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IA何以移情布伦特

2013-05-03冯跃威

中国石油石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布伦特原油期货油价

○ 文/冯跃威

放弃WTI改用布伦特原油价格,看似EIA在市场充分竞争、供需所致等因素下为全球选择了新的预期主体,其实是在瞒天过海,另辟蹊径。它巩固了美国金融财团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

2012年12月5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了“2013年年度能源展望报告”。在油价预期一项中,首次放弃WTI原油价格,将北海布伦特(Brent)现货原油价格作为了预期主体(基准油)。众所周知,在国际贸易中,原油现货价格多与其期货价格挂钩,而期货价格的形成又是由期货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来实现的。所以,当EIA改变预期主体后,必然会对现有国际原油的定价体系产生冲击。

价差:栽赃陷害

2012年12月7日,加拿大政府决定批准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后,周末度假归来的分析师立即在11日《华尔街日报》上撰文称“交易可能会增加亚洲对全球基准油价Brent原油定价的影响力”。因为,“尼克森运营的油田是布伦特实物原油的最大供应方。因此,中海油能独家经营北海原油的生产和维护,影响布伦特原油的价格,进而影响到其他以布伦特为基准的原油价格”。

国际舆论再次将中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中海油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放弃WTI,改为布伦特,美国基准油的调整必然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引发震荡。 供图/CFP

纵观国际油价运行的历史,特别是观察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简称:WTI)的走势可以发现,每当出现飓风灾害、库存变化、炼油厂检修等美国国内事件时,都会引起美国中西部原油运输和集散枢纽库欣交割的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WTI期货价格暴涨暴跌,并直接影响到国际原油贸易的定价。每到此时,分析师们总会拿库欣的管道运输能力来说事,可几十年过去了,库欣的基础设施依旧没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或根本就不想改变以消除这个影响国际油价的痼疾,进而备受诟病。

尽管NYMEX的WTI油品品质比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北海布伦特(Brent)实物交割的期货原油的稍好,使WTI价格平均略高于Brent每桶1至2美元,但几十年来固有的价值之间的价格规律终于在2010年底被打破了,Brent油价不仅持续高于WTI油价,而且最大的价差一度接近每桶28美元。

根源:货币超发

这种超常异动的原因何在?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全球竞争性货币超发垫高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确实降低了在美石油企业的经营绩效并增加了经营风险,同时增加了美国石油消费者的支出负担。因此,引起了美国两任总统的高度关注,并着力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加以解决。

直到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弗兰克法》,使之成为法律后,市场参与者才真正感受到了压力,特别是其中最重要的“沃尔克法则”(Volcker Rule),它将直接限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用自身资本进行自营交易。尽管这项条款目前尚未最终实施,但其政策的预期效力已经开始威慑到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市场上。

为了与政策配套,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与时俱进。其中,芝加哥交易所集团(CME)早在2007年二季度至2009年二季度13次累计推出了近178个被标准化的、场外交易的、各种类型的石油期货衍生合约,用以降低油价暴涨暴跌过程中的风险。一方面,这为金融财团提供牟利工具的同时,也为在美的炼油商锁定利润和低价销售成品油,回馈美国消费者增加了保障性的交易工具;另一方面,为减小石油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CME通过增加交易杠杆、加大监管力度和美国司法部介入调查等组合手段打压NYMEX市场参与者对WTI油价的操纵行为,致使WTI与Brent油价差从2010年底彻底发生了反向背离的走势。

调整:瞒天过海

众所周知,目前国际原油市场中近三分之二的原油贸易是用Brent来定价的。所以,如果还用WTI油价作为预期主体和贸易依据,不仅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不能有效地沉淀超发的美元,而且必定会侵害到美国的中东盟友,特别是海湾产油五国的利益,进而失去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支配地位。

而美国的各类银行家们更是未雨绸缪,立即调整了在石油市场上的布局。

一方面这降低了在NYMEX市场的交易强度,2012年二季度开始,ICE的Brent原油期货合约交易量连续三个月超过了NYMEX的WTI交易量。表面看似是两个市场话语权争夺和充分竞争的结果,或是世界经济引擎东移,能源格局被转变的结果,但实质是金融财团们为了规避在美国市场运作时的金融监管和稽查所进行的战役性避险的优化选择。

另一方面,积极重建全新的营利模式。随着炒作WTI油价被监管稽查风险的增加和在NYMEX市场运作时对未来收益预期的下降,激发了营利模式的创新。他们创造性地搭建了NYMEX市场与ICE市场之间的交易工具。于是,跨市场套利和裂解价差等类型的石油金融工程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创建出来,并不断地被标准化,形成了创新型资产组合的工程工具,以及全新的避险和营利的模式。

至此,如果还依旧采用WTI油价作为预期主体,那么,它既不利于美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也不利于维护与中东产油国间的利益关系,更不利于金融立国的美利坚继续维持货币霸权,所以,多害相权取其轻,那就是将预期主体变更为ICE的Brent原油的现货价,给世人以市场充分竞争的印象。于是,在完成了上述金融交易工具准备后,在吸引了全球眼球的同时,疏导着国际资本远离WTI油价炒作的阳谋变现了。

ICE被影子市场图

由于Brent油价没有像WTI油价那样被恶性炒作,所以,在同等贸易条件下,Brent油价可以比较好地反映出全球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但为了控制ICE实物交割的Brent原油期货的价格,2012年2月,NYMEX创新上市了金融型Brent原油期货合约,以图对伦敦ICE市场和国际油价施加影响。

从这段时间的走势情况看(见图):每当油价发生方向改变时,几乎NYMEX金融型Brent原油期货价格都领先ICE实物交割的Brent原油期货价格1至2天发生改变;每当ICE实物交割的Brent原油期货价格出现躁动的时候,NYMEX金融型Brent原油期货价格基本上不为所动,最后ICE实物交割的Brent原油期货价格还是跟随NYMEX金融型Brent原油期货价格走势运行。

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可以认定:ICE不过是NYMEX的影子市场;决定ICE实物交割的Brent原油期货价格走势方向的力量来自NYMEX金融型Brent原油合约;在影响了Brent价格走势后,只要造成WTI油价波动,就可以创造出跨市套利的机会。

因此,看似EIA在市场充分竞争、供需所致等理论支撑或舆论喧嚣下为全球选择了新的预期主体,实是在瞒天过海,更隐蔽、创造性地另辟蹊径,巩固了美国金融财团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

不过,围绕着预期主体变更的舆论攻防还将持续,围绕着预期主体变更后金融工具创新还将继续,围绕着金融创新的监管也将继续,但市场风险不会因预期主体的变更而有所减少。

猜你喜欢

布伦特原油期货油价
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逝世,享年95岁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自由的想象——布伦特·布朗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中国版原油期货能走多远?
原油期货搅局者
如何利用原油期货在能源三角不可能中避险
中国原油期货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