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聚的三篇日记
2013-05-22Article张文哲
文 Article _张文哲
站在新乡市原阳县黄河大堤向东南望去,田地里的麦苗刚刚冒出了头,给田野铺上了一层浅浅的绿。田野里,一座座铁塔,像巨人一般矗立着,在秋日的阳光下,闪闪泛着光芒。
这便是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年底即将投入运行。强劲的电流将通过根根银线,从新疆输送到河南,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新乡供电公司基建部的郭保聚,全程参与了哈郑特高压(新乡段)建设。当笔者对他刚开始采访的时候,一通电话又将他拉到了工地上。笔者随手翻开了郭保聚的工作日记,就仿佛走进了特高压工程火热的建设现场。
2012年9月16日 “开工了”
今天一个简单的铁塔组立首基试点仪式之后,这项有着特殊意义的大工程就全面铺开了。一直感觉特高压离自己特别远,没想到能亲身参与到这项重大工程中。身为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协调小组成员,我倍感自豪,同时也感到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哈郑特高压工程在新乡市境内途径获嘉县、新乡县、原阳县及平原新区,一般线路全长46.5千米,黄河大跨越3900米,共建铁塔88基。
虽然今天是正式开工的日子,但我们的属地协调工作已开展了一段时间。为了保证特高压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我们与相关县局同事一起出谋划策,制定相关流程和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和考核目标,落实相关安置补偿政策。我们还实行专派联络员制度,及时和政府部门沟通汇报,取得各级政府对特高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由政府主导、政企联动,实现责任共担、多方共赢。
我在协调小组中主要负责工程的督导、费用核算工作。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属地化管理工作,再加上涉及资金费用问题,每一个数据我都再三推敲,认真核算。晚归成了常态,回家的路上,总有星月相伴。
电网建设项目选址、电力通道、房屋拆迁赔偿等方面的问题,协调小组特别进行认真研究,透明拆迁补偿标准,让电网建设在拆迁、赔偿等方面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得拆迁补偿这一最棘手的问题在前期就打好基础。
2013年7月26日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多次听人说起“征地难、拆迁难、赔青难”是电网建设通道中的“三大难”。以前在新闻上看到过不少“最牛钉子户”之类的新闻,但我一直相信只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我们的工作开展一定很顺利。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今天是我这一星期内第四次走进原阳县,终于把这个“硬骨头”给啃了下来。原阳县的树障困难不在于老百姓的阻挠。原阳是水稻种植区,树木都在稻田里面。树木砍伐后,往外运输是个大问题,树商因此就将树价压得很低。再加上附近的公路扩宽,道路两旁的树木都卖了个好价钱。看到附近的树木能卖个好价,自己家田地里的树木却卖不上价,老百姓的心里都不太乐意。
反过来想想,我完全理解老百姓的心理,要是这种事搁我身上也不乐意。为了不给老百姓造成损失,我们和原阳县电业局的同事出汗出力,帮助树商将树木运出去。几天下来,可是把我累坏了,一星期砍伐、运输了300余棵树。
总体看来,工程进行都还算顺利,老百姓听说是“疆电东送”工程,大部分都是很支持的。遇到个别不配合的老百姓,我们就每天登门到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解特高压工程的意义。另外,我们还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还出台了《关于哈郑特高压工程线路林木砍伐补偿工作的通知》,给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3年10月15日 送电成功
“特高压就像是一条高速公路,路好了车才跑得快。”今天,在报纸上看到这句话,我觉得形容得很贴切。现在,很多地区的输电走廊已经非常拥挤了,而特高压可以在同样规模的走廊上更大幅度地提高送电规模。
自特高压工程开工以来,新乡境内未发生因属地协调不到位影响工程施工的事件,全线协调贯通仅用时60天,受到了省公司的表扬,获得了设计、施工单位的高度赞誉。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实现了哈郑特高压工程在河南境内的“两个第一”,即第一基杆塔组立和第一档导地线展放(同时跨越石武高铁)。努力得到了回报,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能取得这个成绩,我自己有一套“秘籍”,那就是“三千精神”: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实际工作中,“三千精神”也难以尽述我们的酸甜苦辣,但和特高压工程建设人员相比,这些酸甜苦辣只不过是小菜一碟。
即将立冬,新乡的气温也逐渐降低。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新乡市的供电可靠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因为哈郑直流工程将显现出它的巨大效应,新乡的冬天将更加温暖。我想,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