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2013-05-14

时代金融 2013年4期
关键词:长三角梯度竞争力

杨 毅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1620)

一、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一)产业转移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费农(1966)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费农认为,产品生命就是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生命,和人的生命过程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四个阶段。对于产品而言,就是创新、成熟、标准化生产三个阶段。[1]对于前两个阶段,创新国生产并出口产品。在第三个阶段,进口国生产产品并出口返销创新国。

2.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是由区域经济学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取决于区域主导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产业处于创新阶段,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可以将该区域列为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主导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在高梯度区域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成为了低梯度地区相对先进的产业,从而提高了低梯度区域的产业结构的层次和水平。而高梯度区域则继续开发生产新产品,发展新行业,产业不断升级,这就形成了一种产业不断扩散转移的现象。[2]

3.“雁行形态”理论。“雁行形态”理论的原理与梯度转移理论相似,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60年提出。赤松要对日本棉纺工业历史的研究发现,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棉纺的国内需求增加,该产业的进口随之扩大。一段时间之后,国内产量猛增,逐步取代进口。到了19世纪末期,出口规模逐步扩大,日本棉纺产业成为具有出口优势的行业。随着战后经济的重振,日本开始逐步向其他东亚地区投资,棉纺产业又转移到其他后进国家。因这几个阶段在图表上呈现倒“V”形状,很像飞行的雁阵,故得名“雁行形态”理论。[3]

(二)国内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如卢根鑫(1997)的“重合产业理论”,他认为发生产业转移的关键原因在于各个国家存在“重合产业”,产业转移有助于各个梯度国家产业重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双赢的。[4]第二类主要是以陈建军为代表的研究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比较突出的有陈建军、张可云、戴宏伟等。

陈建军(2007)对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空间结构演变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年和2003年上海浙江25个制造行业的竞争力系数,发现上海对浙江有着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5]张可云(2001)提出了“区域大战和协调发展”理论,从费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探讨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必然性,他认为:区域梯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产业转移优化了区域经济布局,但是产业转移不一定会促使区域间的和谐,这种梯度转移只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政府的干预和协调同样重要。[6]戴宏伟(2003)提出了“梯度双赢”理论,他认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移方重塑比较优势,承接方提高产业结构水平,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梯度双赢”。他把理论应用于“大北京”经济圈的发展研究中,并指出,“大北京”经济圈三省市的合作基础在于各地区在技术、产业和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京津冀应该利用这种互补性,着重产业结构方面的梯度转移,达到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7]

纵观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理论、政策层面的研究,很少对产业转移的现状做具体、全面的实证分析。例如对泛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研究,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问题是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大热点,但是笔者却未看到这类研究中有对安徽和江浙沪的产业转移现状做实证的比较分析。而本文将通过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对十五年来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状况做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分析。

二、构造产业转移的评估模型

(一)产业转移的判定机制

在构造评估泛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动态过程的实证模型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下怎么判定两个地区产业转移的发生,即产业转移的判定机制。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产业转移主要是指产业区域转移,是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的动态过程,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这个动态过程,我们用图1表示:

图1 产业转移发生的机制

在图1中,方框大小代表产业竞争力的大小,甲乙两地具有相对密集的产品和要素的流动。在t0时期,C产业是甲地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是乙地相对劣势的产业;而经过一段时间到t1时期,C产业变成甲地相对劣势的产业,并成为乙地相对优势的产业。由此我们可以判定,甲乙两地发生了产业转移,C产业的中心由甲地区转移到乙地区。由于甲乙两地具有相对密集的产品和要素的流动,即两地区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经济联系,即使没有观察到两地发生的直接投资,我们仍然可以判定C产业的中心从甲地区转移到乙地区。把这个判断条件进一步放宽,假设在t1时期,甲地区仍然保持着C产业的相对优势,但是这种相对优势弱化了,而乙地区C产业的区域竞争优势却不断强化,我们依旧可以判定甲乙两地发生了产业转移。

(二)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的构建

既然我们可以通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变化来判断经济联系密切地区之间发生的产业转移,那么只要找到衡量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分析泛长三角区域内产业转移的状况。陈建军(2007)在分析长三角区域内上海和浙江产业转移时,基于区位商构建了一个名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的模型。他认为一个地区对外输出的某种产品越多,对外输出的产量占该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越高,该地区的此产业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越强,通过这个思想,他提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5]但是这个模型假定的是在一个封闭的全国市场,而我们要测量的是泛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所以我们只要假定泛长三角三省一市这个封闭的市场,所有生产和销售活动都只在这个市场里进行。我们同时假定:(1)泛长三角地区对所有产品的需求服从均匀分布,即各省市的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一致的;(2)消费品的质量已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3)产出和需求相等。

用Qij表示j省市的i产业的产出,Lj表示j省市的人口,则泛长三角人均i产业的需求为市的i产业的实际人均产出为省市的i产业的人均输出为:X=(Y-q);j省市的ijijii产业的总输出为:Nij=Xij·Lj。那么,j省市的i产业的竞争力系数为整理可得,j省市的i产业的产业竞争力系数为:C=ij

它表明的是,j省市的i产业的输出额占泛长三角地区i产业总产值的比重,通俗地讲,就是j省市的i产业生产的产品对其他三个省市的市场的覆盖程度。举个例子,2005年上海的食品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系数为23.06,则它表示的是2005年上海地区的食品制造业在其他三个省份的销售额占整个泛长三角地区食品制造业的总产值的23.06%。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对比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产业竞争力,使结果更加显著,我们假设了泛长三角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并且产出等于需求,所以这里的系数都是相对值。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客观存在的是一个全国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因此如果某地区某产业的竞争力系数是负值,只能说明该区域产业竞争力没有达到泛长三角地区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该地区这一行业在现实中也是负值,在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很有可能也是相对优势行业,并具有输出能力。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为了分析男篮国家队队员的身高情况,把每个队员的身高减去平均身高算作分数,某队员得到的分数是负的,但这个负数是相对于全体队友平均身高的差值,如果放到全体中国人身高里面,他很可能还是具备着很大的身高优势的。

三、数据测算与分析

接下来我们测算泛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系数,我们选择1998到2012十五年的时间跨度,以便反映这些年来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移的动态过程。在第二产业中,我们剔除了建筑业,采掘业,电力,供水,供热等不易于区域转移的产业,并根据行业分类的变化做了一些恰当的调整后,选取了农副食品加工业等27个主要产业;因为模型假设中,产出等于需求,所以我们可以用各个产业的当年的工业销售产值来核算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人口数我们统一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文章篇幅所限,各个年份的产业竞争力系数不一一陈列,为了直观地展示泛长三角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动态过程,笔者把15年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27个行业的产业竞争力系数根据工业产值加权,计算得到的加权平均值的时间序列图如下:

图2 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趋势图

从1998年到2012年,上海的产业竞争力系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23的水平持续下降到7左右,特别是从2003到2009年之间一直保持较大的下降幅度;江苏从1998到2003年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没有明显的波动,保持着大于5小于7的水平,而从2004年开始了迅猛的发展态势,除了2010年相较2009年有所下降,总体上看是匀速上升的趋势,并于2008年开始超过上海,成为泛长三角地区的老大;浙江从1998年一直到2005年的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01年到2006年六年间甚至超过江苏,但从2006年开始不断下降,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产业竞争力持续下滑,这种下降幅度呈现出和上海的下降幅度平行的特殊现象;安徽省一直处在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的一般水平之下,从1998年到2005年一直比较缓和,甚至在前期还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从06年开始了显著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上升的幅度比较乐观。

四、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

以上研究表明,过去15年中,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内产业转移是存在的,而且表现为以上海为主的中心区域向外围转移制造业的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结合实际状况,我们推断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几个趋势特征:

第一,“核心”,“周边”,“外围”的多层次梯度的存在,将继续为区域内产业转移提供可能。长期以来,作为泛长三角地区的“增长极”,上海对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非常明显,工业重心已经由上海转移到江浙地区,而上海则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与此同时,根据本文测算的数据,上海仍在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工具设备制造业等5个支柱产业对泛长三角地区保持着比较优势。正如2011年1月21日通过的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指出,新时期要落实“四个中心”国家战略,为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发展方针,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8]可见上海在向外转移不再具有优势的行业的同时,还要保持高产值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并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保持与周边地区的差距。与上海掌握的各种资源相比,目前江浙地区想要突破这种“雁行阵”,客观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的。而同时江浙作为“周边”地区拥有的产业结构水平的优势,也是安徽等“外围”地区无法比拟的。

第二,上海对江浙转移的主体产业将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根据本文测算的数据,上海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加权平均值由1998年的23.04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7.46,这个趋势还在持续,而江苏、浙江这个值也已经分别达到17.17和3.03,上节提到对于高产值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方面上海将维持自身的优势。所以,上海制造业对外产业转移已经接近尾声,对重点发展的行业还有可能出现回流现象,比如医药制造业,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竞争力系数在1998年分别为20.54和0.2,而到2012年上海该产业的竞争力系数降为1.48,而江苏升至18.75,产业转移非常明显。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上海对医药制造业越来越重视,并将该行业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泛长三角中心和周边的产业转移即将停滞了呢?根据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区域不断地创新,将维持与周边地区的梯度差,所以产业转移也是持续进行的,只不过将由转移制造业变成服务业。到2011年,上海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58%,已经成为主导产业,随着各行业产品生命周期从创新阶段发展到标准化生产阶段,便会大规模向外转移的现象。

第三,安徽等外围地区或将承接来自江浙沪的大规模产业转移。近年来,以浙江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订单的减少,另一方面本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增加。这将迫使浙江等地区通过创新、研发进行产业升级,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尽快转移到要素成本低廉的地区以维持生存。另一方面,近年来大力建设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为泛长三角的产品和要素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基于区际联系的密切程度,在安徽投资是长三角地区企业的首选。从图2可以看出,自2006年开始,安徽省第二产业竞争力有逐步增长的趋势。而且自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三年来,皖江示范区作为安徽发展“主引擎”和“增长极”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2011年示范区八市(不含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10128.6亿元,比安徽全省高0.9个百分点,对安徽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70%。本文研究数据和实际状况都表明,安徽等外围地区即将承接来自泛长三角中心地区的大量的产业转移。

[1] 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5):190-207.

[2] Akamatus Kaname.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 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Preliminary,NO.1,1962.

[3]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10).

[4]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6] 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36.

[7] 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37-42.

[8] 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shanghai.gov.cn/,2011-1-12.

猜你喜欢

长三角梯度竞争力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地温梯度判定地热异常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