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乌镇遇见戏剧
2013-05-14丁尘馨
封面反馈
@ runde88: 让乳房少一点性感,多一点母性;少一点撩拨,多一点哺育,也许女性更健康、孩子更健康,社会更健康。
@ xiaoling166: 乳腺癌的发生与不健康的审美观有着大大的相关性,塑胸缠胸,使得乳腺发育受限,现如今又使用填充剂丰胸,这乳房细胞不癌症才怪。
@ 我愿是棵树:除了她还有谁有此般魄力?一个女人,有比胸器大得多的价值,行走世界。
@赖西西:乳房留与不留背后是健康、审美和道德等多重焦虑。“社会化器官”,定位精确。
当乌镇遇见戏剧
本刊记者/丁尘馨
同学打电话来,说她在飞机上看到一个文化活动的介绍,很惊喜。做高端酒店咨询的她,忙到只能在飞机上看些闲章,少有兴趣关注其他文化娱乐,而这回让她惊喜的是,乌镇戏剧节。我的印象里,她从没看过话剧,更不知赖声川;但她,熟知关于中国热门旅游区的一切。
当古镇成为了商业一条街,不知所云的“旅游节”“文化节”泛滥到大家都懒得提起,许多专业人士人开始琢磨,所谓“文化旅游”的更多可能性——让自己区别于人,也可以让游客驻留并且“下次再来”。显然,这是乌镇戏剧节令我同学眼睛一亮的原因。
抛开这些所谓动机,对爱戏剧的人来说,那是11天的桃花源之旅,是一个只与“戏剧”有关的聚会:听完大师们的讲座过一个桥就到了另一个小剧场;旁边的咖啡馆里,演员可能就在里面;路旁,是渴望入行的戏剧人在认真地“路演”;就连唯一可吃宵夜的店也成了与戏剧(人)无法躲避的遇见。封闭的景区恰促成了这都市里没有的纯粹——连虚幻的感觉也成了戏剧节的一部分。
这一切美好背后,仅有老板的文化远见和资金支持远远不够。一个庞大的32人专业技术团队专程从台湾而来支撑全部演出,还不包括赖声川团队中资深剧场工作人员。而这些与国际接轨的专业配备,目前别说乌镇,整个内地都尚且难寻。
当经济搭起了台,画出了美好的文化图景,并不是有文化就可以唱出复兴的戏,没有专业,不尊重专业,愿景也只能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