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系2011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2013-05-14朱晓飞金丽芬
朱晓飞 金丽芬
摘 要: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多年来认真做好对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采用问卷、回访形式显示我系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与能力等四个方面得到了较高评价,为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毕业生;跟踪调查;综合素质;能力
一、引言
从对2011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社会的用人要求,为在校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当代社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以及应如何尽快与社会需求接轨提供实践依据,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目标更明确,态度更端正。同时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职业规划、岗位定位,并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一名“准职业工作者”看待,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其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我系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我系毕业生就业后情况,为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调整提供依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
二、研究方法
(一) 调查对象
口腔系2011届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的人事主管部门及单位领导 ,这些单位有医院、外资及私营企业等,毕业生共 129人。
(二)调查方法
1、抽样调查法
2、主要调查方法
(1)问卷法;(2)访问法;(3)座谈法;(4)电话访谈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对我系学生的评价
在对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中,调查组共发出学生个体70个,目前回收的有效学生个体56个,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较好,他们普遍反映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充分肯定我们学生的“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分别占89%和86%。对学习能力这一项中“中”的比重大于“好”的比重,结合就业跟踪调查表(二)中的相关内容,我们得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从座谈会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分析,用人单位普遍反映:
1、专业思想稳定,热爱本职工作;
2、工作积极且勤学好问,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3、毕业生工作扎实,态度端正,综合素质较高;
4、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在知识面、专业技能的全面掌握、创新能力方面还应加大培养力度。希望我系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使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不断适应新环境新技术的挑战。
另外,有部分用人单位对我系在学生的就业观念、竞争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提出了改进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别同学眼高手低,尤其在前三年对薪资待遇要求较高,跳槽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合资和私有企业,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希望我系在校期间能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2、个别毕业生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批评,经不起挫折。用人单位希望我系加强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教育,抗挫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3、有的同学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埋头干活、对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技能关注较少。建议在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生存竞争意识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
(二)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
在对129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调查组收回有效问卷95份,统计结果如表2:
从上述统计可看出:接受调查的毕业生认为我系的总体教学工作水平为B级——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96%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生的学习秩序和自我管理为优良;近84%的毕业生认为我院的师资队伍状况、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教学管理制度、院系管理人员素质为优良;75.7%左右的毕业生认为我院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法为一般水平。
三年的大学生活,毕业生们对母校有着较深的了解,他们一致认为校园里幽雅的学习环境,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严谨求实的学习风气,都是他们走向工作单位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对我系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表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师只教会学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对事物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认识不深,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映到工作上就是学生只能或只会“做事”,而没有创新能力。毕业生们认为学校应注重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就业后就可以不管专业对不对口,只要掌握了开启社会和知识大门的钥匙,就能通过自身的奋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系部应结合专业优势,打造特色活动,实现提高学生技能和回馈社会的双赢。部分毕业生反映,大学的生活就是读书,很少接触社会。希望学校将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基层,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提高。
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反映,有些课程学生学习是为了凑学分,学了用处不大;有些课程的理论性太强,技术含量太少。希望学校在保证基础理论课、核心课、主干课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力度,充分开放实验室,邀请行业专家来校授课或客串讲课。
4、教学设施需要改进。毕业生反映,学校的教学设备仪器数量少,且陈旧,由于地处老校区,又是小专业,学院在这投入的教学经费较少,图书资料匮乏尤甚,实验仪器跟不上时代,新技术不能及时引进。
五、调查启示
经过调研,汇总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
(一)、加强毕业生竞争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毕业生所学理论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提高毕业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心理的适应等,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加强与用人单位和校友的联系。我系及时掌握用人信息,充分利用用人单位和校友的关系,稳固现有的就业市场,保持巨大优势,把适合的毕业生推荐给相关单位,同时,扩展新的就业市场,校友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加强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将决定学生就业的成功与否。必须重视和认真落实就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工作。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拓展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阶梯推进式实验,专业素质在模拟情景中养成,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现在企业招聘学生的时候,非常看重经验和动手能力。而这恰恰是大学毕业生的弱项。积极应对就业竞争是每个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并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这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表明我系毕业生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综合素质,能够胜任目前所从事的工作,97%以上的毕业生都得到用人单位良好以上的评价。同时 ,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教学水平、就业工作的评价总体满意度较高,对我系毕业生的培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我系将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积极改进,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