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毕业班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探索
2013-05-10周青周细林熊逸凡
周青 周细林 熊逸凡
【摘 要】对模具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岗位技能为导向,对模具专业毕业班学生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经过改革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已毕业学生进行调研得到,学生进入企业后,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的能力强,能迅速的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中。
【关键词】模具专业;课程设置;岗位技能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生产决定了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对模具的需求量巨大,很多高校均把模具专业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然而,一方面是全国各地高校开设了大量知识结构难以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课程,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生产企生很难选择到实用型模具人才,大部分毕业生是学不能致用[1]。这就涉及到需要对毕业班学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但课程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既涉及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岗位变迁、又涉及教学计划重构[2]。因此对模具专业毕业班学生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企业岗位的需要情况来设置,以岗位技能为导向,可以让毕业学生工作后迅速的适应企业的生产需要。
一、模具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针对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供需矛盾,目前各大高校对模具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的在探讨和研究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一)课程知识陈旧,所用的教材都是较老的教材,很多当时认为的先进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在企业的生产实际,一些被认为是先进的制造工艺很多在企业已经遭到淘汰。这将造成教学与实际的工作岗位脱节,不利于培养模具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开发的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所选的案例千篇一律,并不能真正代表企业的生产实际,所学和所用脱节,不利于毕业生以后对企业岗位的适用。
(三)核心课程设置单一,大多数模具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从理论上去分析,而较少涉及加工工艺,重设计轻制造,而企业所急需的正是具有高水平的模具制造能力的高技人才。
(四)大多数高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精简教学内容,并没有适当的添加适合企业的相关内容的课程,仅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工作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需具有目标性,具体性,先进性,前瞻性。以企业岗位为导向,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工作岗位。
二、企业岗位的设置
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调研知道,模具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工作为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2D/3D绘图员,助理模具师,模具结构工程师,模具分析工程师,CNC编程员,各种数控设备的操作工,线切割和电火花操作工。而模具企业的常见生产流程是:承接业务、制定计划、测量绘制产品图、审核产品图、研究制定模具结构、绘制模具零件图及装配图、审核零件图及装配图、利用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模具、钳工合模,试模及修模、完成产品及售后。
通过以上的流程分析可以发现,模具专业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专业,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加工、模具拆装调试、注塑成型等岗位,各岗位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联系。而模具产品的种类繁多,如注射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挤出模具等,若各种模具的相关课程都去设置,反而不能突出重点。而注射模具和冲压模具占有市场的份额比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这两种模具作为切入点,以其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
三、毕业班课程的设置
针对模具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岗位需要,我院模具专业毕业班的学生开设了如下课程:
(一)《模具机械制图》
大部分高校开设的都是《机械制图》,该课程讲述的是看图和识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没有涉及到模具相关的知识,很多学生毕业后,根本看不懂模具图纸。另一方面,三视图的投影在国家标准中是第一角法投影,而在大多数的模具企业,特别是台资企业里,都采用的是第三角法,毕业生所学和所用产生了矛盾,因此开设第三角法的模具机械制图,能让学生毕业后,快速的适用企业的生产实际,快速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
(二)《QC七大手法及技巧》
在进行品质管理时,企业会用到许多图形方法来整理显示资料及数据,这些用做品质改善的图形工具,通常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这些方法称为QC手法,常用的七大手法有: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通过开设该课程,可以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以后,可以顺利的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中,学生能迅速的适用相应的管理,质量检测等相应的岗位工作。
(三)《Pro/E分模设计》
大部分高校在该专业都会开设Pro/E课程,但一般只涉及到基本的零件建模,而企业的生产实际是需要用到具体的模具模块,企业不希望花费较长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软件的培训,所以开设该课程,针对一些常用的零件或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模设计。让学生能进行相应的模具设计,以利学生今后在企业能迅速适用相应的模具设计工作。
(四)《注射机常见不良及其分析改善》
一般来说,在对注射机设备相关的内容一般在《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时候一笔带过,只注重理论,不考虑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只从大方面考虑,不从细节方面入手。开设该课程,利用学院的注射机进行实操训练,复现残次品,并且从制品的缺陷去分析问题,尝试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并进行调整,以达到合格的制件。通过开设该课程,学生能对企业的生产实际有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帮助学生进入企业后,在相应的岗位上能迅速的胜任塑料模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五)《模具钳工实训》
一般来说,机械类学生均会有金工实习,其中有钳工的内容,但通常情况下是通用的钳工操作,一是内容太过简单,二是没有涉及到模具钳工。通过开设该过程,通过实际的模具安装,调试,修模,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模具结构设计能力,能使学生对注射机的工作过程,模具的加工制造都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提高。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在以后的相关的钳工岗位,或者是相关的设计工作的时候,更能得心应手。
通过开设以上课程及其他相应的课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很好。从2008年开设的“汉达班”、“富港班”、“华硕班”,班上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对应的企业工作,就业率较高,进入企业后,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的能力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几年后走上了对应的技术管理岗位。
四、结论
(一)通过模具专业毕业班课程设置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二)通过开设的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通过开设的课程,毕业班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提高,毕业后可以迅速的胜任模具企业的相关岗位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荣学.模具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2011,6:80.
[2] 王平,李立赐,赵俊峰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3:39.
课题简介:
本文是江西省教改课题《以岗位技能为导向的模具专业毕业班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JG-08-19-14。
作者简介:
周青(1964—),女,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周细林(1982—),男,讲师,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熊逸凡(1993—),男,武汉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2级土木3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