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汉对比角度谈《兰亭集序》的翻译

2013-05-14杨惠婷

卷宗 2013年11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

摘 要:本文从英汉对比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笔者在翻译《兰亭集序》过程中运用的译法及原因。笔者详细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并着重分析了“形合与意合”,“聚集与流散”的句法差异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英汉差异;形合;意合;聚集;流散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和《禊贴》,是王羲之为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所成的诗集作的序文,文章主要记述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内心感慨。全文朴实清新,不事雕饰,语言用词古雅,清新流畅。作为我国古代散文的一枝奇葩,对《兰亭集序》进行翻译并将其译介到国外也就成为译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林语堂、

谢百魁、罗经国等翻译家都对《兰亭集序》进行了翻译。

根据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翻译的第一要旨就是“信”,即译文在内容上要忠于原文。此外,在语体风格、情态色彩等方面也要尽量忠于原文。因此,在翻译《兰亭集序》的时候,笔者也是以此要旨为主要标准,尽量全面准确地探究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思维逻辑,并以双语转换的各种技巧对译文进行调整、补充,力求使译文能够精确地反映原文意义,同时,也注意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至于“达”和“雅”,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只能尽自己所能对译文进行修饰推敲,并不敢妄言能够达到这两条标准。下面笔者就将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几个特点对比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自己对《兰亭集序》翻译的几点体悟。

1 意合与形合在《兰亭集序》翻译中的体现

1.1 理论概述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来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句子的形式注重完整的句子结构,以形显意。因此,英语造句主要采用行合法。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链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含义造句注重隐性连贯,与英语相比,更加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因此,汉语造句更重意合,主要采用意合法。《兰亭集序》是典型的古汉语行文,属于意合。因此在《兰亭集序》的英译过程中,必须采用形合法。对于具体句子的翻译,笔者首先要进行逻辑分析、语法分析和文化意象分析,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翻译。

1.2 原文中对偶句的翻译。

在《兰亭集序》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偶,对照句,这些句式词句整齐、匀称,往往不用关联词;将其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要注意形合,借助各种连接手段来表达。如原文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句,笔者译为Looking up to see the infinity of the universe, and down to see the prosperity of things on earth. “仰观” 和“俯察”相对照,因此在翻译中,笔者用了两个表示方向的介词 “up” 和“down”;同时,原句中“宇宙之大”和“品类之盛”是比较明显的并列关系,因此,笔者在英译的过程中添加了“and”这一连词来表达并列关系。再如原文中“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也是一个较明显的对偶句。但这个句子不同之处在于原文中使用了“或”这一虚词,其功能类似于英语中的连接词,但又不完全一样。对于这样的一个句子,由于古汉语单音节词非常多,虽然原文寥寥数字,其内涵却非常丰富,笔者在翻译的时候为保持原文意思不变,也尽量采用了与原文类似的结构,笔者译为“some sit and talk about their ambitions in the intimacy of a room, and some, occupied by what they loved, travel around and live indulgently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1.3 四字格的翻译

汉语中的四字格是经过长期锤炼而成的,是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语库里的一块瑰宝,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了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四字格一般都有言简意赅,整齐匀称,形象生动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汉语偏重意合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是要尽量先理解原文,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如,原文中开篇就可见四字格结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此句连用言简意赅,仅用十二个字便清楚的交代了本文的时间,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烈,翻译时要劲量符合原意和原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因此,笔者将前两个四字格单独译出,第三个“暮春之初”后置到后一句中,这样译文不会显得太过拖沓。译为“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nd also the Guichou Year of the sixty-year cycle. We hold a meeting in late spring at Lanting in Shanying County of Kuaiji.” 形合角度看,此译文结构完整,也体现了原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又如,“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仅八个字,描述出了当日晚春三月的天气情况,但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和形式,常常借助连接手段,因此笔者将此句译为“It is a clear day with soothing mild breeze.” 其中运用英语中的形式主语 “it”来表示天气,使句子的结构更加完整,也更加符合英语中对于天气表达的一贯用法。

2 从聚集与流散看《兰亭集序》翻译

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语不可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核心,两者协调一致,聚集各种关系网络。这是由逻辑思维方式特点决定的。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具有理性、分析性、实证性等特征。因此,英语句主次分明,层次清楚,严密规范,句式呈“聚集型”。汉语句主谓结构松散。主语形式多样,可用名词、动词、形容词,而且可有可无,还可变换或隐含。谓语也复杂多样,可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可用一个动词或几个,可是一个单词,也可是多个词组,甚或没有。这是由整体性思维方式特点决定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实践经验,整体思考,借助直觉体悟,从整体上模糊地、直接地把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汉语句不受形态约束,没有主谓形式一致,句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句式呈现“流散型”。

文言文,具有丰富情感与意象、词语高度凝练的特质,在保证逻辑关系的前提下,也竭力摆脱着语法的限制,运用汉字句法和词汇上的自由,让其句式呈现灵活多样,词汇灵活多用的情形,以备其意象表达所需。《兰亭集序》正是这类问题的典范,文中出现大量不拘泥于主谓兼备的规则句型,就如:无主语省略句、连动句、倒装句、名词连用法等。相比而言,英语更重视语言形式与功能的不断完善,并认为表达任何思想必须借助清晰合理的词形和语法。因此,利用主谓一致规则、语言形式标记以及词的屈折变化等形式方式表达英语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修禊事也。”,这句汉语没有主语,而译文“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and also the Guichou Year of the sixty-year cycle. We hold a meeting in late spring at Lanting in Shanying County of Kuaiji.”,以 “it, we”两个代词作主语。像这种无主句在文中比比皆是,在翻译中都可用逻辑主语做补充。再如“引以为流觞曲水”这一句省掉了主语和介词宾语,即,“(我们/群贤)引(之)为流觞曲水。在翻译时,译者遵从英语注重句子结构完整的原则,将省略的部分尽量补充完整,从而使句子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一致,故此句译为 “People used the winding brook for passing the floating cups and sat in order along its banks” 将主语补充为“people”,“引”译为“use” , 同时在 “use”后补充出“之”所指代的“the winding brook”,这样一来,句子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

在《兰亭集序》的翻译之中,笔者体会到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达到严复先生“信,达,雅”的标准对于初学者来讲的确不是容易之事,但在翻译时,尤其是针对文言文的翻译,从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体会作者的意图是做好翻译的首要任务,同时,还要了解中英文各自的语言特点,遵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对这两种思维进行合理转换,最终达到“言能尽意、文能达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方婵.从形合与意合谈《兰亭集序》的翻译[J]. 文学教育,2011年03月.

[2] 杨威.从英汉对比角度谈《兰亭集序》中的四字结构的翻译. 剑南文学,2012年.

[3] 刘嫣.浅析英汉思维模式与翻译——看林语堂《兰亭集序》之思考[J].大众文艺,2010年.

作者简介

杨惠婷,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英语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
我们一起喜欢现在吧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浅谈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的审美教育
《兰亭集序》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探微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ТРИ ШЕДЕВРа
感生命之重,叹人生有限——解读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现的“乐极而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