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明德:重视对华关系是德国跨党派共识

2013-05-14徐方清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19期
关键词:中德明德新闻周刊

徐方清

当地时间5月27日晚,结束亚欧四国行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离开柏林回国。

德国是李克强出访的最后一站。两天多的访德行程,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全程参与,此前,他和使馆同事们早早就为这次访问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5月28日上午,就在李克强刚刚结束了德国之行,《中国新闻周刊》第一时间专访了史明德。

中国新闻周刊:史大使,请介绍一下对这次访问的比较深刻的感受。

史明德:从5月25日到27日,李克强总理在德国进行正式访问,时间不长,但内容非常广泛,会谈非常深入。我不仅参与了访问的所有的活动,而且也参与了前期所有的筹备工作。

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后的首次出访,德国是他此行访问的唯一欧盟国家。这体现了中国对中德关系和中欧关系的重视。我们同德国的贸易,已经占到了中国和欧盟的贸易总和的30%,相当于我们同法国、英国、意大利三国的总和。

中国新闻周刊:中德贸易出现明显的提速增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史明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后,中德贸易开始快速增加。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是第四大经济体,两国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实体经济大国和出口大国,贸易互补性非常强。过去是德国对华投资居多,是投资“单行道”,现在中国对德投资也大幅增长,变为双向互利合作。

去年一年欧盟对华投资下降了3.5%,但是德国对华投资增加了29%。中国对德投资呈翻倍增长,这和我们对德投资基数比较小有关,但是增速相当快。这次李克强总理访问期间,中德又签订了12个商业合同,合同金额将近80亿美元。

中德携手加强合作,不仅对中德经济关系,对整个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你刚才提到这次访问体现了中国对中德关系的重视,那么德国的重视程度如何?

史明德:德方对这次访问非常重视。默克尔总理多次亲自过问和制定接待李克强访问的日程安排,还做了许多特殊的安排。比如说,请李克强总理到她的办公室进行小范围的会谈,邀请李总理在总理府的私人吃早饭的地方共进早餐,还邀请李克强总理到距柏林90公里以外的梅泽贝格宫国宾馆共进晚餐。

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德两国就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达成重要共识,共同反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和通讯产品的“双反”调查。5月27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将要启程回国前夕,德国政府正式向欧盟对中国的双反调查说“No”,表达了坚定的反对立场,而且做了公开宣布。

中国新闻周刊:德国是欧盟非常重要的成员国之一,这是德国第一次公开反对欧盟的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吗?

史明德:欧盟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这是德国第一次这么明确的公开反对。现在世界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都在抬头,在欧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地抬头。中德在这个问题上,有明确一致的立场,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贸易问题,而且是发出的政治信号。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对话妥善地解决双边的贸易摩擦,这也是这次访问的重大成果之一。

另外我想说,这次李克强总理的访问受到了整个中外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李克强访问德国前夕和过程中,德国舆论掀起了中国热。以往涉华报道是批评的多,这次访问时不同,是积极客观报道的多。

中国新闻周刊:我了解到,这次你亲自策划了一个总理会见老朋友多尔德的活动,是怎么想起来做这样一件事?

史明德:今年是位于斯图加特的德中友好协会成立40周年。我认识这个协会的主席多尔德,我去年8月就任中国驻德国大使后,同他见过面,他告诉我,他在1990年接待过时任中国青联主席的李克强。当时因为中国的国际处境比较困难,德国政府和民间团体都不太愿意接待中国团组,他非常有勇气地站出来说,我来接待。

那次访问期间,双方谈得非常好,他给我寄来了当时李克强访问的6张老照片,然后问我这次能不能有个机会和23年前认识的老朋友共叙友情。这次他和其他当年的老朋友专程从斯图加特赶到柏林,跟李克强见面。

见面后,总理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彼此都非常高兴。这也说明,民间友好是非常重要的。李克强总理邀请他们到中国访问,我们会积极安排。

中国新闻周刊:说到民间往来,近年来有一个比较受关注的活动,这次中德政府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中也提到,中德将继续开展法治和人权的对话。我了解了一下,法治对话是中德间特有的。

史明德:我们跟欧洲国家的对话分两个层面,一个是与欧盟多边层面的人权对话,还有是与一些欧洲国家双边层面的人权对话,但是法治对话只在中德间有。人权对话是官员和官员坐在一起来谈,法治对话则除了官员外,还有律师、学者等民间人士参与,坐在一起讨论法治问题。

中德目前的法治对话非常全面、深入和坦承。中德之间确实有一些分歧,我们主要想通过这种对话机制,使大家对两国社会和文化中的差异有更多的理解,让关系有更平稳的发展,减少阻力。

我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对话,我们不希望有人把人权的东西拿过来给中国施加压力,干涉中国内政,这个是不允许的。

中国新闻周刊:李克强总理这次访德的第一站,去了波茨坦会议旧址,就历史问题发表了讲话,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安排?

史明德:中国领导人到柏林访问,很多都去过波茨坦会议旧址,《波茨坦公告》当年就是在那里发表的。《波茨坦协定》和《波茨坦公告》是奠定战后国际和平秩序的国际法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必将实施,也就是日本必须要把窃取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及其岛屿归还给中国。这在国际法上也是非常明确的。我们访问这些地方就是表明:第一,战后的和平秩序必须要维护;第二,不能允许有人否定侵略历史;第三,我们愿意跟国际社会一道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讲话在德国引起了怎样的反应?

史明德:德国对历史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们对这个安排和李克强总理发表的主张都是赞同的。

中国新闻周刊:我注意到,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发表以后,日本媒体有个说法,称这是对日本安倍政府的不点名批评。

史明德:李克强总理到波茨坦会议旧址讲战后的国际法,重申台湾、澎湖列岛及其岛屿属于中国的内容,这是历史的事实,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中国如今重申立场,既有历史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是德国的大选之年,9月份的联邦大选将选出下一任总理,德国会不会在大选中间也出现中国因素?

史明德:首先,到目前为止,中国还不是今年德国大选的议题;其次,重视对华关系,加强对华合作,在德国这是跨党派的共识,不管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在这点上没有意见分歧。李克强总理这次访问,既见了政府领导人,也见了反对党社民党的主席和他们提出的下任总理候选人。社民党方面强调,如果他们赢得大选,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发展对华关系,坚持友好政策的连续性。

我想德国大选以后,不管是谁上台,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不会改变的。这是两国关系大势所趋,也是共同利益所致。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口气非常肯定,也非常自信,原因是?

史明德:自信的原因就是以往德国历届政府,不管是联盟党执政的政府,还是社民党执政的政府,我们跟他们的关系都是非常好的。

(霍仟、李琳珊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中德明德新闻周刊
谢明德
旅行的没落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一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中德两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比较研究
国际双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借鉴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