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古典”与“今典”
2013-05-20胡思
胡思
从《之江新语》一书中对“古典”的引用,可以窥见作者自身工作环境、情感、价值的折射和表达
基辛格《论中国》一书选择了一个故事作为开篇:1962年10月,毛泽东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们讲了中国与印度“一次半”战争的历史,一次是唐朝,半次是元朝。基辛格评论道:“这就像我们的某位领导人回顾查理大帝时代的战争一样。”对于这位美国前国务卿来说,这个细节颇不寻常,以回顾遥远的历史来回复现实的问题,显示着一个异质族群的思考方式。
但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个故事有些平淡无奇。援引历史上的典故,无论是远如三代秦汉,或者近如明清,都是再平常不过的表达习惯,这种习惯也保留到了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同样可以观察到这种表达习惯的刻痕。
《之江新语》引用历史掌故和古人言论处俯拾皆是。来源包括《论语》《孟子》《大学》等儒家经典,《庄子》《商君书》《韩非子》诸子著作,古代名臣诸葛亮、司马光、王安石的治世修身之言,诗人杨万里、郑板桥感怀人事的诗句等。
就其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对干部的管理和培养,如引韩非子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更多的引用则是强调官员个人的品德和工作作风养成,如引王安石语“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朱熹语“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用典是《之江新语》一书中较为显著的修辞术。援引历史和典故,作为一种修辞术,最大的好处在于经济。每一段历史和具体的典故,在其形成时期,自然包含着丰富的细节。而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有稳定边界的所指。写作者可以生动而精炼的语言,向读者准确地传递信息。如《多双“眼睛”选贤任能》一文中以诸葛亮《出师表》中“亲君子、远小人”,告诫考察干部坚持原则;《小事是一面镜子》一文中以西汉扬雄“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之语提醒地方官员慎独慎微。这些都是常见的典故和比喻,读者自然也一望就知其所指。
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利用文学材料研究中古史时,曾提出“古典”与“今典”的概念。即作者表面上所用为与当下无关的典故,而实际上所指的是现实中的事情,就是所谓“用古典以述今事”。类似的是,我们从《之江新语》一书中对“古典”的引用,可以窥见作者自身工作环境、情感、价值的折射和表达。
例如,韩非子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州部,在韩非子的时代是地方行政机构,卒是士卒,伍是军队中的最小的组织。韩非主张无论文官武官,都要有在最基层的工作经验。习近平在《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炼干部品质》一文中引用了这句话,并引申认为“古往今来,将才良相大都经历过艰苦环境的磨炼”。
韩非子的主张在后世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实现,如西汉的宰相多出于民间,猛将也多有行伍的经验。两汉时期吏治颇受后世推崇,历史学家赵翼和钱穆都对两汉的吏治和风俗赞美不已,对外的军事战绩也颇为显赫。这或多或少都与上述政治实践有关。
本书中《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要善于学典型》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浙江基层干部郑久万,郑久万甘于清贫,扎根基层,服务当地民众20年,他的事迹在2005年前后经过表彰和宣传,轰动全国。当时浙江省委书记正是《之江新语》的作者习近平,郑久万的事迹,不妨视为《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炼干部品质》一文的“今典”。
另外一篇文章中,习近平引用了《宋人轶事汇编》中一条逸闻。五代至北宋初年,当时统治浙江的是吴越,吴越两国都奉中原王朝为正统,自居藩属。国主钱俶曾上贡宋太祖一条宝犀带,宋太祖则回答说自己的宝带与此不同,共有三条,其一是汴河,其二是惠民河,其三是五丈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是北宋四大漕运运渠之三,唐代以后,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动脉,宋代定都开封,尤其依赖于运河的转输。宋太祖这番话是表明,自己先考虑国家,对于个人享受则不甚在意,并不以宝带为宝。
习近平引宋太祖的例子,是告诫地方官员注意生活细节,以免蜕化变质。如果结合近年以来民众对腐败的不满,其用典的含义则不问即知。
“古典”的意义,无论多么曲折、丰富,都是瞄向现实。而无论多么重要的历史,对政治家和他所处的社会而言,只有着眼于现在和未来才具有意义。
他这样用典
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其实诀窍很简单,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总的原则是,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倡导短风,狠刹长风。“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为文也是这个道理。
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正百官,要稳固社稷泽百姓,就必须惩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党员领导干部正字当头,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才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褒扬正气、贬抑邪气,尊崇廉洁、鄙弃腐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古人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左传有云,“政如农功,日夜思之”。古人还说“爱人如己”。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