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大跨连续刚构桥自振特性分析

2013-05-09

交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刚构桥振型桥墩

邓 果 陈 昊 吴 俊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贵阳 550001)

山区高等级公路连续刚构桥梁,通常以跨越深谷沟壑,受力合理,施工便利,跨度大为其特点而被广泛应用[1]。又因桥墩固结的特点,省去了大跨连续梁的支座,同时桥墩厚度大大减小,减少了桥墩与基础的材料用量及支座维修费用,其顺桥向的抗推刚度小,能有效地降低上部结构的内力、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地震的影响[2-3],因而大跨连续刚构桥在山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桥梁的自振特性是其固有动力指标,是研究在风、车、地震等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行为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结构好坏的重要参数。对结构的振型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结构的刚度分配情况,从而得知结构各部分刚度的强弱。因此,自振特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的意义[4-6]。本文以山区大跨连续刚构桥——鱼洞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程序建模,并进行自振特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类桥型的振动特性提供了分析基础,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1 工程概况

鱼洞大桥是贵州省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上一座跨越山谷的大桥,其主桥为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跨径布置为65 m+120 m+65 m。左幅及右幅桥平面均位于直线段上,纵坡为2.0%,横坡为单向2.0%(左右幅相反)。上部箱梁为变截面单箱单室断面,箱顶宽11.25 m,底宽6.5 m,墩梁结合处梁高为7.2 m,现浇段和合龙段梁高均为3.0 m,其间梁底下缘曲线按2.0次方抛物线变化。主墩的设计形式为双薄壁式实心墩,实心墩横桥向6.5 m,顺桥向2.2 m,两片墩间净距为5.6 m。两桥墩墩高分别为47 m和46 m,桩基采用直径2.0 m的钻孔灌注嵌岩桩。主梁和桥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50。本文选取左幅桥进行分析,其立面布置见图1。

图1 主桥立面图(单位:c m)

2 有限元模型

选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 MIDAS/Civil对该桥建立模型,模型的建立着重模拟结构的刚度、质量和边界条件,并使它们尽量和实际结构相符。主梁和桥墩采用三维空间梁单元来模拟,其刚度与截面面积按实际取值,每个节点有6个自由度。材料主要是C50混凝土,其计算弹性模量Ec为34.5 GPa。由于下部结构采用双肢实心墩,且桥墩很高,对该桥的自振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故分析中采用全桥结构分析模型。在模型中将边界条件处理为:墩底与承台固结,两主墩与梁的连接为刚性连接,桥梁两端采用滚动铰支座。全桥模型共计117个节点,110个单元。有限元模型见图2。

图2 全桥有限元模型

3 计算理论

无阻尼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运动方程为:

式中:φ为振幅;θ为相位角。对式(2)求二次导数,得自由振动的加速度方程为

将式(2)、(3)代入式(1)后有:

由于sin(ωt+θ)可任意取值,则由式(4)可得

式(5)有非零解的条件是

以上即为结构动力学的广义特征值求解问题,方程式(6)称为体系的频率方程,ω为固有频率,相应的φ为振型模态。展开一个具有N个自由度体系的行列式可得到一个频率参数为ω2的N次代数方程,求解这些代数方程,可得到体系的N 个频率(ω1,ω2,…,ωN)及其相应的 N 个振型(φ1,φ2,…,φN)。常用的特征值求解方法有:子空间迭代法、Lanczos法、多重Ritz向量法。

4 计算结果

在上述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使用Lanczos法进行计算,结构刚度矩阵按单元刚度集成,质量矩阵采用一致质量矩阵。通过计算,得到成桥状态下前10阶自振频率和振型及各振型的质量参与系数见表1和图3、图4。

表1 鱼洞大桥前10阶自振特性

图3 鱼洞大桥典型主振型

图4 3个方向累计质量参与系数

从表1和图3可知,该桥的基频为0.383 Hz,与其相对应的第1阶振型为薄壁墩的纵向振动,说明墩的纵向刚度较小;第2、3阶振型都为主梁的横向弯曲,第4阶振型出现了主梁的竖向弯曲。振型中,主梁的横向弯曲比竖向弯曲先行出现,这说明主梁的横向刚度比纵向刚度小。

5 结论

从鱼洞大桥成桥状态的前10阶模态的自振频率、振型及各振型的质量参与系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第1阶振型为梁体纵飘,桥墩顺桥向弯曲,质量参与系数为89.23%,振型参与质量较大,故桥墩纵向有可能出现塑性铰,设计时应加强对塑性铰区域的处理。

(2)第2阶振型为横向弯曲,质量参与系数为67.91%,可见桥梁的横向刚度较小。

(3)在前10阶振型中,振型的累计质量参与系数为:纵向90.40%,横向79.70%,竖向37.42%,可见高阶振型对纵向和横向的影响较小,而对竖向的影响较大。

(4)从振型特点来看,主梁的横向弯曲先于竖向弯曲出现,说明主梁横向刚度比纵向刚度小。

(5)前10阶振型中,该桥振动以竖向和横向弯曲为主,没有出现扭转,说明该桥的抗扭刚度大。

(6)各振型最大振幅位置基本集中在主梁跨中截面、墩梁固结处和桥墩中部等处,在抗震设计时应注意加强这些控制截面的延性配筋。

[1] 郑建新,占劲松,钱济章.薄壁高墩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29(2):107-109.

[2] 范立础.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 何 波,郭小川,朱宏平,等.大跨薄壁墩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研究[J].世界桥梁,2006(4):40-43.

[4] 王钧利,贺拴海.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墩的合理刚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4):603-606.

[5] 张文耀.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有限元建模与动力特性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06(5):16-17.

[6] 曹国俊,何 波,袁 峰,等.某连续刚构桥动态特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0,27(2):71-73.

猜你喜欢

刚构桥振型桥墩
关于模态综合法的注记
纵向激励下大跨钢桁拱桥高阶振型效应分析
桥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
塔腿加过渡段输电塔动力特性分析
某连续刚构桥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分析
轨道交通预制拼装桥墩设计和施工
结构振型几何辨识及应用研究
PC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