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民居的建设场地与建筑材料的选择
2013-05-14欧阳国元
欧阳国元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一 花瑶民居的环境因素与历史背景
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位于县域最北端,距县城105公里(见图1。注:文中图片、表格除注明外,均为笔者自摄或制作),土地面积92.29平方公里,人口14 046人,其中瑶族近6 000人。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人称“花瑶”。他们独立于其他瑶族分支,封闭在这荒野大山里,忠实地传承着先祖最为古朴纯真的生活。
虎形山瑶族乡地处隆回与溆浦交界的雪峰山脉中段东麓,平均海拔1350米,属偏远高寒山区,全年平均气温11℃,降雨丰富。山高林密,溪河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8%,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小西藏”之称。
据人类学、民族学学者的多方考察与研究,证实虎形山花瑶的先祖是来自于中原地区的民族部落,后来辗转迁移,过江西,入湘南湘西,其中一个分支沿雪峰山进入虎形山地区后,就定居于此。这一民族迁徙史,时间跨度几百年,空间范围数万里。在这个气势恢弘的时空背景下,由于族群的长期积弱,不断未能融入较为先进的经济文化主流地带,反而受到极大的排挤打压,导致族群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并被迫向偏远山区发展,导致花瑶族群的经济、技术、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与周边汉族族群之间的距离逐步加大,长期处于一种弱势族群的地位。
族群的经济、技术、文化的弱势,必然会在民族的住屋文化上体现出来。在虎形山花瑶地区,花瑶人聚居的地方,土地不如汉人的耕地平坦、肥沃,房屋场址不如汉人的便利宽敞,房屋建筑不如汉人的高大美观,建筑用材也不如汉人的考究精巧。
即使是在这样一种长期受到制约的历史背景下,花瑶人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在困境中自发的向周边主流文明学习,在积累中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其中,民族建筑和住居文化就是如此,尤其是在建设场地的选择和材料的使用上,因地制宜、随形就势的布局手法,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取材原则,简单而实用、感性而又不失科学性的乡土技术,对当前的传统民居更新与改造,甚至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因地制宜的布局手法
据说,花瑶人和汉人差不多是在同一时期到达虎形山地区来拓荒营生的,甚至有说法是花瑶人来得更早一些,而且在数量上也要多于汉人。但是由于长期的居无定所,并饱受欺凌打压,花瑶人在发展基础条件(不论是经济基础还是技术基础,不论是文化观念还是经营策略)方面是落后于汉人的。因此,一段不长的时期之后,花瑶人很快就失去了数量上的优势,并逐步受制于汉人,最终,一步一步地,被驱赶——既有族群之间矛盾冲突下的显性武力驱赶,也有良田好土或房产被汉人收购的隐性驱赶——到深山密林,在高山陡谷的间隙艰难度日。因此,现存年代久远的瑶寨,一般都处在大山深坳之内,总体环境封闭,即便是到相邻较近的寨子都有可能要翻越高山。在这样一个总体恶劣的条件下,住宅的选址就很受局限了。为数不多的平地或者缓坡,必须开辟成耕地,碰到坡度较为平坦的山坡,也是尽量开垦为梯田。因为高山之上,日照少、气温低,粮食产量低,为保障族群或者家庭的温饱,就必须有足够的田土才能产出满足基本温饱需要的粮食。所以,建房就只能上山,一般都选址于山体坡度相对较小的半山,条件好一点的地方,也是在坡脚,尽可能不占用好地(图2)。
花瑶村寨的具体布局,在手法上是非常灵活自如的,一般根据地形地势,建筑组合形态往往按地形走向而随形就势,因此,花瑶民居单体形态是简单甚至是单调的,但是村寨整体格局却显得前后错落有致,景观层次感非常强烈。花瑶民居内部空间的组合利用上,也以家庭实际情况而略有不同,主体正屋与厨房、厕所,以及牲畜圈房等辅助用房的位置关系,都会依据场地的大小、具体形态和地质稳定性等方面而灵活布置(图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花瑶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村民做活山水文章,以地生财,调整产业结构,组织村民外出学习中药材栽培技术,组建中药材合作社,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2011年,全乡金银花总产量2500多吨,总产值近8000万元,单户最高产值近20万元。近年来,该乡将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与中药材生产加工、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一同确定为该乡的三大产业重点发展,加速构建面向21世纪的优势特色经济新格局,引领地方经济的强劲发展。
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必然影响到人们对于房屋建设的观念和具体做法。
现在,花瑶人修屋建房对场地的选择已经变得方便自由。只要不违反地方政府的相关土地政策,并与土地周边的相关联的所有人协调好利益关系,基本上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场地的选址。再加上现在交通比较便利,各种工程机械业也能进入到瑶乡,为道路建设、房屋场地平整等土方工程带来了方便,这就为房屋选址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庆幸的是,这种自由并没有破坏掉花瑶村寨的传统,花瑶人依然保持着非常自律的态度,非常珍惜每一寸沃土肥田,立寨建房还是保持依山而建的传统,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土。
现在,曾经与世隔绝的茫茫山区,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在通村公路政策的扶持下,瑶乡的主要通道都已经铺设了混凝土路面,大部分村寨聚落也有了能够通车的道路。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淳朴的民风,好客的瑶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成为瑶乡发展的新机遇。因此,房屋能够靠近通车的道路,就有更多的接近游客的机会,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商机,当然,日常生活和出行也更加便利。所以,现在的花瑶人在建房时,都会尽量选择靠近交通方便的道路(图4)。
三 因材施用的取材原则
花瑶人建设房屋时,对材料的选择是富于智慧的,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用之材料,木材、石材、竹子、树皮、小青瓦,甚至连废弃的包装材料都可以拿来使用。其中,最能体现花瑶民居特色的是木材、杉木皮和小青瓦。
在大山深处,木材是最容易获得、也是使用舒适度最好的建筑材料,因此,木材成为瑶寨建材当中用量最大、使用历史最久、最体现花瑶民居特色的一种传统材料,而木材当中用量最大的又属杉木。杉木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翘不裂,材质轻韧,强度适中,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建筑用材。
花瑶民居的屋面材料最初是用茅草、杉木皮。茅草因为漏雨、容易损毁而逐渐被淘汰。杉木皮是把杉树砍伐后未干燥之前,沿树干分段将树皮剥离成一整片,然后将其铺于平地压平,待干燥成平整片状即可使用(图5)。由于树皮上树枝等形成的破洞,所以铺盖屋面时要注意把破洞错开,一般以3张树皮重叠在一起形成一铺,上下铺搭接以“四六搭”和“三七搭”为多见(图6)。由于杉木皮成本低廉(几乎可以忽略),且防水效果尚可,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担当起花瑶民居屋面材料的主角,直到今天仍有较多应用,尤其是在牲畜、厕所等附属用房上依然大量使用(图7)。
杉木皮虽然经济实惠,但是需要经常维护,而且不够美观,所以一旦经济条件允许,人们便会寻求更好的替代材料。小青瓦便是这样一种替代品,它既经济实惠,防水效果好,又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成为花瑶民居使用历史最久的屋面材料。然而,这样一种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的材料,到了虎形山却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虎形山地区以红土、黄壤为主,含砂量高,又是以木材为热源来烧制,难以达到较高的烧制工艺水平,所以本地烧制的小青瓦一直有品质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吸水率较高而影响最大。因为虎形山地区海拔较高,冬季多阴雨寒冻天气,容易使瓦冻裂。
自解放以来,花瑶人与周边汉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密切,与雪峰山下本县的金石桥镇、新化县、溆浦县的联系异常紧密,物资、技术、信息交流频繁,在建筑材料方面也带来了新鲜空气。近60年来,先后引进和使用过塑料薄膜、玻璃、水泥瓦、水泥砖、石棉瓦、机平瓦、陶土小瓦等多种建筑材料(图8)。现在,陶土小瓦虽然只有3~5年的使用经历,但从使用效果看,因其质轻品优美观的良好表现,大有取代传统小青瓦的势头。
四 简单而实用的乡土技术
花瑶人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没有“门槛”,对于构造技术的把握也同样自由,毫无局限,可谓“物尽其用”。他们可以把身边所能获得的一切材料以最简便却又恰到好处的加以运用,巧妙的取得经济、实用、生态、美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前文所述的杉木皮就是一例典型代表,其他部位或构件的类似处理手法,也随处可见。
因为山区多雨水,地面潮气是影响健康的一大主要因素。为了隔离来自地面土层的潮气,一般利用石质柱础抬高地面,并使用架空木地板。为了进一步加强地面潮气的排出,地脚梁下、柱础之间的空间一般都不会全部封闭,往往要留出较大的孔洞(如图9),以加强地板下部空间的空气对流。
坡屋面下部空间不高,一般不做居住使用,为降低造价,减少木材的使用量,四周墙壁就利用竹篾条编制墙面基体,再双面抹石灰膏,有的甚至是用泥浆、秕谷、截成小段的稻草等拌合物来抹墙,成本更低。
五 结语
虎形山花瑶民族文化与住屋文化,就像隐藏在茫茫雪峰山脉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很久以来,都不为外人所识。直到近十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随着高山药材种植等特色经济的发展,瑶乡与外界的相互联系才逐渐加强,使广大的花瑶人真正的走出了茫茫雪峰山,并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朋友前来观光旅游,极大的促进了瑶乡旅游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花瑶人的经济条件,也极大地改变了花瑶人的一些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这些变化,对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提防突然之间强势出现的外来文化、外部观念对这样一个比较封闭的族群带来传统价值观的巨大冲击。这种冲击力,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也值得各界学人加以关注。
[1]董 珞.湖南虎形山花瑶探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0-21.
[2]庞丽君.湖南虎形山花瑶历史文化初探[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