双导师是指给“硕师生”选配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是培养学校的导师,另一个是任教学校的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导师的联合培养和指导。培养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学术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研究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教师专业背景,了解教师职业技术要求,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硕师生”的指导具有稳定性。重点在于对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的指导;任教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应用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硕师生”实习实践的训练和指导。他们是从基层中学选拔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职业型导师,多年从事中学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硕师生”试教阶段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提高“硕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双导师的建立与实施,既有利于“硕师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硕师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今后,如何进一步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如何进一步调动双导师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建立起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以学位论文质量为评价依据,重视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质量是检验“硕师生”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培养学校要健全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监控。一是实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制度。学位论文选题应突出新颖性和创新性原则,应立足基础教育实践,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中凝练选题,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开题环节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通过组建双导师在内的导师组进行开题和预审,实施对论文开题质量的监控。二是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中期检查,组织专家组检查学位论文进展和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三是实行学位论文检测制度。为杜绝学术失范、防止学术不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存在严重剽窃和抄袭现象的学位论文取消送审和答辩。四是实行盲审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论文盲审制度,对于盲审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五是实行答辩制度。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答辩工作,规范答辩程序,严格答辩标准,确保答辩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编号:20128113)]
[张作岭: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刘艳清: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