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之间的特殊“熊抱”
2013-05-14田冰
田冰
当地时间3月22日11时55分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受到俄远东地区发展部长伊沙耶夫的热情迎接。俄政府在机场举行了迎接仪式,习近平检阅了俄三军仪仗队,并观看了分列式。
按外交礼仪惯例,国事访问,东道主国家会派出部长或副部长等高官到机场接机。俄方派伊沙耶夫接机,或许暗含深意。
2010年,同样是早春时节,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访俄第一站选择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滨海边疆区。伊沙耶夫长期在远东地区任要职,目前担任俄远东地区发展部长,同时兼任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而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是习近平此访重要议题之一。
“他希望能与习近平性格相似”
俄罗斯主要市场化报纸之一《生意人报》刊登了标题为“中国—克里姆林宫仪式”的文章。该报在描述“习普会”时透露,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接待中国领导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礼遇。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普京越来越少、而且只在极为必要的情况下,才会离开新奥加廖沃。新奥加廖沃是俄罗斯总统郊外官邸,距离莫斯科数十公里。
“但昨日(3月22日),除了向无名烈士墓献花活动外,与中国国家主席到访有关的所有活动都安排在克里姆林宫举行。正式欢迎仪式在大克里姆林宫最有名的乔治大厅举行,欢迎仪式和迎接阵容非常豪华,就像金碧辉煌的乔治大厅本身一样。”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观察,俄方参加欢迎仪式和会谈的政府官员约有30人,其中有3名副总理(戈洛杰茨、德沃尔科维奇、罗戈津)、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和外交、国防、经济、农业、能源等各部部长。此外,由上届政府副总理转任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的谢钦、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等大公司高层也位列其中。这在俄方接待外国元首历史上极为少见。
在《生意人报》笔下,习近平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身形略显壮硕,衣着非常得体”,“脸上写满温厚与友善”。
在会见中,习近平回忆与普京的交往,“3年前我应你的邀请首次访俄,那次访问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和深刻的印象。去年6月,我们又在北京再次相见。此外,我们还数次相互通信,不久前我们进行了电话交谈。”
当习近平说他们两人“很能谈得来,性格很相似”时,普京会心一笑。
“他(普京)希望能与习近平性格相似。”《生意人报》写道。
除了最高规格的礼宾安排外,俄方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也做足了功课,有些活动是普京亲自主动提议的,如邀请习近平参观俄国防部,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等。这些安排,除了体现俄方欲显示“最大诚意”之外,也彰显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以及两国最高层之间的默契和友好。
3月23日下午3时许,习近平抵达俄国防部大楼前,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此迎接,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安排——习近平是第一位到访俄国防部并参观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
在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正在指挥中心值勤的俄陆海空军军官全体起立,向习近平敬礼。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习近平报告说,“尊敬的主席先生 ,您是我们为之打开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这扇门的首位外国领导人。”
一天半时间,约20场正式活动。习近平同普京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理、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以及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等俄方领导人,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出席中共六大会址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参观俄国防部,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及媒体代表。双方发表由两国元首签署的联合声明,并共同见证双方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诸多领域达成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观察到,甫下飞机,从当地时间22日下午3点多到晚上10点40分,习近平访俄首日与普京共同出席活动持续了7个多小时。“会谈非常富有成效,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驻俄使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而因为会谈时间拉长,以至于当晚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举行的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比原定时间推迟了近两小时。
习近平一行访俄的次日,一天的日程从早晨9点开始,至晚上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及媒体代表为结束。最后这一项活动持续至晚上10点多,比预计时间又延长了40多分钟。
据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透露,几乎每场活动都有延长,但是因行程安排紧密,能压缩的只有中间非常短暂的休息时间。使馆方面曾考虑到行程安排太密集,根本没有时间休息,欲压缩一些活动的时间,“但是习近平主席一点都不打折扣”。
在会见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谈及此次访俄之旅,习近平说,“我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
推进务实合作
3月22日,习近平同普京会谈,中俄元首同意紧密加强两国全方位战略合作,并共同签署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宣示了中俄就两国战略协作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主张。
普京表示,习近平主席出访的第一个国家选择俄罗斯,显示了双方对发展俄中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这一关系的特殊性和战略性。“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相信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推动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
习近平则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中俄要更加紧密地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
中俄元首认为,两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合作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要加强贸易、投资、工业、林业、高技术、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在经贸领域,双方表示要继续改善贸易结构,提高贸易质量,提前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
能源合作是中俄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不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还涉及核能、煤炭、电力和新能源。习近平此次访俄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深化能源合作的文件。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习近平在评价此次访俄成果时说,“不虚此行”。也许双方在此期间签署的涵盖多个领域的30多份双边合作文件,是对此评价的一个最好的注解。
有待发掘的机遇
“早春3月,意味着一个新的万物复苏季节的到来,意味着一个新的播种的时刻的到来”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时,习近平以“春”为喻,阐述中国对当前世界形势的看法和对国际关系的立场主张,呼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对于中俄关系,习近平提出,一要坚定不移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办好自己的事情。二要坚定不移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不断创造出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不断提高两国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三要坚定不移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不可替代。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他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以及中俄谚语;在会见俄汉学家时,他引用果戈里的话“青年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拥有未来”,希望培养中俄友谊接班人要从青年人抓起。
“他是一位智者,对中俄和国际关系作出了全方位的分析,阐述了一套很有智慧的理论。他本人稳重又有风度,讲话语速缓和,但回答尖锐问题又很机智和有力。”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康斯坦丁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他的感受。
“习先生讲话很有亲和力,他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上才知道,这句话很风趣,让人对理论产生真实的感受。”该院另一名学生扎哈琳卡说。
俄中友协主席、俄科学院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习近平此访延续了中俄领导人首次出访到对方国家的惯例,两国有共同的边界、共同的有利条件、以民为本的共同发展目标,诸多“共同之处”令领导人之间保持着上述高度互信。“我们视其为两国关系重要性的体现、双方真正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展示、极其信任的两国关系的典范。”
他认为,从普京的外交纲领和总统法令可以看出,与中国的关系被视为俄“特别优先”。“扬帆搭乘‘中国风,普京用这个比喻描述了两国关系。”
中俄务实合作存在哪些困难?季塔连科表示,合作的主要条件,一是政治意愿,二是对项目合作的意愿。他坦言,要实现这些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合作的基础在于相互了解,“因为中俄大型商业代表都集中到了西方,而中俄双方企业相互却不够了解。事实上,‘俄罗斯机遇和‘中国机遇都有待发掘。”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嘉丽娜·库里科娃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中国向那么多国家和地区投资,而对俄西伯利亚、远东投资并不充足;而俄罗斯一些远东城市和中国一方面签订劳务合同,另一方面却担心中国务工者留在当地,造成威胁。为什么?因为信任不足。”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您常说中国是我们的朋友,您就不害怕中国对我们存在威胁吗?我说,我不害怕。为什么?因为中国不需要我们的领土,他们需要的是合作,合作是可行的。”库里科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