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须防“换汤不换药”
2013-05-14邓聿文
邓聿文
新一届政府组成后,如何开局成了社会关注的问题。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抓紧落实改革方案,保证改革中各项工作“无缝对接”,并指出转变职能的任务更加艰巨,各部门都要自觉行动,限期完成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绝不能“换汤不换药”。
李克强所以警告国务院机构改革不能“换汤不换药”,固然是因为转变职能的任务是本届政府开门要办的第一件事,且此事又异常复杂,只能办好不能办砸;也是因为在过往的机构改革中,出现了“换汤不换药”的情况。新华社最近就梳理出了四类此种怪象,如改出一批吃财政饭的闲人,少了正式工多了“临时工”,以“改革”之名行“涨价”之实,明放暗收、小放大收,并举了若干实例佐证之。
上述怪象虽然发生在地方,但国务院机构改革应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事实上,地方机构改革出现此类怪象,一点都不奇怪。它的根子,就在于政府在机构改革的同时,没有着手推进职能的转变和相应的配套改革,或者政府职能转变得不到位。
形式上看,机构改革遇到的首要难题是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很多地方机构的改革,采取的办法是减机构不减人,被裁撤机构人员的待遇和职务一般都保持不变。从减少改革的阵痛来说,这样安排有一定合理性,但也使得对冗员的消化,要付出更多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导致冗员迟迟消化不了,职能迟迟转变不过来,机构又恢复到过去的臃肿状态。
所以如此,与以下两方面有着直接关联:一是由于改革缺乏全盘规划,导致在遇到利益反弹后,被精简部门的人员只好在行政系统内部消化;二是市场和社会没有发育好,被精简下来的官员和工作人员没有去处,也只好挤到行政系统。其中,后者又是关键。
机构改革是要简政放权的。简政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公共行政的标准来塑造政府,放权就是将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下放给企业和社会,由企业和社会去行使原先由政府行使的管理权力。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要简政就须放权,而只有放权,才能更好地简政。但要使简政放权顺利进行,市场和社会就必须能够承接政府转移出去的职能,否则,政府即使想放权,也无处可放。
而目前,我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机构虽然改革了,但政府该管的事情、该抓的权力一点都没少,或者仅把那些次要的职能和权力下放给企业和社会;另一种是由于政府长期垄断权力,面对突然下放的管理权限,企业和社会不会行使。这两种不论哪种,都会导致机构改革“换汤不换药”。
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遇到利益梗阻很正常,关键是决策者要有决心去打破这种利益梗阻
国务院机构改革要避免出现此类“换汤不换药”现象,应把不该管的微观事项坚决放给市场、交给社会,该加强的宏观管理切实加强,做到事前审批要多放,事中事后监管问责要到位,在更大的程度、更广的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需要制定一个职能转变的时间表,将该落实的事项,该转变的职能、该下放的权力列出一个清单,向社会公布出来,限期完成,否则问责。
无疑,这要求改革决策者对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有高度的历史自觉,不能被固有的利益格局所牵制。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遇到利益梗阻很正常,关键是决策者要有决心去打破这种利益梗阻。从现实出发,局部的妥协和平衡是有必要的,但须把握方向,认识到妥协和平衡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而不是相反。如果把过渡期的一些人事安排和职能变动看做是对既得利益的畏惧,从而延长或固化这种安排,就很难阻止改革回到老路上去。
除此外,还须加强机构改革的协调和执行力度,协调和执行不力也往往导致改革半途而废。但协调和执行问题关乎改革的方式。改革需依法而行,对政府职能中哪些需要下放的、转移的、增强的,进行科学论证,建立起评估机制,然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决不能搞变相执行。
最后,也应完善社会的监督。机构改革的每一步、每个环节,都要向社会公开,让公众知晓,从而使改革处于社会的监督中。这也是公共行政公开透明的要求所在,同时,也是对改革决策者的支援。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要做到不打折扣地执行方案的部署,社会监督是极其重要的一点。有了社会的外在压力,再配合内部的严格要求,职能转变就很难像过去一样蒙混过关。
权力总是不愿退出市场的。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如李克强所言,“我们不仅优化国务院内部的权力组合,更主要的是向社会释放一个让大家有信心的希望。……从我们做起,表明我们的决心。”为此,改革决策者须有坚毅不拔之精神,讲究方式方法,在公开透明和社会的监督中,共同推进改革大业,把转变职能这开门第一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