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讯
2013-05-22栏目主持张玉芹
栏目主持 │ 张玉芹
TEL/0371- 67903087
宏观
中国页岩气储量多但开发难度甚大
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玛利亚·范德胡芬在10月下旬举办的《金融时报》全球页岩气峰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具备巨大的页岩油气开发潜力,但由于开发难度大,因此在2020年之前,中国难以成为国际天然气供应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可采页岩气储量达25.5万亿立方米,是页岩气可采储量全球第一的国家。但和美国相比,中国开采页岩气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管道和基础设施发展有限,相关服务产业发展不成熟,水资源十分紧缺,且相关立法和行业标准规则的制定也是问题。因此,在2020年之前,中国在国际天然气供应市场上都难以成为一个主要参与者。
她同时认为,由于存在地质条件、环境设施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难以在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复制。她预计,受益于页岩油气开发的巨大成功,美国有望在2017年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每天产量达到1700万桶,到2020年之前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在2035年之前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国家电网并网风电总容量达6426万千瓦
国家电网公司10月28日召开促进风电消纳发布会,称今年风电利用形势总体较好,前9个月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有21.5%和37%的稳步增长;在采取多项促进风电消纳的措施后,预计今冬“弃风”状况会好于往年。
国网数据显示,1~9月份,国网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790万千瓦,同比增加21.5%,使并网风机总容量达6426万千瓦;同期,风电发电量达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风机累计利用小时数达1514小时,同比增加130小时。据悉,国网经营范围涵盖全国约97%的风电,其数据接近全国数据。
2006年至2012年,国网并网风电容量年均增长76%,发电量年均增长85%,是全球接入风电规模最大、发电增长速度最快的电网。
国网近年来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风电消纳,包括加快电网建设,提高大型风电基地的外送能力;实行风电优先调度,让风电与火电、水电相互调剂,增加风电上网量;在一些地区促进风电就地消纳,试点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动用风电替代火电供暖。
国务院出台化解产能过剩路线图 遏制五大行业
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
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尽管这些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但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
国务院明确,要通过5年努力,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方面实现三大目标,即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规模基本合理,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发展质量明显改善,产能结构得到优化;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到完善。
河南省首个页岩气勘察项目正式开工
10月10日,河南省首个页岩气勘察项目——中牟页岩气勘察2013年度第一阶段二维地震采集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是河南豫矿地质勘察投资有限公司中牟、温县两个页岩气勘察区块之一。工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和开封市,涉及中牟、开封、尉氏等5个县区20多个乡镇400余平方公里。本次勘察将遵循“经济、有效、快速”评价的原则,基本查明区内地层、地质状况,层位和断裂关系,开展页岩气的含气性预测,同时兼顾页岩油、致密砂岩气、煤层气等资源。该项目的实施对早日实现河南省非常规油气富集区带的勘察突破,“气化河南”具有重要意义。
视点
办好几件取信于民的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做,不要四面出击,两个拳头打人。如果弄得局面动荡,人心浮动,事情就搞不好。做一件算一件,扎扎实实。
——朱镕基新书《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
“如我父亲者,当时有一大批老同志,由于无私无畏,变得有识有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复出履新后的历史贡献。”
——习远平在署名文章中,忆父亲习仲勋
用“制度权威”根除浪费顽疾
10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就是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递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坚定决心和明确方向。
无论是党政机关经费管理还是办公用房标准,无论是公务接待还是公务用车,凡容易滋生浪费奢靡的领域,《条例》都做出了全面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近一年来,从八项规定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反浪费”取得了明显成效,也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把反浪费的要求上升为党内法规、出台《条例》,既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制度成果,对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揆诸以往,也曾有过“上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经验教训。可见,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不能落到实处的制度规定,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非但不能产生约束作用和震慑效果,还会减损制度威信、削弱公众信心。因此,出台《条例》只是开始,下一步,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避免刚性约束在落实中软化,防止惩戒机制在执行中异化。
取消注册资本门槛,深远意义不在眼下
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内容包括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等限制,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经营场所登记由地方政府规定。
取消最低注册资本的门槛,无疑在解除政府管制和促进公司自治的方向上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元注册公司”或是像乔布斯一样在车库里开公司的想法可以立即实现。实际上,目前我国除了注册资本门槛外,成立公司的这道门里还有许多障碍要跨越,例如限制办公地点、行业资质及税费。但若政府从“管理者”变为“守门人”,循着前置审批向后置监管的方向转变,配以财税改革、信用制度的建立及法律的完善,必可解开捆缚中小企业的绳索,刺激创造力的发挥,让经济活力从本质上得到释放。“零门槛”是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口,其深远意义并不局限于眼下,却取决于后续改革的跟进。
“下班沉默症”是工作对生活的挤压变形
上班时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下班后却疲惫不堪,连一句话都不愿多说;酒桌上笑容满面,家庭聚会就面无表情;挣工钱时铆足了劲,家务活却爱理不理……这些症状,被称为“下班沉默症”。一项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10月29日《楚天金报》)。
“下班沉默症”说到底是工作对生活的挤压变形,是一种交往行为上的自我封闭,是社会互动缺失的产物。一个颇为流行的解释是:激烈的职场竞争,紧张的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过多地消耗了人们的精力;职场里的工具关系和利益博弈,戴着“面具”的戏剧呈现,让人们不堪重负。回到家中,只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休闲娱乐,却忽视了与家人的语言交流和亲情互动,造成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关系紧张。
诗人泰戈尔曾说:“沉默是一种美德,但在爱的人面前,沉默就是懦弱。”消减“下班沉默症”,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改善职场生存生态,减少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对人的异化;另一方面,职场人士也要更新价值排序,更加重视家庭生活,更加注重亲情互动,让欢声笑语取代沉默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