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万线10 kV电力贯通线频繁跳闸分析及对策

2013-05-10胡明忠

铁路技术创新 2013年2期
关键词:黄骅避雷器区段

■ 胡明忠

黄万线10 kV电力贯通线的主要功能是为黄骅东、羊三木、窦庄子、郭庄子、北港农场、大港水库6个车站提供Ⅰ路信号电源,是信号主电源。如何有效预防线路跳闸,或及时恢复供电、缩短停电时间,确保运行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1 线路运行概况

黄万线10 kV电力贯通线电源由黄骅南配电所324开关供出,2006年8月3日投入运行,线路总长度68.385 km(按公里标计)。其中,架空线路约49 km,其余为电缆线路。截至2012年5月25日,运行将近70个月,共发生跳闸30起,计60次(“起”的含义:同一时间段内,因同一故障原因导致的跳闸,称为1起。在1起复杂故障中,可能会引起多次跳闸)。其中有明确跳闸原因的3起,其余均原因不明。与相同等级线路相比,此线路的跳闸次数偏多,对运输造成了一定干扰。

2 线路跳闸统计

2.1 分类统计

黄万线自2006年投运以来,继电保护中电流元件出口跳闸的分类统计见表1。

2.2 数据综合分析

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发现,30起跳闸中,有20起发生在天气不良的情况,而且均为相间短路故障,故障电流在80 A以下的为20起。按年度统计,跳闸起数除2009年、2010年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跳闸月份集中在3—5月,每年基本一致,占总跳闸起数的50%,且逐月递增;6—10呈逐月递减之势,11月份有所增多,12月、1月和2月这3个月份从未发生过跳闸。

3 线路试验

3.1 试验参考标准

表1 黄万线10 kV电力贯通线跳闸分类统计

(1)GB T 19519—2004《标称电压高于1 000 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

(2)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3.2 试验项目

(1)电力线路:采用工频耐压试验,电压等级分别为6 kV、10 kV、12 kV、15 kV,最高为15 kV,是额定电压的2.5倍。试验前、后分别测试单相绝缘电阻,2 500 V档位,不应低于400 MΩ。

(2)电力电缆:采用直流泄露试验,试验电压10 kV,试验1 min,每公里不应超过20μA,试验前、后分别测试 A、B、C三相对地绝缘及钢铠引出线对地绝缘。

(3)分段器:检测两侧1.2 kVA单相变压器绕组绝缘,具体包括:高压绕组—低压绕组及地(绝缘表2 500 V档);低压绕组—高压绕组及地(绝缘表1 000 V档);高压绕组—低压绕组(绝缘表2 500 V档)。

(4)避雷器:进行特性试验,即直流泄露1 mA下的电压及75%该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单只避雷器不应大于50μA,试验前、后分别进行绝缘测试,10 kV避雷器绝缘电阻不应该小于10 000 MΩ。

3.3 试验结果

3.3.1 002#—242#杆线路试验情况

晴好天气(湿度42%、温度36℃),线路绝缘子、避雷器、电缆绝缘各试验指标合格。试验077#—129#区段架空线路时,因空气湿度达94%、温度16 ℃,线路绝缘电阻值降至3.8 MΩ(标准≥400 MΩ),避雷器绝缘电阻值降至1 220 MΩ(标准≥10 000 MΩ)。可见,环境湿度对线路绝缘影响较大。

3.3.2 242#—687#杆线路试验情况

郭庄子站395#分段器,两侧单相变压器绕组绝缘偏低:395-1#变压器高压—低压及地82 MΩ;395-2#变压器高压—低压及地132 MΩ。

将395#分段器相关设备接入线路,394#—396#区段模拟工况运行条件单独进行测试,线路A相对地绝缘39.3 MΩ;B相1970 MΩ;C相36.3 MΩ(标准≥400 MΩ)。15 kV工频耐压下泄漏分别为A相5.62 mA、B相1.24 mA、C相5.91 mA。测试时环境温度20.6 ℃、湿度55%。

其余电力架空线路绝缘、工频耐压均合格;电力电缆直流泄漏及各相绝缘均合格;避雷器特性试验结果均合格。

3.3.3 避雷器和针式绝缘子抽样试验情况

根据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标准,各类设备的短时(1 min)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规定:系统标称电压(有效值)10 kV的母线支柱绝缘子,干试电压标准为42 kV、湿试电压标准为30 kV。

对17只绝缘子进行试验。干试时,所有绝缘子短时(1 min)耐受电压均超过42 kV,试验过程中有轻微的放电声,但无破坏性放电出现。在喷洒海水15 min后进行湿试试验时,有3只在“喷洒海水”后耐压达到30 kV时出现间断性闪络,未引起试验仪器跳闸。按照GB 311.1—1997绝缘子合格标准判定为全部合格。

对16只避雷器进行试验,干试、湿试过程中,所有避雷器工频耐受电压都在32 kV时,因避雷器泄露电流过大,引起试验仪器跳闸,避雷器表面无放电出现。按照GB 311.1—1997绝缘子合格标准判定为全部合格。

通过检测,避雷器在工频耐受电压32 kV时泄露突然增大,17个被抽查的针式绝缘子中,有3个在“喷洒海水”耐压达到30 kV时出现闪络,小于避雷器32 kV的动作电压,如果遇到雷电冲击,则绝缘子的表面先出现闪络。即:如果遇到过电压情况,绝缘子先于避雷器闪络,造成开关跳闸,未能使避雷器发挥应有的维持线路电压水平的目的。

4 跳闸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黄万线10 kV电力贯通线跳闸统计数据,结合试验结果,可初步判断引起跳闸的原因有4个方面。

4.1 线路被异物短接

累计发生在4—5月的故障有14起(占故障总起数46.7%),跳闸35次(占跳闸总次数58.3%)。由于季节特点,大风天气会将异物刮上线路。另外,鸟窝、鸟患也在此时间段密集发生,造成线路跳闸。措施:工队需增加巡视次数,缩短巡视周期,及时发现并清理线路上的鸟窝和异物。

4.2 线路遭受雷击

6—9月发生故障11起(占故障总起数36.7%),跳闸15次(占跳闸总次数25%)。雷雨季节,如果同时有两相线路被雷电击中,避雷器若不及时释放雷击电流,就会造成线路过电压,超过绝缘子的湿闪电压,造成绝缘子闪络,引起线路跳闸。措施:与避雷器配套安装放电计数器,对雷击线路区段有效监控;同时,检修避雷器接地装置,使接地电阻不大于4 Ω(标准为不大于10 Ω)。

4.3 低温冷雾条件下,绝缘下降

3月和11月发生故障4起(占故障总起数13.3%),跳闸9次(占跳闸总次数15%)。冬季前后的天气特点是低温、多雾、湿度大。在平推测试过程中,测试黄骅南管内077#—129#架空线路时,当日湿度达94%、温度16 ℃,线路绝缘电阻值降至3.8 MΩ(标准≥400 MΩ),避雷器绝缘电阻值降至1 220 MΩ(标准≥10 000 MΩ),可见低温潮湿天气会使线路绝缘严重下降,绝缘薄弱处就会发生污闪、湿闪。措施:可采取增大绝缘子爬距和清扫绝缘子的方法,提高线路绝缘。在冬季前后的大雾天气来临之前,完成清扫工作,减少由于低温冷雾天气造成的线路跳闸。

4.4 线路长大,电容电流影响

按照TB 10008—1999《铁路电力设计规范》规定,“电力贯通线路10 kV配电所之间距离为40~60 km。”肃宁—黄骅港段两配电所距离最长为49.271 km,黄万主线路架空和电缆总长达到73.790 km,远大于设计规范。由于线路过长,电容电流也会成为线路跳闸的原因之一。措施:可采取分段供电的方式,在线路中间增加200 kVA调压器作为隔离,增强线路阻抗,改变线路参数,避免由于线路参数不当引起跳闸。

5 对策

(1)修改黄骅南配电所324断路器微保装置过流和速断定值。经设计院对线路定值和短路电流的初步计算,结合几年来的跳闸分析,采取增大过流和速断定值的措施,使其躲过电容电流波动的变化,避免因电容冲击电流过大造成跳闸。已将黄骅南配电所324断路器微保装置保护定值过流Ⅰ段由原来的60 A调整为90 A,过流Ⅱ段由原来的21.6 A调整为36 A。

(2)更换部分可疑设备。将测试绝缘电阻较低的395-1#、395-2#两台1.2 kVA变压器和部分有闪络放电痕迹的绝缘子、避雷器进行了更换。

(3)分段器控制箱内安装过电流继电器及掉牌继电器。目前,已在黄万线6架分段的控制箱内安装了电流继电器,用于监测故障产生的位置,为故障区段的准确区分奠定了基础。黄万线10 kV贯通线由于线路太长,跳闸电流数据变化范围较大,而且按照设计院的短路计算值,许多短路跳闸电流均超过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致使线路的故障范围扩大到整条线路。不能准确定位故障区段时,盲目采取大范围措施,势必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加装电流继电器以便准确判断故障区段。

(4)安装短路接地故障指示器。在黄万线可能引起跳闸原因的区段安装短路接地故障指示器,当重合失败时,故障指示器会翻牌保持至送电成功。短路接地故障指示器与第(3)条措施配套使用,以便在线路跳闸时,确认故障产生的区段,找出准确部位,然后结合电流继电器动作情况,对确认为重点区段的绝缘子、避雷器进行专项整修,避免全线更换绝缘子、避雷器,做到合理使用维修成本。

(5)黄骅南—黄骅东区间的避雷器更换为甩脱式避雷器。安装甩脱式避雷器的目的是为了当避雷器发生故障时,通过压力释放脱落体的自动脱落,使地线与避雷器脱离,可确保线路在避雷器发生故障后仍能安全运行。已将黄骅南—黄骅东区间的6组避雷器更换为甩脱式避雷器。

6 结束语

通过以上整治措施,2012年7月25日—2013年3月25日,黄万线10 kV电力贯通线路未发生不明原因造成的跳闸事件,克服了线路运行不稳定状况,保障了运输安全。

[1] GB T 19519—2004 标称电压高于1 000 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S]

[2] 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S]

[3] TB 10008—1999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黄骅避雷器区段
黄骅大左庄盐业遗址2020年考古收获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埋藏史研究及生烃有利区预测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站内特殊区段电码化设计
站内轨道区段最小长度的探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分析
浅析分路不良区段解锁的特殊操作
一起红外检测发现35kV氧化锌避雷器严重缺陷的分析与处理
500KV避雷器均压环对直流泄漏电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