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浅析
2013-05-14王凤来
摘 要: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否独自承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负荷,可通过在平时训练中刻意调动其积极性,并加强基本功练习,熟练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训练;并改善积极、认真的训练态度,增强自信心,通过教育、心理辅导各种手段,使运动员能够正确的评估自身水平,并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再盲目自大,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比赛、训练,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散打运动员;心理活动;训练方法
散打运动是一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运动,它表现在技法、智能和胆勇上的对抗,是以直接追求攻防最佳效果为目的的对抗运动。身体接触性强、危险性大,从而对练习散打的运动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着技术水平的发挥,在平常的散打训练、比赛中常常看到或听到某些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都很高的情况下,由于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出现了动作变形等情况而惨败于比自己差的运动员,令人惋惜。所以,在训练方面,应该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借鉴一些好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以使其提高应付实战的能力。在日常散打训练和比赛中除注重运动员技能素质、身体素质的训练外,还应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一些科目和内容来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散打训练的始终,使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散打运动水平。而且通过对散打队员的观察、试验和调查,结果证明有心理训练的运动员无论在实战精神面貌方面、抗击打能力、训练比赛等方面都比无心理训练的队员要好,充分证明了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1 散打的特点、心理基本素质及心理活动气质表情
1.1身体对抗、变化迅速
散打是一对一且直接追求攻防最佳效果的激烈对抗,是一个开放性运动项目。对抗攻防技术要求运动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适应实战和比赛要求,所以运动员的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比赛是双方在同一时间、一定空间内展开的。运动员必须根据自身和对手的态势决定比赛的战术、战略。因此,要求运动员在攻守迅速转换、情况随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独立地积极思维并付诸于战术行动。
1.2 保持距离、攻防有序
为了达到最佳的攻防效果,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估计距离和空间判断能力。“远踢”、“近打”、“贴身摔”必须建立在对距离正确估计的基础上,适宜的距离是攻击对手,保护自己最有利的条件之一。若没有精确的距离感,则盲动多,徒耗体力,而且当动作落空收回时,恰好为对方反击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必须要求运动员要有克服困难、坚韧不拔、克敌制胜的坚强意志。
1.3心理基本素质
散打运动员除身体素质以外,还应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注意力;攻击意识强;顽强的意志和自信心;灵活应变的能力:始终平稳的心态;敏捷的思维;灵敏的反应;精确的距离感和空间判断能力。
1.4 心理活动气质表情
在心理学上,气质为人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情绪反映的快慢、强弱,动作的灵敏和迟钝等方面。巴甫洛夫认为气质是高经神经活动中在人和动物的行为中的表现,并提出活泼型、安静型、文弱型、兴奋型作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分别相当于当今推崇的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有的专家还指出,纯粹的类型极少,一般都是混合型。当今散打对抗中的气质问题仍未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散打对抗对人的气质要求不是一般的混合气质,它应该是用一种特殊的气质类型支配人的行为,我们将这种气质称为散打对抗气质。该气质在散打对抗中表现为情绪积极沉着,对全局有控制欲望(体力、时间、局势);能够适时冷静处理而不失控;对技术的使用不受干扰,条理清晰,可稳中求胜。因此,对于参加散打对抗的运动员,培养这种散打气质是必备的基础条件。
2 比赛和训练中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对策
2.1过分紧张型及对策
散打是个人独立作战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独立承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负荷。经调查和观察发现,约 40% 的散打运动员属于过分紧张型,其综合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失调,技术表现不连贯,记记力减弱等。另外,平时训练与队员配合练习时防守意识减弱。此类型一般是新手或者是实战经验缺乏和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才会有的的体现。对策:平时训练中多进行实战和模拟实战练习使其适应训练所承受的心理负荷;有意识的对该类运动员加强抗击打训练,使其适应生理上的负荷。
2.2 冷漠状态型及对策
这种状态的运动员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动作迟缓,缺乏信心,体力不支,热身活动不积极,组合动作不连贯,有短时间反应迟钝,比赛中一味防守,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对比赛认识不明确、运动疲劳、伤病未痊愈等因素所致。对策:对于这类型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教练员多给予表扬,树立其信心;加强对基本功的练习,熟练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对散打运动的热情。
2.3 高估自己型及对策
处于此种状态的运动员往往喜形于色,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对有利的因素考虑较多,而对比赛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 一般取得连场胜利的运动员易出现这种心理状态。对策:教练员应该及时的对这种状态的运动员进行批评教育,让其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平时训练应注意培养其“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和全面的思维能力及观察能力。
2.4 焦虑状态型及对策
焦虑状态在不同运动项目中都有反映,但此状态在散打项目中往往表现在优秀运动员身上。他们常常背上害怕失败的包袱,总是担心万一失败会影响自己声誉和前途,加上外界的高期望值,所以比赛、训练顾虑重重,心神不定,情绪烦躁,精神疲惫,对教练员意图不能完全领会。对策:焦虑状态是优秀运动员的通病,平时训练、比赛中一直处于上风,所以害怕、接受不了失败,一旦失败了很可能会一蹶不振,对自己失去信心。教练员要让其懂得“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输有赢才正常,使其放正自己的心态,能够使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2.5心理训练的具体类型、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很多。如:中止思维法、内心演练法、排尿调节法、呼吸调节法、呼吸调控法、模拟训练法等。通常采用最多的是一般心理训练法,它是一个长期的心理教育过程,对散打运动员的成才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将它贯穿在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的全过程。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乃至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都应将心理训练与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的具体内容和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起来,使之贯穿整个运动生涯。
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对散打运动的兴趣;改善运动员的各种感知觉过程,形成和完善对该项运动具有重要意义的专门感知觉能力; 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品质,以便在竞赛条件下能形成各种迅速而准确的定向;完善运动员的思维、想象能力以及快速、准确、灵活的操作能力和运动表象能力;不断完善散打运动所需要的情绪、意志特征,尤其是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果敢、顽强、镇定的意志品质;熟练掌握并运用自我心理调整的策略、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改善运动员的注意力及导致注意力分散而影响水平的发挥的因素,保证比赛获胜的概率。从注意分散到集中,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加强稳定性,提高抗干扰能力,为取得优异成绩起到积极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丽娟.中国武术散打未进入2008奥运会的反思[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4):26—35.
[2]黄帝全,黄森.克服散打实战教学中学生的焦虑心理的研究[J]. 广州体育院学报, 2004,(3):58—63.
[4]杜建军,李静华.对中小学引入武术散打运动的探讨仁[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3):48—56
作者简介
王凤来(1965—),女,西安航空学院体育教研室 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