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生产在产业不完全转移中的反锁定效应研究

2013-05-14任金玲

当代经济 2013年18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价值链模块化

○任金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5)

一、产业不完全转移与“锁定”效应

1、产业不完全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资源禀赋结构或市场需求环境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发生,此轮转移的方式与前几轮产业转移不同的方式,对国际经济产生了深深的影响。Judith M.Dean(2008)研究发现中国的贸易增长很大部分归因于国际分割生产。对跨国公司分割生产方式的研究对我国的产业区际转移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产业的不完全转移是指当企业基于比较优势原则采用价值链分割生产模式时,主导企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通过授权、契约或持股投资、外购、外包等多种方式将某些环节进行纵向分离,即跨国公司通过对产业价值链裂解,使得价值链某些环节发生地域上的分割转移,而非产业价值链的整体转移,表现为产业研发、销售和生产的分离。产业不完全转移下,产品完整的产业链条已经被跨国公司裂解为片段化的链节,在空间上离散分布于不同地区、国家,产品可以通过价值链的全球分工进行生产,发生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转移。当前,产业转移已从传统的整个产业转移变为某一价值链环节或某一工序的转移,即产业的不完全转移。

2、产业不完全转移下,承接地产业发展的“锁定”效应

在产业不完全转移下,承接地承接的不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只是价值链上的一些环节。在此情况下,承接地虽然承接了产业转移,仍然无法独立地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现实中,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参与分工,解决就业,并逐渐实现产业的生产能力。然而,在不完全的产业转移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只是将产业价值链环节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如组装、零部件生产等转移到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完成。对承接地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锁定”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获取较低的利润。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价值链就像人在微笑时形成的U型曲线,两端的研发和营销等利润高,而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利润率最低。目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剥离外包等方式,不再占有整体的产品价值链,而是占有价值链的研发或营销等高端环节,将制造装配等低利润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承接地区承接产业的利润绝大部分被跨国企业所摄取。如苹果的iPhone,其中大部分来自富士康的“中国制造”,750美元的高端iPhone,富士康只能拿到25元。

(2)承接产业被跨国公司管理,承接地产业缺乏自主发展能力。承接产业不完全转移下,承接地企业只是根据生产订单,随后交付给买方。而产业价值链两端的研发、销售等还控制在跨国公司的手中,承接地企业难以接触到。产业不完全转移下,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价值链分工中发挥治理作用,承接地企业没有研发、品牌和自己的销售渠道。因此,强大的国外订单的依赖,缺乏行业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价值链中加工组装等低利润环节对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比较敏感。如果承接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跨国公司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再次进行资源配置,重新选择成本低的生产场所生产,即再次发生产业的不完全转移,先前承接地的产业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有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

二、模块化生产在产业不完全转移中的反锁定效应

在产业不完全转移下,其产生的“锁定”效应不利于承接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如何突破“锁定”状态,成为当前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首的承接地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出现了新的一种生产网络模式——模块化生产。董俊武(2009)认为之所以称之为模块化生产,关键在于在价值链环节中存在明显的结点(模块),结点之间有关产品和流程的技术规范的信息都是高度正式化的信息,即它们之间是通过众所周知的标准化协议连接而成的,而在每个高度专业化的价值链结点业务中,保持了一体化而且是基于隐性知识的连接。当某一环节实现模块化生产时,该环节上的生产企业可为行业内多个需求企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产品。图1中,为了简化假定有两个企业A和B(属于相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企业均采用了价值链分割生产模式。其中某环节的生产可使用模块化生产,当产业的可分割技术实现后,它们都分别从价值链中独立出来,并且此环节的产品可供企业A和企业B的生产使用。模块化使该环节的供应商价值链分割生产后在生产网络中与主导企业的关系由顺序式的上下游关系转化为立体的网状关系。所以,采用模块化模式的供应商的产品可供给多家企业。

图1 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反锁定效应图示

1、模块化生产有利于承接企业进行价值创新,增加利润

Kim和Mauborgne(2005)认为,尖端技术等并不是唯一的价值创新的关键要素,创新与效用,价格,成本整合起来才能进行价值创新。模块化生产给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带来的灵活性和组织间的灵活性效应,使模块化产品或服务也具有灵活性,差异化与低成本产生了价值创新。另外,实施模块化生产有利于处于附属地位的供应商成为新的有一定市场控制力的企业,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因为产业不完全转移的主导企业往往选择那些可以提供更多增值和生产服务的供应商,从而促使供应商展开竞争,将业务范围扩展到新的领域,如面向应用的研究和开发、物流、供应链管理等,从而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不断提高竞争力、利润得以增加,进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有影响力的供应商,从而避免其陷于初始的锁定状态。

2、模块化生产使得承接地产业具有自主发展能力

当供应商提供模块生产的能力很低时,主导企业往往会给承接地供应商提供很多帮助以完成订单,并且在此过程中实施干涉、监控供应商。在主导企业帮助下的模块将是趋向于专用性以排除其他公司分享由他们的努力带来的好处,进而承接地企业仍被锁定在主导企业的生产网络中。然而,当承接地企业实施模块化战略,并有能力提供生产所需的全部模块时,主导企业对承接地供应商的监测和控制很小,两者就变为合作伙伴关系,而非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于是,该供应商就可以为行业内多个需求企业(见图1),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产品,使其在生产网络中的附属地位中逐渐走向独立地位,不完全依赖于主导企业,具有自主发展能力。

三、启示

近年来,伴随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不仅有利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促进了产业承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产业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承接地积极实施模块化战略,突破承接产业不完全转移下可能面临的产业发展的锁定状态。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何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从发展经济学和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显示:产业区际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都在鼓励产业转移,尤其是产业的区际转移。当前的产业不完全转移有利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上位,与此同时,承接产业又面临着可能被锁定的风险。对有关模块化生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产业不完全转移下,承接地企业如何进行反锁定。中西部新进入某市场的企业应专注于某一部件或产品的一个环节的生产,实施模块化发展战略,这样可为产业中其他企业或不同产业的其他企业提供产品,使其不必投入大量资本就能较容易地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生产成本的持续下降,还可摆脱嵌入产业价值链分工后的锁定状态和产业价值链中的附属地位。所以,在促进我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时,承接地应积极地实施模块化战略,突破承接不完全产业转移可能的被锁定状态。

[1]Judith Dean,K.C.Fung,Zhi Wang.How Vertically Specialized is Chinese Trade[J].U.S.ITC,No.2008.

[2]董俊武、陈震红:模块化生产网络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组织与分工模式[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6).

[3]W.Chan Kim,Renée Mauborgne.Der Blaue Ozean als Strategie[D].Hanser Fachbuchverlag,2005.

[4]任金玲:价值链分割生产、不完全转移与我国的产业转移[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价值链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模块化住宅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