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钻石婚父母
2013-05-14李萍
李萍
父母是靠什么,历经风雨磨难,相伴到白头?八个字:不离不弃,宽容仁爱。
每每看到90后小夫妻为老公睡觉打呼噜或老婆不肯烧饭之类的琐事离婚,我都感到荒诞、无法理解。而我的父母,已经携手走过了整整60年,今年刚刚庆祝了他们的钻石婚。60年来,他们的感情,始终未变。
父母是靠什么,历经风雨磨难,相伴到白头?
八个字:不离不弃,宽容仁爱。
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父亲兄弟姐妹九个,因家庭负担重,他小小年纪就外出闯荡,投奔在铁路上工作的舅舅,没有报酬,但求糊口,晚上常常是顶着麻袋度过漫漫长夜。母亲出身也极贫寒,苦难的生活磨练出她吃苦耐劳的秉性。
父亲与母亲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仅仅一面,母亲就认定了父亲,用现在的话说,叫“一见钟情”,母亲管这叫缘分。
婚后不久,父亲听舅舅说西部铁路急需人才,为谋生路,父亲决定去偏远的兰州闯一闯。母亲从未离开过家乡,但爱情的力量使得她毅然决然告别亲人,追随父亲来到大西北。
父亲进了兰州铁路局,母亲则在一所铁路子弟小学找到了工作,并凭借不服输的坚韧精神和超出常人的努力站稳了脚跟。他们精打细算,用每月仅有的几十元工资,赡养爷爷奶奶,养育相继出生的三个孩子,把拮据的生活过得其乐融融。
60年代,赶上自然灾难,农村亲戚们因生活不下去,不断投奔父母而来。父母一律热情接待,管他们吃喝,帮他们找工作,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那时我们年龄小,不理解父母的难处,时常吵着肚子饿。每每这时,母亲只能拿出一小块酱油糕或煮些胡萝卜让我们充饥。
文革期间,身为校长的母亲被挂牌游街批斗,父亲也被打成右派,发配到边远的农场劳动改造。尽管分隔两地,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思念着对方,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会有美好的未来。正是这种信念支撑他们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文革结束后,父母获得了“平反”,他们的感情也在坎坷的岁月里得到了升华。
如今,两位老人都已80多岁了,他们总是一同吃饭,一同休息,一同散步,一同旅游,形影不离,步调一致。那种和谐亲密的情感让人看了既羡慕又嫉妒。
他们还有着说不完的话,从早到晚喋喋不休,睡觉前说,眼睛一睁又接着说,就连睡在隔壁房间的孙子都直嚷嚷,说夜里被爷爷奶奶吵死了。
老伴老伴,一生相伴,60年来,他们从未分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