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国内首个专业化的废玻璃加工利用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

2013-05-08周汉城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年11期
关键词:青浦玻璃基地

周汉城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北京100052)

打造国内首个专业化的废玻璃加工利用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

周汉城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北京100052)

编者按: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科研课题《“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政策体系分析研究》。为了做好这个课题,协会组成调研小组赴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进行调研,并把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好经验、好模式整理成文,在本刊“城市矿产”栏目中系列刊发,与大家共享。

提到再生资源,人们一般会想到废钢、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弃电器和报废汽车,因为这些品种存量巨大,而且都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但对于废玻璃的回收利用,人们就很陌生,专门从事废玻璃回收业务的企业也很少。一是因为废玻璃的经济价值很低;二是废玻璃太分散,不易收集;三是运输成本高,物流费用大。

但是废玻璃对环境有很大危害,烧至1 000℃不熔化,埋在地里几百年不降解,仍会扎伤人。而把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则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 t废玻璃,可以节约0.58 t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 t,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 t。

由于废玻璃回收价值很低,多数企业不愿开展这项业务。而上海燕龙基集团克服重重困难,致力于废玻璃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利用。

创立于1992年的上海燕龙基集团,从最初的废旧物资回收起步,经过20年发展,在上海构建了一个专门从事废玻璃回收利用的“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基地由回收网络、分拣加工、环保处理和科技研发构成(见图1),把玻璃产业链由“挖矿—生产—消费—废弃”的开放链条,转变为“城市矿产—生产—消费—回收—城市矿产”的闭路循环。目前燕龙基集团年回收加工废玻璃35万t,总资产15亿元,年营业额30亿元。到2015年,年回收加工废玻璃将达到60万t。

图1 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产业链示意图

1 无缝化的回收网络

燕龙基集团构建了一个覆盖上海市区和各郊县的废玻璃回收网络,这个回收网络由终端收集员、交投站和集散中心三级构成。

(1)终端收集员。共有2 000多人,分布在各个居民社区和建筑工地,由燕龙基集团对分散在社会上的拾荒人员加以收编、整合、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思想认识和职业道德;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住宿、吃饭等日常生产问题,使之成为一支专业化的、稳定的废玻璃回收队伍。

(2)交投站。燕龙基集团通过自建和收购整合,在各街道(镇)建设220多个废玻璃交投站。每个交投站面积一般在300~500m2,配备2~3名工作人员、1~2部小型运输货车和称重计量等基础设备和设施,负责收集、称重结算和装车运输等工作。

(3)集散中心。燕龙基集团在浦东新区、松江区、青浦区和嘉定区建设4个废玻璃集散中心,每个集用中心面积在3 500m2以上,功能主要是聚集和发运废玻璃。集散中心的选址,充分考虑交通运输,不仅要便于车辆运输,还要能满足船只运输。

终端收集员和交投站是燕龙基废玻璃回收网络的基础,集散中心是这个网络的枢纽。废玻璃由终端收集员收集到交投站,在交投站集中到一定的量,运送到集散中心,在集散中心进行最初的分选,再通过船运送到加工基地进行加工处理。

燕龙基集团对回收网点建设,严格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车辆、统一计量、统一着装、统一价格,同时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确保无污水、粉尘和噪音排放,不给社会造成二次污染。

2 以科技研发为支撑的加工基地

燕龙基集团在松江、青浦、华漕建有3个废玻璃加工基地。考虑到废玻璃低值量大,陆上运输成本太高,燕龙基在加工基地的选址上颇费了一番工功,把这3个加工基地都选在河边码头,以充分利用河运系统,降低运输成本。

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无方之民也。(《礼论》)

(1)松江基地。面积80000m2,选址在黄浦江边,建有1个200m长的码头,拥有2个5 000 t的泊位,3座面积20 000 m2的仓库,还有2个10000m2的堆场。码头、堆场上航吊、装卸设备一应俱全。松江基地的主要功能是物流中转,充分利用水运系统便捷和运费低廉的优势,把各地区收集起来的废玻璃,通过船运集中到这个基地储存,起到资源大规模聚集作用。松江基地另一个功能,是利用航运系统进行废钢加工配送,每年加工配送废钢15万t。

(2)青浦基地。面积40000m2,选址在河边,拥有一个百吨码头,主要功能是废玻璃的分拣加工。从各区县汇集起来的废玻璃,以及在松江基地聚集的废玻璃,最终送到青浦基地进行分拣(挑选出杂质,如铁、塑料、纸等)、破碎、清洗,再加工成品种纯粹、大小均匀、干净透明的玻璃原料(见图2)。

图2 青浦基地光学电子自动分拣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

青浦基地现有2条光学电子自动分拣生产线。燕龙基集团新增投资8 835万元,对这2条加工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年分拣加工废玻璃35万t。同时,燕龙基又新增投资10 480万元,在青浦基地扩建新厂房,计划从奥地利引进4条年加工25万t废玻璃的光学电子自动分拣生产线,目前已经完成设备的选型和工艺方案的优化,设备进口订购合同已经签订,预付款全部支付。青浦基地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使废玻璃加工利用率达到欧盟的废玻璃利用水平,在产品体系、分选技术、资源利用、产业延伸和转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示范效应,成为对外复制的样板。

到2015年,这6条废玻璃加工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将达到60万t/a,基本消化了上海地区废玻璃的产生量。

(3)华漕基地。面积46 667m2,主要功能是作为燕龙基集团的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同时也作为废玻璃的堆场中转和废钢加工配送。这个研发中心新增投资6 500万元,拥有设备研发办公室、专家顾问办公室、行业标准研究办公室以及相关的实验设备。

(4)科技研发和公共支撑项目。废玻璃资源化技术工程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内容为结合废玻璃的物理化学特性,开发相关的原子、光学分拣专利技术,提高深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打造燕龙基废玻璃知名品牌。建设设备研发、专家顾问办公室、行业标准研究办公室以及相关的实验设备。研发中心还将开展对荧光屏、日光灯管等含铅、汞等有害物质的特殊玻璃回收处理研发,力争形成5万t/a的特殊玻璃回收处理能力,为政府解决特殊玻璃的环境危害问题。

循环水系统和污水处理项目:燕龙基集团在青浦基地建有循环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清洗废玻璃的污水在这里处理成为中水后,再循环使用。

基地综合管理项目:这个管理项目新增投资2 300万元,建设内容为:利用物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在线监测技术、GPRS技术、GIS技术和视频技术,打造集物流管理、废物流监控、生产现场监控、污染排放在线监测于一体的物流系统、信息与控制系统、综合服务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

制定标准:在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指导下,燕龙基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废玻璃回收加工经验和标准,对我国废玻璃行业的回收标准、分类标准、分拣工艺、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国家标准进行专题研究,为大规模基地复制和行业技术推广提供支持,使废玻璃回收、加工、利用、资源化等整个链条、环节都规范化和标准化。目前集团起草的废玻璃分类标准已经完成,已通过国家商务部审核正式发布,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3 延伸高值化利用产业链

(2)有毒有害废玻璃处置项目。燕龙基集团积极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再创新和自主研发,重点针对含汞的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玻璃;含铅的电视机锥、荧光屏等废玻璃;含夹胶的汽车用挡风废玻璃;用于医药领域的有害废玻璃等进行技术攻关,计划到2020年,有毒有害废玻璃回收处置能力达到20万t以上,破解环保难题。

(3)复制上海废玻璃回收加工体系。燕龙基集团计划按照上海青浦废玻璃加工基地的标准,在全国大城市群进行广泛复制,如珠三角、环渤海湾、中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等,最少建6~8个类似的基地,到2020年,力争废玻璃的回收处理能力达到500万t/a以上。

4 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废玻璃广泛分布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中,数量多,分布零散,与各种垃圾混杂堆放,具有回收难度大、环境危害大、经济效益低等特点。

但是,作为生产玻璃产品的熟料,用废玻璃生产建筑玻璃或成品瓶罐,可提高15%产量,节约大量纯碱、石英砂、白云石等原材料。如果废玻璃的使用量达40%以上,则生产建筑玻璃及瓶罐成品的燃烧温度将从1 620℃降低到1 500℃,使燃料(重油或煤焦油)的使用量降低20%,生产同等质量成品玻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0%。用废玻璃为原料生产玻璃产品,其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02 t标准煤/万元,远远低于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0.937 t标准煤/万元的水平。

到2015年,燕龙基集团的废玻璃加工量达到60万t/a,相当于:

每年节约原生矿产133.54万t,其中石英砂48万t、白云石方解石6万t、纯碱6万t;

每年节约34.8万t标准煤,减少排放温室气体76.2万t;

每年减少排放固体废弃物69.43万t;

每年节约垃圾填埋用地13 043m2。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见,回收利用废玻璃,是一项变废物为资源,化有害为无害,既节能又环保的公益事业,也充分体现了上海燕龙基集团的社会责任。

2011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把燕龙基集团运营的“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是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唯一的一家专业化废玻璃回收利用基地,上海燕龙基集团也成为国内最大的废玻璃回收加工环保企业。

周汉城(1959-),男,福建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师,从事再生资源行业管理服务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青浦玻璃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青浦工业园区召开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对接活动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以“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打造城市新形象
我的基地我的连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上海青浦宋代家族墓碑
书画摄影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