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黄铁路科技创新
2013-05-10李晓建
■ 李晓建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朔黄铁路公司)自创建伊始就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按照“源于国铁、优于国铁”的发展思路要求,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按照神华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建设“五型”企业和打造绿色、高效、数字化铁路的目标,朔黄铁路公司积极实施“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科学管理,争创一流”的科技兴企战略,以保障安全生产和提高运输效率效益为立足点,着眼解决运输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不断加大技术引进、改造及创新力度,完善科研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使朔黄铁路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综合能力显著增强,为把朔黄铁路建设成一流重载铁路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创新机制。
1 科技创新体系
(1)组织体系。2007年6月,朔黄铁路公司新设立科技管理部,分别设置科技规划管理、科技创新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归口管理朔黄铁路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目前,朔黄铁路公司已初步建立了以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管理部和分公司、项目组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组织体系。
(2)管理制度。朔黄铁路公司制定了《科技开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科技开发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科技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科技开发项目验收评审暂行办法》、《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和《科学研究成果档案编制与管理办法》等制度,逐步建立从项目立项、计划管理、验收评审、成果转化到成果奖励的一整套科技开发管理机制。
(3)要素投入保障。将科技项目资金纳入财务预算,有力保障科技创新项目资金使用。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目前,朔黄铁路公司从事科研人数772人,其中教授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103人。朔黄铁路公司每年都选拔业务技术精和有创新精神的业务骨干继续深造。2007年,朔黄铁路公司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利用该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加强与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提升研发水平。
(4)激励机制。朔黄铁路公司将科技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绩效纳入分(子)公司绩效考核,建立每年一次的科技创新绩效考核制度。对取得重大科技奖项或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晋升、薪酬增加方面给予优待政策。建立技术后备岗制度、技术人员培养考核管理办法,将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成果作为晋升职称、提拔任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将科技创新工作与企业目标、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实现全员创新和持续创新。
2 “十一五”科技创新成效及经验
2.1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2009—2011年,朔黄铁路公司承担国家高科技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铁道部科研项目1项,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项目32项,朔黄铁路公司级科研项目39项。朔黄铁路公司累计申请专利70项。
近几年,朔黄铁路公司先后有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分别获国家、北京市、河北省和神华集团的奖励。其中,《朔黄重载铁路建设与运营技术》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特殊土和特殊条件下重载铁路路基修建技术》获得2007年“中国铝业杯”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与神朔铁路联合开发的“机车重载无线同步操作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DK2制动机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朔黄铁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机车运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弓网保护装置”等14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企业办公自动化EOA系统”“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等10个软件和系统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
2.2 主要经验
(1)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不仅是提高朔黄铁路效率和效益的根本途径,而且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无论是铁路建设还是运营,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才能走出一条安全保障强、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科技创新是实现朔黄铁路外延式的规模扩张与内涵式的质量增长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
(2)着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持续创新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是朔黄铁路科技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基础。但是,没有一个好的组织体系、激励机制和创新环境,也难以源源不断地催生创新成果,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朔黄铁路公司坚持以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独具朔黄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规范研发项目管理流程,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深化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做到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内外科技力量,进而形成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科技创新长效机制。朔黄铁路公司根据我国铁路行业体制的特点和自身实际,注重合作创新和协同创新,以朔黄铁路的资金能力、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充分整合国内外技术和知识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合力,有效地缩短了攻关周期,提高了研发成功率和科研效益。
(3)牢牢把握“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方针,以重载运输为中心展开科技攻关。朔黄铁路公司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注意妥善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实用技术与战略研究的关系,将科技创新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机统一,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模式,既立足当前重点解决现阶段公司运输业务面临的突出问题,突出经济可行性和适应性,又紧密跟踪国内外技术动态和适应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重大战略储备技术攻关。
3 “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
3.1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为目标,立足于“密度与载重”并举,以重载铁路运输技术和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攻关为重点,加强运输装备、运输组织、安全监测、信息化、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的科技攻关。依托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完善利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的科研组织平台,构建独具朔黄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保障和激励机制,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关键技术,逐步拓展相关技术以形成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跟有关部门和单位合作,积极参与重载铁路标准制定等重大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对运输和安全的保障能力,为打造“绿色、高效、数字化”的重载铁路提供坚实科技保障。
3.2 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对朔黄铁路公司建设和运输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放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质量上。
(2)注重实效。结合企业实际,将技术创新与运输需求紧密结合,缩短研发周期,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重,切实把创新成果转化为运输生产力。
(3)着眼长远。坚持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突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抓住核心技术,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4)系统集成。重视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按成套技术体系发展技术装备,确保各项技术装备有机衔接,形成综合能力,实现整体最优。
3.3 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国内有影响力的重载铁路研发基地,掌握符合实际的重载运输成套技术,力争在重载铁路标准等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基本建立“预防为主、实时监测、有效应对”的安全技术体系。基本实现铁路信息化。
(2)阶段目标。2011—2013年目标:初步建立有效整合内外重载技术创新资源的科研组织平台,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掌握重载运输成套技术,重载货车轴重达27 t及以上。规模化开行2万t、万吨重载列车。科技开发年投入不低于年运输收入的0.5%;每年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不少于5项,集团立项不低于2项,生产实用性技术改造不少于10项,申请专利不少于20项。2014—2015年目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国内有影响力的重载铁路研发基地,全面掌握重载运输成套技术,在重载铁路标准等关键领域有所突破。科技开发年投入不低于年运输收入的1%;每年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不少于8项,集团立项不低于3项,生产实用性技术改造不少于15项,申请专利不少于30项。
3.4 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1)重载运输成套技术。大轴重、高牵引质量、大运量是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方向,也是朔黄铁路未来发展的重点。抓好重载运输技术及相关技术装备领域的研究、引进、科研、试验,特别是加强与重载运输相关的机车车辆、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列车同步操纵与控制、重载线路、信息化、系统集成、重载运输组织等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运用和吸收消化再创新。其次,建立健全规模开行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运输组织方案、安全技术和设备设施保障体系,逐步建立重载运输技术标准和规范。
(2)运力提升技术。根据神华集团发展对铁路运能日益增长的需求,综合分析朔黄铁路运营线路、站场布局,通信、信号、供电系统状况,研究国内外铁路运力提升技术途径,开发应用运输、车辆、机车综合调度优化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充分挖掘朔黄铁路现有潜力。
(3)安全保障技术。针对朔黄铁路高运量、高密度的特点,开发安全保障基础技术和设备,实现科技保安的目标。重点攻关的技术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技术、综合检测列车技术、行车安全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技术等。
(4)铁路信息技术。加快朔黄重载铁路新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积极研究通信系统向第四代无线通信(4G LTE)平滑演进方案。重点包括:重载铁路新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成套技术研究;重载铁路新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成套技术设备研究;重载铁路新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网络规划方案研究。开展重载铁路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研究,将综合调度系统(调度集中)、确报管理信息系统、货票管理信息系统、货运管理系统、运输(车站)管理信息系统、机务管理信息系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供电管理信息系统、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电务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整合和二次开发,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远程控制、信息共享,为运输组织、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助平台。
(5)节能环保技术。重点领域包括:高速重载列车的减振、降噪技术;高速重载货物列车减少粉尘污染、降低电磁辐射影响、控制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等环保工程技术,把朔黄铁路建设成真正的“绿色长廊”。推广开发铁路运输节能降耗技术:提高电气化铁路电能效率和质量技术;推广铁路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回收再生利用技术;推广车站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节能技术。
4 科技创新保障措施
4.1 加强科研组织平台建设,发挥合作创新效力
完善朔黄铁路公司内部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加强朔黄铁路公司总部及分公司的科技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及力量。依托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重点项目,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科研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完善开放型的科研组织平台。在坚持朔黄铁路公司创新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科研力量及资源,联合开发、引进转化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结合朔黄铁路公司的发展需要,条件成熟时建立具有较大国内影响力的重载铁路研发中心,更好地聚集和整合有关科研力量,提升朔黄铁路公司在重载铁路运输技术方面的地位和影响力,形成朔黄铁路公司的核心技术。
4.2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项目研究质量
结合贯标及流程再造,完善朔黄铁路公司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项目前期调研和论证,准确把握铁路科技发展动态,增强选题的针对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紧密结合朔黄铁路公司在安全生产、运输效率、科学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立项质量,减少无效或重复科技投入。及时将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列为朔黄铁路公司和神华集团及以上的科技创新项目,纳入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按照科技管理流程,进行前期调研、论证,申报立项,规范实施、验收,并及时上报法定纳税机关备案,完善管理程序。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严格项目组长负责制,明确各方权责,利用合同、经济等多种手段加强项目进展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研究进度和质量。加强科研项目后评估。
4.3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按照朔黄铁路公司的财务能力,建立科研投入保障及增长机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究设立一定额度的科研基金,专题立项攻关日常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急难课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与途径,拓宽科技资金投入来源。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方筹集科研资金。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科技创新业绩与薪酬挂钩的分配政策。研究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修订《科技技术奖励办法》,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重奖。探索采取项目实施奖、创新效益分配奖、合理化建议奖、“五小”创新奖等多种奖励形式,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4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科技创新骨干
畅通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渠道,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校的联系,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提高运输主专业大学生的接收比例。加强员工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员工培训与开发,加大员工培训投入,采取内部培训、学校培训、社会培训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一批爱学习、肯钻研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提升朔黄铁路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积极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定期召开科技创新研讨会,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科技人才评定工作,积极选拔科技创新典型,提供科技人才成长的通道,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4.5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创新成果价值
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及时申报登记和申请专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