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在学龄前儿童的应用及维度研究
2013-05-10邓咏梅何松霖李雪
邓咏梅 何松霖 李雪
[摘要] 目的 调查口腔疾病对学龄前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验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ECOHIS)是
否具有三维维度结构。方法 采用中文版ECOHIS对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就诊的280例2~5岁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测试构建的量表三维模型的适切性。结果 回收有效量表268份,有效回收率95.7%。患儿出现过“口腔疼痛”这种负面影响的频率最高,对家庭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因患儿得病而产生的“心里内疚”。13个条目在各自维度上的因子载荷为0.25~0.81,1个条目因子载荷小于0.30。修正后模型的指标均达到模型拟合标准。结论 口腔疾病对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ECOHIS量表具有功能、心理、社会的三维维度结构。
[关键词] 量表; 生活质量; 维度结构
[中图分类号] R 780.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1.010 近年来,一种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child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COHRQoL)测评体系
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2]。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因此综合评价口腔疾病给患儿带来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而COHRQoL测评工具中涉及2~5岁的学龄前儿童这一群体的相关测评工具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直到Pahel等[3]提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ECOHIS),该量表是目前唯一综合评价口腔疾病对2~5岁儿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经过在英语、法语、波斯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香港粤语人群中的应用,证实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靠性和实用性强[4-9]。目前我国内地相关报道还较少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就诊
患儿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综合评估口腔疾病对儿童及其家庭造成的影响,并验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是否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的三维维度结构,进而为临床实践、政府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就诊的患儿2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5岁;患儿家属具有一定的阅读及理解能力,能有效理解问卷内容;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长期用药史;全身有重大系统性疾病。
1.2 量表的计分
采用中文版ECOHIS对280例2~5岁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该量表包括13个条目,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条目1~9,主要涉及患儿的口腔问题对患儿自身所造成的影响;第二部分包括条目10~13,主要涉及患儿的口腔问题对其所在家庭产生的影响。要求患儿家长对每个条目进行评分,相应的选项代表感受发生的频率,分别是:从不(0)、几乎
没有(1)、偶尔(2)、经常(3)、很频繁(4)、不知道(5),总分范围为0~65分。负面影响包括“偶尔”、“经常”、“很频繁”。患儿的监护人在某一条目的评分越高(从0到4),表明患儿的口腔问题对患儿自身或家庭造成的影响越大。
1.3 量表的考评
该问卷主要由带领患儿就诊的家长完成。由一位研究人员对量表进行解释和填写示范,家长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向研究人员咨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年龄段及不同性别患儿ECOHIS评分情况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AMOS 17.0统计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测试构建的量表三维模型的适切性。修正指标包括:卡方/自由度(CMIN/DF)、拟合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调整拟合指数(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
AGFI)、标准拟合指数(normal fit index,NFI)、增值拟合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塔克-刘易斯指数(Tacker-Lewis index,TLI)、比较拟合指数
(comparative fit index,CFI)、误差平方根近似值(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数据缺失采用以下处理方式:若一份量表中1个条目未打分,则按数据缺失处理;若一份量表中有2个及以上
的条目未打分,则按无效量表剔除。条目缺失的数据用其他完整量表该条目的均数来代替[10]。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本次共发放量表280份,回收有效量表268份,有效回收率95.7%。患儿平均年龄(3.42±0.69)岁,男孩118例,女孩150例。
2.2 量表总得分及各条目得分情况
回收有效问卷的平均得分是(13.70±5.22)分。
患儿各条目的具体评分分布情况见表1。
从表1可见,患儿出现过“口腔疼痛”这种负面影响的频率最高,分别为“偶尔”(35.82%)、“经常”(10.82%)、“很频繁”(0.37%);对家庭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因患儿得病而产生的“心里内疚”,分别为“偶尔”(26.87%)、“经常”(6.72%)、“很频繁”(0.37%)。患儿因口腔问题产生“发音困难”的频率最低,分别为“偶尔”(4.10%)、“经常”(0.37%)、“很频繁”(0.00%);对家庭影响最小的是“家庭财政产生影响”,分别为“偶尔”(8.58%)、“经常”(0.75%)、“很频繁”(0.75%)。
2~3岁、3~4岁、4~5岁年龄段的ECOHIS评分分别为12.60±4.10、13.99±4.37、14.48±7.14。2~3岁与4~5岁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而2~3岁与3~4岁、3~4岁与4~5岁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P=0.532)。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患儿的ECOHIS得分情况见表2。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患儿得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按照生理、心理、社会的三维维度结构建立的模型的指标见表3,可见相关指标未达到模型拟合标
准,需要根据AMOS 17.0统计软件得到的模型修正指数予以适当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及相关指标见图1及表3。13个条目在各自维度上的因子载荷为0.25~0.81,1个条目因子载荷小于0.30。修正后模型的指标中,CMIN/DF为1.229,GFI为0.910,AGFI为0.854,NFI为0.839,IFI为0.965,TLI为0.949,CFI为0.963,RMSEA为0.048,均达到模型拟合标准。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临床或流行病学研究[2,10],但有关2~5岁学龄前
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可作为相关资料的补充。
ECOHIS包括13个条目,涉及对患儿和家庭成员身体、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影响。量表的得分范围为0~6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的口腔问题对患儿自身或家庭造成的影响越大。本研究发现,“口腔疼痛”对患儿的负面影响最大,“心里内疚”对家庭的负面影响最大,该结果与粤语版、法语版、葡萄牙语版量表的研究相似[5,7,9]。对家庭影响最小的是“家
庭财政产生影响”,与粤语版、法语版、葡萄牙语版量表的研究相似[5,7,9],也可能是由于此研究都是在大
城市开展,患儿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的原因。另外,4~5岁年龄段的评分高于2~3岁年龄段,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随着儿童年龄的
增长,患龋情况呈加重的趋势,对患儿和家庭的负面影响也就随之增大。
验证性因素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次模型,为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特殊应用,考评数据与模型的拟合程度。Montero等[11]通过此方法验证了常用的
OHRQoL相关测评工具,如口腔日常生活影响指数(oral impacts on daily performances,OIDP)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OHIP)-
14,发现其均具有心理、社会和功能的三维维度结构。目前,还缺乏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三维维度结构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参照Montero等的研究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是否具有三维维度结构进行探讨。评价构建的假设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拟合,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绝对拟合指标(如CMIN/DF、RMSEA、GFI等)、相对拟合指标(如NNFI、CFI等)、省俭度(如PNFI)[12]。本研究结果显示,CMIN/DF、GFI、AGFI、NFI、IFI、TLI、CFI、RMSEA等公认指标均达到模型拟合标准,表明该量表具有社会、心理、功能的三维维度结构,可在我国学龄前儿童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Jokovic A, Locker D, Stephens M, et 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a questionnaire for measuring child or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J]. J Dent Res, 2002, 81(7):459-463.
[2] 何松霖, 胡德渝. 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J]. 重庆医学, 2009, 38(21):2745-2747.
He Songlin, Hu Deyu.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ldrens 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J]. Chongqing Medicine, 2009, 38(21):2745-
2747.
[3] Pahel BT, Rozier RG, Slade GD. Parental perceptions of childrens
oral health: The 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ECO-
HIS)[J].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07, 5:6.
[4] Li S, Malkinson S, Veronneau J, et al. Testing responsiveness to
change for the 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ECOHIS)
[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8, 36(6):542-548.
[5] Li S, Veronneau J, Allison PJ. Validation of a French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ECOHIS)
[J].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08, 6:9.
[6] Jabarifar SE, Golkari A, Ijadi MH, et al. Validation of a Farsi ver-
sion of the 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F-ECOHIS)
[J]. BMC Oral Health, 2010, 10:4.
[7] Scarpelli AC, Oliveira BH, Tesch FC, et al. Psychometric pro-
perties of the Brazilian version of the 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B-ECOHIS)[J]. BMC Oral Health, 2011, 11:19.
[8] Peker K, Uysal ?, Bermek G.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pre-
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Turkish version of the 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 among 5-6-year-old children[J].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1, 9:118.
[9] Lee GH, McGrath C, Yiu CK, et al. Trans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Chinese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 (ECOHIS)[J]. Int J Paediatr Dent, 2009, 19(6):399-
405.
[10] 辛蔚妮, 凌均棨.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的验证研究[J]. 中华口
腔医学杂志, 2006, 41(4):242-245.
Xin Weini, Ling Junqi. Validation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14[J]. Chin J Stomatol, 2006, 41(4):242-245.
[11] Montero J, Bravo M, Vicente MP, et al.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ealthy Spanish workers
[J].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0, 8:24.
[12] 刘鲁蓉, 李昌吉, 龙云芳, 等. 中医医生职业承诺量表的结构模
型评价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9, 40(2):318-321.
Liu Lurong, Li Changji, Long Yunfang, et al. Structure validity of
an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scal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practitioners[J]. J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Edition,
2009, 40(2):318-321.
(本文编辑 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