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幼林地五节芒防除试验
2013-05-16郁庆君高大海高浩杰贺位忠高智慧张晓勉
郁庆君,高大海,高浩杰,贺位忠,鲁 专,高智慧,张晓勉,王 泳
(1. 浙江省岱山县林业工作站,浙江 岱山 316200;2. 浙江省舟山市林业工作站,浙江 定海 316021;3. 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4.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湿地松幼林地五节芒防除试验
郁庆君1,高大海2,高浩杰1,贺位忠2,鲁 专2,高智慧3,张晓勉4,王 泳4
(1. 浙江省岱山县林业工作站,浙江 岱山 316200;2. 浙江省舟山市林业工作站,浙江 定海 316021;3. 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4.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采用人工挖除根系、机械割除与喷洒飞达红1:500浓度、机械割除与喷洒飞达红1:375浓度、机械割除与喷洒飞达红(1:375)+10%甲磺隆可湿性粉剂(1:3 000)4种处理对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进行防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挖根清除五节芒防除效果达 100%,而使用机械割除与化学除草剂防除五节芒的有效率均达91%以上,同时比人工挖根清除成本降低29.8% ~ 41.4%;草甘膦和甲磺隆混合使用防除五节芒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草甘膦防治。综合来看,机械割除五节芒地上部分后,定期喷洒溶度为1:375的草甘膦可以环保、经济、有效地防治五节芒。
五节芒;除草剂;湿地松幼林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是一种多年生的恶性杂草,分布极其广泛,在山坡上、道路旁及开阔地带成群滋长,繁殖迅速[1~2]。它是林木生长的大敌,严重危害幼树生长[3]。目前,在舟山群岛的疏林地、新造幼林地,五节芒仍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五节芒的综合防治对于荒山绿化、提高林分质量和维护海岛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人工挖除五节芒虽有一定的除草效果,但劳动强度大,除草不彻底,效益低,还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有机质损失,不利于幼林生长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为此,我们采用机械割除与喷洒除草剂相结合的措施,对海岛林业有害生物五节芒进行了除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畚斗岙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幼林地(122°13′ E,30°14′ N),年降水量1 070 mm,年蒸发量1 635 mm,年均温16.2℃,年极端最高温度39.1℃,极端最低温度-7.9℃,年平均相对湿度78%,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属粗骨土,pH6.8。在幼林地内自然生长的五节芒,高达1.5 ~ 2.5 m,呈簇生状,覆盖率达90%以上。林内还有阔叶杂草、小灌木、其它禾本科杂草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设计
选择立地条件相同的地块设立3个试验样地(40 m×20 m);每块样地内按“田”字形均分为4个试验小区(20 m×10 m)。试验设置4种防治处理,分别为人工挖除根系(简称“挖根”)、机械割除与喷洒飞达红(88.8%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1:500的浓度(简称“配制A”)、机械割除与喷洒飞达红1:375的浓度(简称“配制B”)、机械割除与喷洒飞达红(1:375)+10%甲磺隆可湿性粉剂(1:3000)(简称“配制C”)。每块试验地内随机安排4种处理。
2010年12月用割灌机机械全部割除五节芒的地上部分。2011年3月初将挖根处理小区内的五节芒根系全部清除。在机械割除与药剂喷洒相结合的试验小块中,于2011年4月下旬待五节芒新叶萌发至30 ~ 40 cm高时,根据试验小区不同的除草剂配制浓度进行第1次喷洒。配制A、配制B、配制C均为150背包/hm2,因特别粗大的五节芒不适用机械割除,酌情采用人工砍割为补充。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药剂,雾滴细、喷雾匀,以药液喷透嫩叶、不下滴为准。
2.2 试验观测
2011年5月下旬,全面调查试验区内五节芒的生长情况,对五节芒枯死率在90%以下的试验小区,第2次喷洒相同配制的药剂(配制A喷洒120背包/hm2、配制B喷洒90背包/hm2、配制C喷洒75背包/hm2)。2011年6月下旬,对五节芒枯死率仍在90%以下的试验小区,第3次喷洒相同配制的药剂(配制A喷洒75背包/hm2、配制B喷洒15背包/hm2)。2011年7月中旬对所有试验小区内五节芒枯死率进行全面调查。试验期内,全程记载用工量、用药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防除措施成效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五节芒挖根处理防治效果最佳,五节芒的枯死率达100%。在化学方法中,经2次喷洒药剂,配制C处理后五节芒的平均枯死率达96%,远高于配制B的87%和配制A的53%;经3次喷洒药剂,配制B五节芒的平均枯死率为98%,配制A五节芒的平均枯死率为91%。
表1 4种防除处理五节芒枯死率Table 1 Death rate after four treatments %
由此可见:人工挖除根系以及采用化学方法清除五节芒都能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单从防治效果看,挖根处理防治效果最佳。在化学方法中,草甘膦浓度的不同以及所混合使用除草剂种类的不同,对防治五节芒产生的效果不同;草甘膦和甲磺隆混合使用治除五节芒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草甘膦防治,配制浓度为1:375的飞红达(配制B)防治效果好于浓度为1:500的处理(配制A)。
3.2 不同防除措施成本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人工挖除五节芒平均投入23 400元/hm2。使用化学除草剂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配制A、配制B和配制C的除治总费用分别为16 428、14 397和13 705元/hm2,仅为人工挖除成本的70.2%、61.5%和58.6%。单从成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配制C平均综合除治费用最低、最为经济,配制A平均综合除治费用最高,配制B平均综合除治费用居中。
表2 4种防除处理成本比较Table 2 Costs of four treatment元/hm2
3.3 不同防除措施综合效益分析
以人工挖除五节芒的平均综合治除费用23 400元/hm2和五节芒的平均枯死率100%为基准,分析3种化学方法平均综合治除费用和治除后五节芒的平均枯死率占人工挖根方法的比例。
从表3可以看出,4种处理方法中,配制C使用人工挖根58.6%的费用可以实现人工挖根96%的效果,是4种方法中综合效益最好,但配制C使用的甲磺隆有残效性和药害性,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因此不能进行推广。配置B和配制A在3次喷药后效果差别明显,配置B使用人工挖根61.5%的费用可以实现人工挖根98%的效果,配置A使用人工挖根70.2%的费用实现人工挖根91%的效果。
表3 综合效益分析Table 3 Integrated benefit of four treaments
综合可以看出,在4种处理方法中,人工挖根法治除效果最好,但综合费用太高,不宜大面积推广;配制C在化学方法中综合效益最好,但使用的甲磺隆有残效性和药害性,不能进行推广;最后剩余的配置B和配置A中,配置B费用适中,效果较好,是一种环保、经济、有效的防治五节芒方案。
4 经济与社会效益
4.1 经济效益
化学方法比人工方法经济高效。在湿地松幼林地采用人工挖根去除五节芒,按每年除草1次计算,平均的投入为23 400元/hm2。化学除草剂配制A、配制B和配制C每年分别以3次、3次、2次计算,五节芒枯死率分别可以达到91%、98%、96%的效果,3种方法平均治除总费用分别为16 428、14 397和13 705元/hm2,仅为人工挖除成本的70.2%、61.5%和58.6%。另外,化学除草优于人工除草,主要是它不伤幼树根、苗,同时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能根除林地间人工除草难以防除的多年生宿根性杂草[3~4]。
4.2 生态效益
化学除草能使多年生深根性杂草一次性连根灭除,而且还能较长时间控制封闭杂草的萌发和生长。根据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观点,幼林生长应有适当伴生杂灌及1年生良性杂草与幼树共生群体。幼林地无草,易产生地表径流,有机质无来源(人工外加困难)。通过幼林化学除莠后加上一些技术措施,使幼林原来的恶性杂草被1年生良性杂草所代替,并保持一定数量杂灌,可防止水分大幅度蒸发,保持土壤肥力,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幼树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3~7]。
5 小结
通过比较传统挖根清除和使用除草剂来防除五节芒发现,人工挖除根系以及采用化学方法清除五节芒都能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五节芒的有效率可达 91%以上,同时比人工挖根清除降低成本29.8% ~ 41.4%;草甘膦和甲磺隆混合使用防除五节芒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草甘膦防治;适宜的草甘膦配制浓度对于防除五节芒非常关键。综合成本和环保因素,机械割除五节芒地上部分后,定期喷洒溶度为1:375的草甘膦可以有效防除五节芒。由于3种处理喷施量各有不同,后期实验要继续加强农药喷施量的对比验证。
[1] 周婧,李巧云,肖亮,等. 芒和五节芒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 植物生态学报,2012,36(6):504-510.
[2] 萧运峰,王锐,高洁. 五节芒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四川草原,1995(1):25-29.
[3] 李彩云. 茶树、果树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24(1):49-51.
[4] 蔡劲松. 乳源木莲幼林中恶性杂草的化学防除试验[J]. 武夷科学,2008,24(24):131-134.
[5] 苏宗万. 油茶幼林中恶性杂草的化学防除试验. 山东林业科技,2007,172(5):70-72.
[6]周建群,覃桂聪,刘宏东,等. 草舒对五节芒和芦苇的除草效果初报[J].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3):51-52.
[7]程良绥. 杉木、马尾松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J]. 防护林科技,2005(5):24-29.
Experiment on Control of Miscanthus floridulu in Young Pinus elliottii Plantation
YU Qing-jun1,GAO Da-hai2,GAO Hao-jie1,HE Wei-zhong2,LU Zhuan2,GAO Zhi-hui3,ZHANG Xiao-mian4,WANG Yong4
(1. Daishan Forestry Station of Zhejiang, Daishan 316200, China; 2. Zhoushan Forestry Station of Zhejiang, Dinghai 316021, China; 3. Zhejiang Forestry Extension Station, Hangzhou 310020, China; 4. Zhejiang Forestry Academy, Hangzhou 310023, China)
Four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conducted to remove Miscanthus floridulu in young Pinus elliottii plantation in Daishan,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removal roots by labor of M. floridulu reached 100%. Chemical herbicides+removal aboveground by brush cutter had control effect of 91%, but the cost reduced by 29.8%-41.4% compared with labor removal. Application of glyphosate and metsulfuron-methyl had better effect than that of glyphosate. The experiments resulted that regular spraying glyphosate (1:375) after removal aboveground by brush cutter had better effect with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iscanthus floridulu; herbicide; young Pinus elliottii plantation
S765
B
1001-3776(2013)06-0077-04
2013-06-26;
2013-09-21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2010TS007);浙江省林业厅林业科技推广项目“3S”技术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推广示范(2010B07);浙江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2F30020)
郁庆君(1962-),男,浙江鄞州人,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