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新探索
2013-04-29周运圣
周运圣
一、开展博客教学的可行性
网络在中国迅速发展并普及,博客是网络世界的产物。博客最初的名称是Weblog,由web和log两个单词组成,按字面意思就为网络日记。 Weblog就是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简称为“网志”。
利用博客为作文教学服务是基于博客有几大优势:1.博客是新鲜事物,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2.网络资料丰富,可以开拓学生视野;3.利用博客大家可以互相欣赏评论博文,互相促进,互相提高;4.可以建立文件夹积累资料;5.可以利用网络投稿,品尝到成功的喜悦;6.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并及时作出指导,进行修正。
二、博客作文教学的具体做法
1.建立博客,创设平台
首先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建立个人博客。我把学生带到机房,引导大家一步步注册、登陆、设计页面、建立文件夹、互相加为好友。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全部工作。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写作平台。
网络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每个孩子在注册博客的时候,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快乐,始终热情洋溢。不等我布置任务,不少同学就开始在“生活点滴”栏里开始记叙本次注册博客的经过和心得体会。我记得曾金金同学是这样写的:“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我高中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博客。网络是另一个世界,是充满了神秘让人好奇令人神往的新世界,但由于条件有限,自己从未上过网。今天,语文老师要我们开始写博客,我才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这处女地。我一定会以此作为人生的新起点,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科学的利用网络,踏上写作新征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最有效的良药。我会充分利用这种原始热情去开创写作新天地,但我十分清醒:孩子凭的是一腔热情,以后的路肯定还很难走,还需要自己一路扶持。
2.鼓励互评,激发斗志
赞科夫告诫我们:“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而我的诱因就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那种不服输的心理。我要求学生每天尽可能抽时间去欣赏同学的博文,客观认真地进行回复。作用有三:一是通过欣赏同学的博文,可以取长补短;二是增加阅读量,积累素材和写作经验;三是在班上形成浓烈的学术探讨氛围。大家兴致很高,往往网上留言不能尽意,见面后还经常交流各自心得。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又让学生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还很好的推动了同窗间的感情交流。
为了进一步促进评博活动的开展,我利用上课前五分钟,开展“我最喜欢的一篇博文”推荐活动。学生轮流上台推荐自己喜欢的博文,并详细阐述喜欢的理由,与大家分享。每个月评选“博文之星”,谁的博文被推荐的篇数最多,谁就当选,并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此举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写作热情。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每天利用两到三个小时去欣赏大家的博文,我知道,学生更想听到老师的评论。在评论时,我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大加鼓励,让大家的努力得到认可。我还请同事和朋友们有时间也去欣赏我学生的博文。此举得到不少网友的大力支持。上海浦东区一所学校的老师让他自己教的班和我班结成“作文联盟”,两个班的学生互评作文,极大的调动了大家的写作积极性。
3.积累素材,丰富内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莫泊桑也说过:“没有积累就没有优秀作品的问世。”以往学生厌恶害怕写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无话可写。这个问题不解决,想彻底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比比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这些资源毕竟不是为我所有。此话何解?因为学生不能消化,就永远不是自己的。如何才能让学生消化呢?首先,要求学生按类收藏。在博客中建立文件夹,分别命名:名言警句、生动事例、文学人物、精美语段……这样查找比较方便。刚开始,学生囫囵吞枣,宁滥勿缺,一个晚上文件夹里就放得满满当当。不过,这样做是没效果的!我要求学生放进去的资料必须是已经消化了的。比如名言警句和精美语段必须是背得下的,生动事例和文学人物必须是讲得出的……
光背得出,还不是积累素材的最高境界。能熟练使用,做到信手拈来方能化腐朽为神奇。比如古典诗词,乃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文章中如果能巧妙运用一些诗句,不仅能通达文意,而且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收到锦上添花之效。而使用诗词,可以有嵌入式、直引式、修饰式和化用式等。只有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些技巧,才能熟练的运用所掌握的素材为写作服务。因此,我以一星期为周期,每周要求学生使用一类素材。为了给学生做表率,我尽量每天写一篇博文给学生做范文。学生们时不时回复几句,和我探讨里面的某些内容或写作技巧。有些比较羞涩内敛的学生,当面什么也不敢说,在网上交流起来倒是神采飞扬,语言或幽默或犀利,平常还真看不出呢。
4.关注社会,寻找话题
没过多久,学生就发现没什么好写了。这时候,老师一定要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去获取话题。
我要学生每天从以下角度寻找话题:其一,针对同学或网友的回复,从中找到可以探讨的话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话题具有延续性,可以更深层次的进行分析探讨。其二,打开新浪或其它网站新闻网页,浏览新闻标题,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快速阅读,针对新闻的某一点确定话题。这样做的好处是有的放矢,有理有据,文章内容不会空洞。其三,选择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人物、景象、事物、语言及画面,重新审视,从风俗习惯、风景图画、伦理道德、思想潮流、审美情趣和人性美丑等方面进行描绘、思考、剖析,发掘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涵。其四,关注国内国际大事,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从学生的视角对时事发表观点,抒发感情,做到“与时俱进”。
这些提示给了学生很大的启发。思想解放了,思路开阔了,大家的写作兴趣更浓了。同学们开始用敏锐的目光洞察社会,捕捉时代气息。
5.探索技巧,勇于创新
高中生思维敏捷,有创造力。在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上,不能单纯的依靠老师的指点和教育。“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才是执行者和完成者。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主动性,才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如此,学生才会潜心研究写作技巧。以往的作文教学,往往理论和实践脱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进行过精准的概括:“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要打破以往教学中的条条框框,进入一个全新的思维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学生尝试使用书信体、章回体、微型小说体、寓言童话体、镜头式、画面式、剧本体、说明书体、对话体、文言体、诗歌、日记体、乐府诗体……做到一话题多体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思路更宽广,思想更活跃。博文形式多样,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次就是要打破语言定势。长久以来,学生语言平淡枯燥,没有文学韵味。所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成为作文教学的第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要求学生经常摘录并背诵网上看到的富有特色的句段外,引导学生打破言语定势,大胆“重组”语言,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罗钦同学在博客中再现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中的画面时写道:“江南那忧愁的细雨呀,你为什么要透过厚厚的油纸伞,纷纷扬扬的洒落在我沉闷的心里,让那涂抹着历史的沧桑凋落了我的希望的古墙挤压着我的心房?那苍白的脸上挂着泪珠的姑娘为何要抛弃我走向那迷惘的远方?让那凹凸的路面流淌着凄凉?”这些富有韵味的话语标志着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在不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