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环保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

2013-05-23王秀玲吴国旭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基地实训

崔 迎,王秀玲,吴国旭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21)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生学习技能的主课堂,是教师施展才能和得到锻炼的主阵地,是学院服务行业社会的主渠道。“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按照统筹规划、先行试点、动态调整的原则,逐步启动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与改革试点[2]。目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功能探索得到了全国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了“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全流程、全尺寸的多专业共享的生产性环保实训基地,并围绕实训基地进行了优化环保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

一、环保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简介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十一五”中央财政和天津市财政支持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并建设了集“生产、培训、考核、竞赛、研究、服务”多功能为一体的多专业共享的环保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本实训基地是一个以校园污水MBR处理车间、制热制冷车间、污水再生车间为骨干,以化学分析实训中心、大型分析仪器实训中心、水污染控制实训室等为辅助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校园污水为处理对象,经三个车间的联合处理,主要产品形式为中水、热水和冷气。通过物质(水)和能量(热能)的流动,实现了实训基地的整体有机衔接,如图1所示。

图1 环保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系统组成示意图

二、围绕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优质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创新

1.优化环保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环保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全面建设,为打造符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轴心”理念的新型课程体系提供了硬件支撑和保障,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通过对环保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梳理,更多课程实现了与生产过程的融合,更多课程在实训基地内完成教学,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教学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的特色。

我们按照环保专业系统性规划设计,紧密围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强大功能,在其所覆盖的污水处理、水质监测、节能环保、膜分离等多个应用方向上着力进行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先后完成了《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管理》等课程的开发;集中力量编写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项目化教材,教材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新颖性;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考核目标,不同级别企业员工的培训与考工鉴定需求,建设了分级培训与分级考核的资料库,因材施教,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应用范围与实用性。

2.构建完整的环保专业实训项目库

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打破以往按课程划分的藩篱,通过系统性规划,建立起涵盖环保专业各培养方向的、分不同层次级别的实训项目库,按照实际生产过程和实训基地结构串联所有实训点,形成内在联系紧密、逐级递进的实训教学系统。

实训项目库以污染治理与资源的生产全过程为主线,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的层次划分,既包括单一技能训练,也包括全流程运行、大型设备维护等复杂的综合性岗位能力培训,是创新实践环保专业新型实训教学体系的软件基础。

3.形成“课堂—车间—岗位”逐级递进的职业技能培育模式

在生产线实训基地的真实生产环境下,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课堂—车间—岗位”逐级递进的职业技能培育模式,即把学生进入实际岗位前的教学活动主要安排在实训车间内,让实训车间成为联系课堂知识和岗位技能的练兵场,使所学知识具象化、行动化,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并最终形成内化的技能。在实训基地完备的硬件支撑下,切实地加强了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挖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优势,培育环保专业发展型人才的探索

1.以学生为中心,多维度多层次培育实训技能

(1)多维度:不同专业方向。本实训基地既满足环保专业污水处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能进行化工、能源、暖通技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一专多能。

(2)多层次:不同参与级别与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参与到实训基地的不同级别的操作中来,分别为:进行专业课程学习、进行各级别技能训练、校内顶岗实习、参与实训基地运营管理以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2.促进职业资格鉴定与社会继续教育的开展

(1)充分发挥多维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把劳动部认证的《化工三废处理工》、《水处理工》等职业资格鉴定的考核内容以实训项目的形式在实训基地上进行教学和训练,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上的系统性技能培训和针对性专项训练,可以更加自如地掌握职业资格鉴定所规定的技能点。

(2)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后,我们为企业的环保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继续教育平台,让他们在熟悉的生产环境中学习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及其原理,为企业技术力量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了条件。通过实行专业教师轮岗值班制度,让教师全面参与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包括:安排教师定岗值勤,对实训基地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记录数据,检查各零部件耗损情况等。尤其是对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要求他们参与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并作为晋升“双师型”教师的门槛之一。同时积极鼓励教师以实训基地为基础,申报和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课题,提升教师队伍科研能力,促进实训基地的优化管理,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打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武平台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承办和参与国家级、市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和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赛项。把环保实训基地打造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武平台,是我们深入挖掘实训平台功能的新思路新方向。依托实训基地所具有的涵盖范围广、控制灵活、工况真实的特点,达到技能大赛所需的专项技能培训、比赛方案组合、考核点优化等不同方面需求。

四、实训基地长效稳定管理模式的探索

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是环保实训平台持久发挥作用的保证。不同于化工、机械等专业的“来料加工”模式,污水处理需要长期不间断的稳定运行。通过引入实际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机制,我们成立了生产部、技术部、质检部、维修部、供销部、财务部等管理部门,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值守巡视制度、日常水质监测制度、设备维护制度、生产报表填报制度、教师轮岗制度及学生实习管理制度等;并建立了以值班教师为运营厂长、以参与实习的学生为员工的管理制度,把生产运营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对校园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五、结语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难点,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和研究我院环保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以及围绕实训基地进行的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经验,可以为相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1]何应林.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八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猜你喜欢

生产性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