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3-05-19白卫国庄贵阳朱守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年1期
关键词:温室指南核算

白卫国 庄贵阳 朱守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05)

以城市为主体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确立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及分解落实的主要依据。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有利于明晰、准确地掌握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和吸收汇的关键类别,梳理主要领域排放状况,把握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制定切合实际的减排目标、任务措施、实施方案。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地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规范清单编制方法和数据来源”,凸显城市层面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的重要性,相关研究也逐步展开。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有利于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于地方政府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科学地进行城市低碳规划和低碳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是国内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刚刚展开,滞后于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进展,旨在发现问题,明确定位,推进相关研究工作。

1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进展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要求,所有缔约方国家需要提交国家初始信息通报。中国为编写国家初始信息通报,参照《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于2004年编制完成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目前正在编制2005年中国温室气体清单以准备《中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为应对气候变化,顺利实现控制温室气体目标,2010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五省八市为低碳试点省市,要求各试点地区“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建立碳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等。同年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结合编制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工作经验,编制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简称《省级指南》),并在广东、湖北、辽宁、云南、浙江、陕西、天津七个省市试点编制。相对而言,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省级指南》的方法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按部就班,有序推动;而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借鉴现有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学,探索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焦点。为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国际(国内)机构组织、科研院所纷纷参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学研究,经过十多年探索,已形成相对规范、较强影响力的两个大类别。一个类别是从地域来讲,有《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3]、《ICLEI指南》[4-7]、《GRIP 温室气体地区清单议定书》[8]和《省级指南》[9];另一个类别从标准和规范来说,有《企业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0]、《ISO14064 系列标准》[11]、《PAS2050 指南》[12]、《标准 PAS2060》[13];这些清单编制方法学概要介绍见表1。其中,温室气体排放编制模式分为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生产模式是指在清单边界内生产商品和服务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即直接排放;消费模式是指由于清单边界内消费商品和服务导致清单边界外的温室气体排放,即间接排放。

两大类别的每个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学,各有侧重点,可从不同角度和各层面为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提供参考。但是目前,国内相关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文献多是从地域角度,也仅是介绍、比较主流编制方法,以及探索并借鉴在区域、城市层面的编制应用;对于从标准和规范的类别来说,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进行参考可能也存在不成熟之处。因此,本文也从地域角度进行分析,以切实推进清单编制研究。

关于介绍、比较主流编制方法研究。陈操操等通过梳理对国内外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和案例,比较研究城市清单和国家清单编制方法、联系和区别,分析清单编制的不确定性,提出应该明确清单编制目的、明确清单边界、增加清单报告的灵活性和可比性,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四个方面重点推进研究[14]。蔡博峰归纳城市清单主流编制方法体系、模式以及编制原则、边界、范围,比较分析了城市清单和国家清单在方法体系及模式上的差异和其自身特点,提出国内城市清单编制研究面临的困难和建议,并给出按照城市建成区编制的思路[15-16]。顾朝林和袁晓辉通过梳理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进展,分析国际城市清单主流编制方法体系,并且比较城市清单和国家清单在方法体系及模式上的差异和其自身特点,提出国内城市清单研究与国外存在清单边界、清单范围等差异,导致与国际接轨面临的困难和建议[17]。叶祖达介绍《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企业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CLEI指南》,回顾国外城市或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归纳我国城乡规划建设领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的启示[18]。丛建辉、刘学敏等概述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四种方法学(《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CLEI指南》、《GRIP》和《省级指南》)和两种编制模式,归纳国内研究分为综合介绍和方法探究、清单编制研究两个阶段,进行简要评价,梳理存在问题,指出不足与今后研究要点[19]。

在编制应用方面,学者们一般借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结合温室气体排放特点,或者借鉴《ICLEI指南》、《省级指南》等进行研究。郭运功总结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归纳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系数,构建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核算工具,核算上海市1995-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量[20]。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针对下城区属于“能源终端消费区域“的特点,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研究,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基础上,将温室气体直接排放源(汽柴油、天然气)和间接排放源(电力)分为“五源一汇”(工业源、移动源、建筑源、家庭源、其它源、碳汇)核算。杨谨、鞠丽萍、陈彬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核算重庆市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废弃物处置过程、农业过程、畜牧业过程以及湿地过程的CO2、N2O和CH4的排放,编制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1]。袁晓辉、顾朝林结合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ICLEI指南》,编制北京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得出编制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需要大量的精确数据,统计口径与国际通用排放清单不同,仅能在总量和大类上具有可比性[22]。王海鲲、张荣荣等根据《ICLEI指南》,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划分为工业能源、交通能源、居民生活能源、商业能源、工业过程和废物六个单元,并对无锡市的CO2、CH4、N2O三种温室气体,进行了核算[23]。2012年河南省济源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课题组以《省级指南》提供的计算方法、参数因子,以公开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调研数据作补充,估算全市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

总体而言,许多科研院所在积极推进中国城市温室气体编制研究,进行很多尝试性探索,有公开发表的文献,也有灰色文献。研究文献零散、不成体系,编制方法多样,缺乏统一规范的方法。从已有研究来看,较多学者关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CLEI指南》在城市层面的借鉴,也有学者参考《省级指南》进行编制。《省级指南》是以《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为基础,融合中国国家清单编制研究经验,以省级区域温室气体排放为对象进行清单编制,研究和应用体现出中国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要求,其既继承《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又兼顾中国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需要,随着不断推广应用,对中国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作用必将突显。因此,《省级指南》和《ICLEI指南》两个主流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对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 主要方法评价

2.1 两个指南

《省级指南》是2010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所、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中国林科院生态所、中国环科院气候影响中心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结合编制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工作经验,编制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作为应对区域气候变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清单编制可以识别出主要温室气体及其主要排放源,摸清各部门排放现状,预测未来减缓潜力,有助于制定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行动;有利于提高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质量,满足编制省级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或低碳发展规划的决策需要;也是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长期规划的省级层面分解指标的依据,并制定相应的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的重要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科学性,加强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旨在加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制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指导。

《ICLEI指南》开发始于1993年纽约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而产生的城市气候保护运动。城市气候保护是以ICLEI为平台推广宣传城市和地方政府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项目。其中,ICLEI是一个地方政府的国际性组织,于 1990年成立,原名为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于2003年改名为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截止2010年有68个国家1100个地方政府会员。ICLEI为科学引导城市低碳发展,建立城市之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可比性,开发《ICLEI指南》。《ICLEI指南》帮助地方政府正确掌握城市能源使用率和能源结构变化,充分挖掘节能和减排空间;衡量城市在国际、国内城市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和不足,确立今后低碳重点发展方向;摸清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明晰重要的排放源和吸收汇,制定清晰、明确的低碳城市路线图,实现碳减排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MRV);积极开展低碳教育宣传,引导公众提高低碳意识,认识到自身活动对城市温室气体的贡献,有利于培养低碳消费观念。在过去十多年来,《ICLEI指南》帮助很多城市科学地低碳发展,城市气候保护已被确认为地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制定低碳行动的有效工具。

《省级指南》与《ICLEI指南》同为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比较二者异同点,可以为深入研究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提供帮助。主要从理论基础、编制目的、清单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方法体系、部门划分、清单范围、清单原则、清单流程、核算方法、核算工具进行比较,祥见表2。其中,直接排放指由地方政府或社区拥有或运营的直接排放源(例如车辆、发电设备);间接排放指由政府或社区采购的电力、供热和制冷而产生的非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指由政府或社区活动需求而产生但不由政府或社区控制或运营的其它非直接排放(例如外包的废物收集服务)。

通过表2对比来看,《省级指南》和《ICLEI指南》的清单边界都是行政管辖区,均主要统计六种温室气体,按照《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部门划分类别,能源工业、交通、建筑都可归到能源活动,则两个指南部门划分大体一致。由于温室气体排放不易监测,一般采用估算。从清单的边界来看,省域面积较大,与外界能源与物质交流少于城市层面,间接排放较少,同时统计数据也齐备,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编制方法;而城市面积较小,与外界能源与物质有大量交流,间接排放较多,并且城市层面需要大量调研数据,通常采用用自下而上的编制方法。《省级指南》和《ICLEI指南》都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而《ICLEI指南》还考虑其他间接排放,由于数据可得性考虑,一般只统计“直接排放、间接排放”,中国区域供热和制冷很少超出城市地理边界,超出城市地理边界一般是电力,《省级指南》核算包含电力的“间接排放”,实质上与《ICLEI指南》一致;《ICLEI指南》清单原则侧重“关联性”以提供决策依据为原则,《省级指南》关注“可操作性”以编制清单为原则,说明实践应用水平存在差异;《ICLEI指南》清单流程较为规范标准,《省级指南》正处于积累经验,形成规范化、标准化阶段。

表2 《省级指南》与《ICLEI指南》比较Tab.2 Compare provincial guidelines and ICLEI guidelines

2.2 适用性分析

根据以上对比分析,两个指南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需要对它们在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进行适用性分析,以研究在城市层面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省级指南》主要从生产模式考虑清单编制,对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缩小版省的城市,具有较强适用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利于统一规划。《“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已将分解指标下达到省级层面。省级层面需要进行指标再分解。《省级指南》部门划分基本涵盖城市全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范围包括城市绝大部分关键类别。保持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与省级一致,易于省级层面统一规划部署。二是利于考核。《“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体现中国垂直行政管理体系指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目标责任制的行政管理方式。保持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与省级对接,利于考核。三是利于统计监测。国家统计局将在2012年将建立全面反映能源活动、工业生产活动、农业活动、土地使用变化和林业、废料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统计指标体系,设定统一的统计指标,规范统计制度,以逐步建立健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因此,保持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与省级一致,以满足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的统计和监测需要。

《省级指南》在城市层面应用的局限性也有三点:一是省域面积较大,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编制方法。如果通过自下而上实地调研获得调研数据,周期长、成本高;城市虽然面积小,但与外部有大量能源和物质交流,间接排放较多,清单边界不易明晰,虽然调研样本可能少一些,但调研数据获得的难度可能加大,往往需要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二是一些城区的间接排放不仅包括“电力”,也有“供热”、“废弃物处理”等,如杭州市下城区“废弃物处理”都不在城市的行政边界内,但应该记入温室气体清单。《省级指南》间接排放只有“电力”,像“废弃物处理”、供热等不能核算到城市的清单之内。三是省级层面统计制度、统计体系、统计资料等较为健全;而城市层面统计制度、统计体系、统计资料等正在建立,尤其是国家统计局只要求省级行政区统计单位编制,地级市以及同级别行政区没有硬性规定,使得多数地级城市缺乏与温室气体清单关联度很高的年度能源平衡表,还存在能源统计口径不一致等问题,需要更多的实地调研。

相比之下,《ICLEI指南》更多的从消费模式考虑城市清单编制,此方法对于城市建成区更具适用性。一是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必将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中国城市与国外城市互相比较借鉴低碳发展以衡量差距、不足和经验成为有效途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可比是基础。二是《ICLEI指南》清单范围“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包含内容更多、更广,不仅有“电力”、“供热”、“蒸汽”,还有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所有市民活动,核算细致且有针对性,虽然从数据可得性讲,只核算到“直接排放”、“间接排放”,但是主旨体现低碳理念的特点。三是编制方法采用自下而上,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采集数据,精度更高,能够核算出更加贴近城市真实温室气体排放量。

《ICLEI指南》在中国城市层面应用的局限性在于:一是《ICLEI指南》专门为发达国家城市开发,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很高,城市的消费特征明显;而中国城市相当多的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包括农村、乡镇、县级市,就像缩小版的省。对于除了城市的中心区(如北京市东城区、杭州市下城区),《ICLEI指南》在中国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应用,目前阶段尚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二是发达国家城市是自治管理,属于主动减排;中国城市是垂直管理,属于被动减排。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正在自上而下建立,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需要按照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进行。

三是中国城市温室气体相关统计资料分散,统计体系都没有建立,而国外一些城市按照《ICLEI指南》编制了5到10年的温室气体清单,有CACP软件可自动生成清单报告。因此,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难以按发达国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进行统计和计算。

3 结论与展望

目前,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编制方法多样,缺乏规范统一的方法。从已有研究来看,《省级指南》和《ICLEI指南》是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研究参考的重要方法。按照中国垂直行政管理特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应该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保持一致性,同时与国外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具有可比性的定位,结合《省级指南》和《ICLEI指南》在中国城市层面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未来可以从五个领域展开重点研究。首先,研究两种编制方法的相互转化性,无论城市清单编制从哪个指南入手,都可实现不同行政区域的一致性和国际、国内城市之间的可比性。其次,在方法体系方面,研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互相验证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研究逐步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有效途径。第三,在清单范围方面,统筹分析直接排放、间接排放,根据其他间接排放包含内容及数据可得性,研究在城市内部之间,以及城市与外部之间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的界定规范和标准。第四,在统计数据方面,统计数据主要分为温室气体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研究城市层面统计数据来源,建立本地排放因子,规范活动水平数据获取流程和方式,研究统计数据的标准规范。第五,在不确定性分析方面,研究加强温室气体核算中数据搜集、整理、处理的规范化,统一核算方法,标准化清单报告,严格进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研究不确定性产生原因和减少不确定性方法。

References)

[1]IPCC.199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M].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1996.

[2]IPCC.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M].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06.

[3]UNFCCC.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Data[EB/OL],2009,http://unfccc.int/ghg_data/ghg_data_unfccc/items/4146.php.

[4]ICLEI.International Local Government GHG Emissions Analysis Protocol Version 1.0[M].ICLEI,2009.

[5]ICLEI.Local Government Operations Protocol for the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ventories[R],2008.

[6]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USA,the Community Protocol SteeringCommittee.Community-scaleGHG Emissions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Protocol DRAFT Protocol Framework for Public Comment[M].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2011

[7]ICLEI.ICLEI Climate Program[EB/OL].2012,http://www.iclei.org/index.php?id=800.

[8]GRIP.The Greenhouse Gas Regional Inventory Protocol[EB/OL].2012,http://www.getagriponemissions.com/history.html

[9]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编写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0.[WritingGroup oftheProvincialGreenhouseGas Inventories.The Provinci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M],2010.]

[10]WRI/WBCSD(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A CorporateAccountingandReportingStandard:RevisedEdition[M].WRI/WBCSD,2009 -5 -15.www.ghgprotocol.org.

[11]ISO.ISO 14064:2006[EB/OL].[2009-06-26]http://www.iso.org.

[12]陈红敏.国际碳核算体系发展及其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111 -116.[Chen Hongmin.Evalu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arbon Accounting System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 and Environment,2011,21(9):111 -116.]

[13]姚婷婷,陈泽勇.碳中和国际标准解析[J].电子质量,2011,(1):59-61.[Yao Tingting,Chen Zeyong.The Explan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boutCarbon Neutral[J].Electronics Quality,2011,(1):59 -61.]

[14]陈操操,刘春兰,田刚,等.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2010,31(11):2780 -2787.[Chen Caocao,Liu Chunlan,Tian Gang,et al.Progress in Research of Urba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ventory[J].Environmental Science,2010,31(11):2780 -2787.]

[15]蔡博峰.城市温室气体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1):23-28.[Cai Bofeng.A Study on Cit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ventory[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1):23 -28.]

[16]蔡博峰.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21-27.[Cai Bofeng.Research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ventory in the Cities of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 and Environment,2012,22(1):21 -27.]

[17]顾朝林,袁晓辉.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方法概述[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24(1):1-4.[Gu Chaolin,Yuan Xiaohui.Urban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and Methodsin China[J].Urban Environment& Urban Ecology,2011,24(1):1 -4.]

[18]叶祖达.国外城市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对我国城乡规划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11):22 -30.[Stanley C T YIP.Study on the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of Different Cities and Reg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Urban Rural Planning[J].Modern Urban Research,2011,(11):22 -30.]

[19]丛建辉,刘学敏,王沁.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学、模式与国内研究进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2,(31):35 -46.[Cong Jianhui,Liu Xuemin ,Wang Qin.Municipal GHGs Inventory:Methodology ,Method and Domestic Research Progress[J].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2,(31):35 -46.]

[20]郭运功.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Guo Yungong.The Analysis on Calc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Mega-cities:A Case Study of Shanghai[D].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9.]

[21]杨谨,鞠丽萍,陈彬.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与核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63-69.[Yang Jin,Ju Liping,Chen Bin.Greenhouse GasInventory and Emission Accounting of Chongqing[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 and Environment,2012,22(3):63 -69.]

[22]袁晓辉,顾朝林.北京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基础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24(1):5 -8.[Yuan Xiaohui,Gu Chaolin.Urban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and Methods in Beijing[J].Urban Environment&Urban Ecology,2011,24(1):5 -8.]

[23]王海鲲,张荣荣,毕军.中国城市碳排放核算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6):1029 -1038.[Wang Haikun,Zhang Rongrong,Bi Jun.Arbon Accounting for Chinese Cities:A case of Wuxi City[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1,31(6):1029 -1038.]

猜你喜欢

温室指南核算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