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以X市X村为例
2013-05-16刘瑶
刘 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迫在眉睫,而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处理好农民的土地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土地制度是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在当时确实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制度已不能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还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而,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是当前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农村土地流转管理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背景是:(1)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转换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工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农业产业比重逐渐减少,不断的流向工业、服务业等产业,使大批的农民逐渐走向城市,同时将原来的土地转包给其他人,从而发生了土地流转的现象。(2)城市吸纳外来务工人员能力提高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2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这表明我国已有大量农民向城镇迁移、定居,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尤为显著。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农村土地流转的现象将会更加普遍。(3)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现阶段,我国农村主要采取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大大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使农民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受到限制。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农民需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土地流转的现象就产生了。
二、X市X村农民所持土地的现状
X市X村地处X市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四面环山,总共由7个小组组成。该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X镇集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农村之一。到2012年为止,X村204户共有人口683口,1400亩种植土地。
1.农村土地产权现状
表1 X村土地类别及数量表 计量单位:亩
表2 X村人口统计表
根据X市X村的用地实际情况,主要是以农用地为主,另外还有宅基地、农村集体公益事业用地,但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其土地的产权归集体所有。由X土地承包的台账可以看出,X村土地资源是以户为单位登记,根据每人1.51亩的土地进行分配,且使用情况均是正常使用。
表3 X村土地承包台帐表(部分)
2.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X市X村只有极少部分土地使用权流转,其中转包12.6亩、转让 100.4亩、租赁 121.89亩,合计234.89亩。X市X村积极打造农业样板集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是千亩重点在X镇中片和西片发展,采取地埂节约型、高产密集型、连片规模型、经济围山型、见缝插绿型模式,使得桃林具有一定的规模,初步形成了“三十华里三条线、核桃种植连成片”的规模。二是在X村建设500亩苗木花卉基地,通过整合区域内现有种植户,科学规划、连片发展,提质量、上规模,形成市场优势,建成长治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三是建设500亩有机蔬菜基地。具体要建设300亩的大田蔬菜和200亩的设施蔬菜基地。根据其要求,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种粮49.04亩、种植蔬菜200亩、种植花卉400亩、其他125.79亩。
3.农村土地的征用程度现状
由于X市X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X市大部分地区的自来水都是由其提供,为了确保自来水源不被污染,该村被禁止建设任何对水源有污染的企业,主要以绿色环保开发旅游业为主。因而,被征用的土地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且主要用途是为了扩建公路。从2008年至2012年,5年时间里,X村共有5亩农地被征用为修建公路。
三、X市X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鼓励以及农民对外出打工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X市一些文化程度较高、年青体壮、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纷纷外出打工。2012年,X村全家外出打工人员的数据如表4所示。农村在外打工的人员主要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工作,例如:在建筑工地打工,在煤矿打工,在城市做清洁工等等。
资料显示,X市X村实行土地流转制度是西北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料显示,X市X村实行土地流转制度是x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流转使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其村的土地流转尚在探索阶段,流转形式也是在摸索中前进,没有统一的制度规范,但土地流转使其村农民收入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使其村农业增效。
表4 X村多年在外打工的户数及人数
1.目前X市X村土地流转程序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农民都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自发的进行土地流转,农民之间只有口头约定,没有具体的书面协议;二是土地流转没有具体的程序,流转的过程各种各样,没有一个规范的流程,甚至有些过程与现行的法律相悖;三是大部分的农民转包自己的土地没有到土地流转服务站进行登记、备案。X村村民甲,男性,75岁,一家5口人,共有土地3.7亩。由于儿子、儿媳都在外面上班,家里就他一个老人,年老体弱,就把家里的3亩地转给小女儿2亩,另外一部分转包给了一小组组长。在村民甲流转土地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书面合同,更不可能到相关部门登记备案,只有亲戚、熟人间的口头约定。
2.部分农民对土地的眷恋难以改变,使土地流转困难
在广大农民的心中,土地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认为土地是不可或缺,这种想法使得土地流转的遇到困难。这部分农民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种植自己的土地,使部分土地荒芜,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愿丢掉自己的土地,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3.需要土地流转农民比较多,但规模比较小
X市X村大部分人都进城务工、经商去了,家里只留下了老人,大多数农户都是以自发的形式自己进行转让,流转土地的形式比较单一、规模比较小,通过这种方式没有办法真正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村民甲就是X村留守老人中典型的例子,在x村像村民甲这样的留守老人还有36户。这些年来,X村的幼儿园、小学师资力量越来越差,孩子的上学成了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好多妇女就带着孩子外出上学,并在孩子学校附近打工,这样既赚了钱养家,也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至2012年,X村80%的有适龄上学儿童的妇女都这种形式外出打工去了。
4.X市X村村干部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X村的一部分村干部对土地流转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土地的使用权既然承包给了农民,那么就是农民自己的土地自己说了算,土地流转不流转与干部没关系;有的则认为自己只要宣传了土地流转的相关知识,至于农民怎么做与自己无关,村干部起不了好的带头作用。
5.X市X村没有形成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
X市X村的土地流转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发组织起来的,一般都是转包给熟人,没有任何计划,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进行长远的考虑,没有形成土地流转的一系列规范、有效、合理的程序,没有以竞争为目的在市场中进行竞争。
四、对策、建议
1.规范、完善X市X村土地流转过程。稳定农民和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同时促进土地流转。在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归农民的政策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农民对土地实行转让,转让要符合相应的规章、制度,而非私下的口头协议,并需要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村干部要引进一些扶持政策使得土地经营规模化,对那些承包土地的种植能手村干部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要适当的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制定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特别是流转过程中的一系列程序,比如土地流转过程中要签订相关的合同,并且要去相关主管机构登记、备案,并给承包土地的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其进行保护,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对土地流转规范化。以周边一些发展较好的村镇为例,鼓励农民走出去,从而使得土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的流转起来。
2.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X村村自治组织要以会议、培训、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通过广播等媒体做好舆论宣传;村干部对农民的说服工作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家家访问、谈心等方式进行;宣传土地流转有关典型的人、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切实的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带给了人们实惠。
3.土地流转要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形式。由于各个农民的情况不同,土地流转的形式也各不一样,因此要在现有流转方式的基础之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灵活多样的流转形式。
4.提高X市X村村干部和农民的认识。首先,要让村干部了解到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从而自觉主动的了解土地流转的相关资料,认识到土地流转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其次,村干部要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也了解到土地流转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再次,通过村干部的努力,最终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好处。
5.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第一,在X市X村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点,民主选出一个村干部担任信息员,信息员负责农民的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监督签订合同的双方是否按照合同履行合约;同时负责把本村的土地流转信息以及相关的资料汇总起来交到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网站,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促进土地流转的有序发展。第二,必须严格合同管理。村干部要拟定一份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合同中要包括流转的方式、用途、时限、数量、费用、付费方式及时间、土地流转的类型、面积及质量等几个方面,签订合同的双方需按照合同严格执行。双方签订合同后需向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后合同方可生效。统一土地转让合同审核程序,做好记录登记,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中介合同纠纷,维护合同的严重性。第三,不断提高村干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办理相关手续的服务质量,村里给种植能手提供一些有关市场销售的信息,及时帮助种植能手解决一些种植中的困难,特别是在技术方面。
[1]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文红霞.农村土地流转的产权经济学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4).
[3]朱启臻.农业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杨涛.王鹏亚.农村耕地抛荒与土地流转问题的理论探究[J].调研世界,2003,(2).
[5]何京蓉.李炯光.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分析[J].经济问题探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