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云际会,领袖迭出的高山厚土

2013-05-14/棘

中国西部 2013年11期
关键词:元帅陈毅朱德

文 /棘 人

在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活跃着一批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杰出人物,涌现了许多文化名人、财经骄子。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由龙的传人所创造的奇迹都是空前的。历史慢慢远去,人们不时思考:这些人物的成败沉浮,除了个人努力和时代机遇外,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因素吗?

唐朝开元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为保江山社稷,国泰永昌,特在疆域的东南西北中五方五土封禅,建江山社稷庙。华蓥山脉地处南方,叠翠五百里的秀峰怪石风光独特,其风水位置独树一帜。是太宗皇帝封在南方赤土的“南域圣山宝地”,顶峰“高登宝顶”,特亲笔御批了敕建江山社稷庙。

巍峨华蓥山脉五百里灵气所在,首先被大唐高僧高登法师(唐三藏的师兄)发现,他被华蓥山脉藏风抱水的灵气吸引,断定此地就是必出圣人伟人的风水宝地,逐并在此地开山建寺弘扬佛法,从此华蓥山脉香火不断,能人不绝。

琳琅山麓,老总遗风

走进仪陇如同走进一部历史,一座依山势而建在阡陌之中的仪陇老县城,林林总总的建筑拥拥挤挤诉说着被岁月侵蚀的生活。它有些褴褛,有些疲惫,只有它的名字还闪闪发光——金城。在当地人眼里,它大概是一块风水宝地吧?据听说,当初建城时,风水先生数错了山,他看到这里有九座山,认为是个吉利数字,却忘了把自己脚下的山算进去。因此,这个城建起后,虽然成了川东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但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由于缺水,新县城已经搬到新郑。

仪陇古称方州,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清初客家移民的聚集地。据说客家人的习俗和崇文重学的传统,使这里出了不少名人。最大的名人要算是朱德元帅了。在这金城的一角,伫立着他的铜像。

雾雨蒙蒙,远山近野的苍郁湿漉漉的,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使人不禁想起朱德当年走出这里的情景,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如在眼前。那是一串怎样的足迹?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川青年的脚步,从此和中国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朱德的名字因此成了仪陇人的骄傲。

朱德故居陈列馆内景朱德故居旁,是朱德家世陈列室,也叫朱家祠堂,是朱德先辈来马鞍场落户的第一个住地。原为三合院式建筑,坐北朝南,由正房、东西厢房组成。正房为5间,东西厢房各为四间,建筑均设有廓道,土筑墙为整个建筑的承重墙和隔断墙,建筑屋面为悬式小青瓦。

发脉于华蓥山脉下缘的光雾山庇佑着朱德故居,朱老总就诞生在这形似太师椅的李家湾丁家老屋,前接琳琅湖,后枕琳琅山,藏风聚气,罗城周密,青龙低头作案,白虎砂刚强环绕屋前,一山顶似方柱,矗立于山峦之中。此山山腰草木不旺,但山顶上却终年翠柏常青,如花轿顶,亦如宝石顶戴,是富贵的象征。

朱德祖籍是广东韶关,故居始建于清代嘉庆末年(公元1820年),有180多年的历史。朱德两岁时过继给没有生育的大伯,朱总9岁开始在这里住了整整14年。朱德故居的少祖山,呈双龙贯脉形态:一是光雾山自东北而来的为主脉;二是护山梁开屏出脉的西北次脉。后靠关刀山元帅坐帐,左依马鞍山皇榜瑞呈,右邻琳琅寨将军印显,前有四方田印盒为毡,东朝西护北撑南拜,大势团聚,明堂局势开阔,气势万千,笔架山高耸秀丽。

青龙蜿蜒,屏蔽有力,不忘向内弯环,有情顾主朝揖。白虎中部起顶为华盖,向外踞伏,前脚拖撑,镇锁有功;青龙、白虎并峙,气吞山河,朱德故居虽处山中,屋前拜台层层宽平从容,无山之压逼和局促。挟排山倒海之势,拥平地之气定神闲,故居立壬山丙向兼子午分金,坐北朝南,得天然之正气。

今天,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了记忆。这座老县城的人们仍然过着他们过惯了的日子。不急不慌,慢慢地熬着他们的生活,就像一锅煲汤,散发着浓浓的有点化不开的醇香。人们煲着老县城的过去,盼望着新鲜事物改变自己的生活。

陈毅故里四川乐至,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最为杰出的代表就是陈毅元帅这样文韬武略的时代伟人。1959年10月29日,陈毅元帅回故乡时,家乡人民为了纪念陈毅元帅,将故居门前的桥定名为将军桥。陈毅知道后说,这是劳动人民的功劳,还是叫劳动桥吧。陈老总一生不居功、不自傲,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名帅风范今天想来仍让人慨叹不已。

因乐而至,贵胄之穴

出了一个元帅、一个中将、一个少将、一个省政协秘书长、县长和诰命夫人的祖坟,让你见识贵不可言的陈毅元帅祖坟风水之奥妙所在。一个元帅:陈毅元帅。一个中将:陈毅的堂兄陈修和,曾任蒋介石侍从室的副官、国民党的兵工总厂的中将厂长,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少将:陈毅的胞兄陈孟熙,国民党的少将,曾任国民党军26师政治部主任,164师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陈孟熙和陈修和都率部起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个省政协秘书长、县长:陈毅的胞弟陈季让,解放前曾任乐至县县长、解放时起义,后任乐至县副县长、四川省政协秘书长。故居右后方的诰命夫人墓:陈家六代高祖陈禹桂与邓氐夫人合葬墓,被清咸丰皇帝封为太封君(享一至五品官职)。

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童年生活在乐至县薛苞镇(现名劳动镇)正沟湾。陈毅故居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系三重堂式木结构瓦房,占地面积1千平方米。陈毅同志于1901年8月26日诞生于此。旧居大门悬挂有“陈毅故居”金漆大字横匾,两侧为赵朴初撰写的“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楹联。第二重堂是陈列馆,共有四间展室,着重展出陈毅青少年时代和平生从事革命工作的照片、文物资料近两百件。第三重堂陈列着陈毅同志的出生地和少年时期食宿、学习过的地方及使用过的用具。综观整座庭院,松柏挺秀,竹径幽深,显示出一派肃穆幽静的气氛。有诗云:

诗书耕读继先人,

妙笔生花上天问。

文韬武略定乾坤,

英姿飒爽智信仁。

脉发岷山的陈毅祖坟,神交东南,200多公里跃进,于四川盆地中部低丘结作。距离似乎长了些,但不长不足以证其难,彰其忠。地虽局促而不开阔,却形如七星伴月,藏风聚气,委实难得。行龙与结作上形与神的独特,铸造了陈毅过人的才气和无比的忠直,这是陈毅区别于其他开国将帅的地方。

千年开州,虎踞龙盘

重庆开县境内有东河、南河、浦里河3条,大小溪流均汇合于渠口镇,流经云阳县,注入长江。浦里河古名垫江、浊水、北集渠,亦名小河。清代,流域属浦里,故名浦里河。其源出自梁平县城东乡七里峡,即今蓼叶河,经万县桥亭区于五通乡入境,略偏向东北流经岳溪、陈家、赵家3区,至渠口注入彭溪,全长 121.4公里。主支流有岳溪河,属山溪性河流。上游河床为沙卵石。由于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致河床抬升,南门、陈家、赵家3场,30年间,普遍淤高1.8米左右,遇洪即泛。正是这条害河,致刘氏祖居难逃厄运,于1897年的一夜之间被洪水冲毁。

除去洪水之害,平日里的浦里河却怎么看都是一条吉祥之水。在刘氏祖居,浦里河辛水流甲,狮子把水口,北面艮方华盖山、旗鼓、马山排而相夹。尤为奇特的是,浦里河绕至祖居前的形状,竟活生生地绕了一个“∩”形弯环,呈现出难得的、标准的玉带缠腰吉水。

刘伯承故居来脉自西南向东北,经七节跌断剥换至少祖小华山,(为七星来龙)作为武曜金星高峰矗立,如同一员大将端站在浦里河南。马踞其上,昂首长啸。左边青龙砂层层护卫环顾有情,右边白虎砂雄势不逼,一派金戈铁马武贵突显。

“浦水源长金龙伏卧,华山脉秀丹凤翱翔”,小华山下朱雀发源,浦里河水如玉带缠腰,逞太极S形湾环屈曲,左方白虎砂巨门星锁水口。前砂案朝,狮、象、马、帽侧列旁侍。从少祖山经午兼丙过峡再午兼丙入首到父母山,上聚仰高,势高而昂,仰势受穴,为飞龙入首而结穴,贵重富轻。名副其实之飞龙将军、“四川一条龙”、国之“军神”。

开县刘伯承故居刘伯承故居来脉自西南向东北,如同一员大将端站在浦里河南。马踞其上,昂首长啸,一派金戈铁马武贵突显。

风水上,无龙不言穴。“龙”、“龙脉”、“龙穴”作为中国传统风水术的内核,几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华蓥山地区的百年风云人物,演绎了“龙”的理论,今后亦将接受龙的传人各种考问。风水是迷信,是垃圾,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无情抛弃还是加以扬弃后发扬光大?我们的祖先已经用行动作了回答,今天也应当在理论和实践中予以正视。

猜你喜欢

元帅陈毅朱德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记叶剑英元帅的一次垂钓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
元帅与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