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城市
2013-05-10孙莹
孙莹
【摘 要】人类在21世纪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历史的其他任何时期,但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也是最为严重的。工业生产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但是它给人类带来财富和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效应。人类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增长,也尝到物耗大、浪费大、污染大的恶果。
【关键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循环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是前所未有的,21世纪的主要危机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并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今社会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生态平衡,“循环经济”也应运而生。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也极为脆弱。传统经济形式下的环境污染和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已严重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资源存量也随之减少。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仍采取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来推动工业化,运用末端治理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会由于资源枯竭导致我国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二、现实的困窘
1、世界资源走向枯竭
人类利用的各种元素几乎遍布整个元素周期表,矿物能源和非矿物能源开采、利用量很大,且其开采利用的数量仍在快速增长。若各国仍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继续消耗资源,预计地球主要自然资源将在2075年全部耗尽。此外,人口膨胀、粮食不足以及“大城市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会日益突出。
2、环境污染席卷全球
在全球范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以每年0.4%的速度增长,导致“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硫每年约有1.5亿吨排入大气,致使全球频繁出现酸雨;飘尘正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臭氧层变薄,出现空洞现象,降低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农药、石油和重金属的排放或泄漏严重威胁海洋生态平衡;噪声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公害。
3、生态失衡日趋严重
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平衡。由于滥砍滥伐,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每年递减2000万公顷,全世界森林面积已从19世纪的55亿公顷减少到20世纪末的18亿公顷。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有2100万公顷土地慢慢沙漠化,每年有500万公顷土地被工业、交通及其它建设占用。生态环境日趋失衡,导致众多物种濒临灭绝,珍稀动物日渐稀少,社会发展受到阻碍。
4、固体废弃物增长迅速
工业化后期,以发达国家为首的一些国家由于长期积累,出现大量废旧物质,如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有些甚至“堆积成山”。实际上,上述这些东西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也正是由于这些废弃物,才使回收利用有存在意义。在大量废旧物资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循环再利用,再投入少量的矿产资源可以生产出新的产品,这样能够实现产品报废和更新的动态平衡。
三、循环城市建设
城市作为资源吸纳与排放的集聚地,构建循环型城市必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使用城市土地资源构建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优美的生态景观,用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水平和城市功能,构建“资源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城市。
从生态角度看,垃圾是污染源,但从资源角度看,垃圾却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因此,在建立循环型城市过程中,应有效开发利用再生资源,进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焚烧发电、填埋、堆肥三种方式。焚烧发电是垃圾先经过预热、干燥、粉碎三道工序,然后进行高温焚烧,利用其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并且可以大幅度减小垃圾体积,但焚烧温度较低时,会产生严重污染大气的二恶英。填埋虽然成本最低,但却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占用过的土地无法二次利用。堆肥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使垃圾加速分解,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则是很好的燃料,但垃圾种类受限制,且处理速度慢、容积大。综上所述,这三种处理方式或是浪费了土地资源,或是污染了大气污染,都造成了环境的二次破坏。
希望相关政府能建立起完善的机制,进行有效规划,长期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多方位利用产业化,彻底解决垃圾问题。循环经济试验区可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首先,通过宣传手段提高市民对垃圾类别的理解,认识到垃圾分类投放的重要性,使居民能自觉将生活垃圾做到分袋、按类投放;其次,健全城市垃圾回收设施,以颜色为区别形式,在城市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电池设专用回收箱专门回收。最后,将有回收价值的资源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实现循环再利用,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也可以实现单独处置。
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应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消费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节约资源并实现循环利用,避免垃圾产生,促使城市生活垃圾达到减量化,努力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多方共赢的新型循环体系。
参考文献:
[1]循环经济: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手段.冯会会, 苗红,薛冰,耿涌,张伟伟.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11).
[2]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评价.穆瑞欣,陈晓红,游达明.系统工程,2010(01).
[3]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践——以鄂尔多斯市为例.白亚楠,刘伟.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4]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郝利花,谢合明,黄敏,卢明湘,姚世斌.改革与战略,2009(09).
项目基金:
本文受到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1CJL037)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