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策略

2013-04-29占银燕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创新数学教学

占银燕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关注数学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教轻学,重灌轻导,重教学结论轻数学发展过程,学生往往缺乏自主的学习空间,缺乏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只是整齐划一地接受数学知识,唯书唯上,这样压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和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做到语言幽默风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要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这样,才能有利于个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古今中外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看待事物的发言和做法;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而且还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见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望得到发挥,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建立亲近、融洽的教学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充分说明质疑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前提。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因此,数学教师要把质疑与解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疑引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其做法是:1.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2.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设疑,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积极争辩。3.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老师、课本和参考资料提出疑问,并进行评论矫正。总之,数学教师如能根据中学生的喜新好奇、兴趣广泛的特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悬念和疑问,学生定能产生探根究源的心里,从而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三、关注数学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教科书力求成为反映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一面镜子,既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又体现数学学科中蕴涵的文化。教学中除关注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外,还要考虑传承数学文化方面的工作,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的熏陶。如教学“勾股定理”“圆周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内容时,教师可先后介绍祖冲之、阿基米得、高斯、华罗庚等数学家的生平和他们对数学的贡献;介绍《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著作中也记载了一些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

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则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如组织学生成立数学兴趣小组,举行数学知识竞赛,撰写数学小论文和以数学为题材的社会调研报告,制作学具,收集多种类型的数学资料等,使理论知识得到内化和巩固。如可引导学生制作轴对称图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测量旗杆的高度,运用概率知识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八年级学生近视人数。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和实践。通过活动,变学科的“封闭性”为活动课的“开放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去观察课内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未涉及的奥秘,去触摸课堂无法获取的信息。

责任编辑 一 觉

猜你喜欢

创新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