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儒家的“以理制欲”

2013-04-29青阳

文史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陋室铭刘禹锡荀子

青阳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儒,将射、乐、琴、舞作为怡情、养性、强体之法,且力戒色、斗、贪。孔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不逾矩,就是对人的欲望加以节制,使欲不超过一定的规范。而荀子则明确强调对“欲”实行“节求”。他认为,欲望是应该得到满足的,但人人都要求满足欲望,就会发生互相冲突;因而必须各自节制其欲,使人们不互相冲突;然后各人的欲望才都能得到相当的满足。荀子还进而提出以道制欲。他认为人心能够明白道义,通过道义来节制欲求,即所谓“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显然,荀子是肯定人的思想力量的。

到了董仲舒时代,他在《春秋繁露》里提出,“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循天之道,以养其身”。即是说用物质的东西(利)来充养形体,用精神的东西(义)来涵养心灵。

到了宋代,儒家的节欲说发展成为“存理去欲”(即“存天理,去人欲)说,尽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纲常秩序,但其中“以理制欲”即以自然的规律和准则节制人欲的合理成分,则是应当值得重视的。按照成书于汉初的《乐记》的说法,人们在世界上会遇到许许多多引起欲望的东西,人们对这些欲望要用内在的理智加以节制;如果不加以节制,就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和准则,那样人就等同于动物了。

儒家的“以理制欲”方法,在传统养生学上被称为“以理养静”。所谓理,按现代人的说法,即合乎社会规范的思想道德品质情操,儒家称之为“修心养性”,即如《孟子·公孙丑上》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和它的培养方法,按孟子的说法,就是其气至大至刚,平时需要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伤害,且须同义、道配合在一起;如果离开了义与道,其气就没有力量了。因此,“浩然之气”是由平时正义行为积累而产生的,并非靠一时突出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那么其气也就疲软了。这里的“浩然之气”显然已是与养生家们的人体“真元之气”相通了。用民间常用的一句话来说,即“心宽体胖”。(按“胖”有二解,一读作pàng与“瘦”相对;二读作pán,作“安泰舒适”讲。)

传为中唐诗人刘禹锡(公元772—842)写的《陋室铭》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

据说该篇是刘禹锡因“永贞革新”而遭贬逐后的作品,但全篇却一如他的诗风一样,既有含蓄深沉的内涵,又有开阔疏朗的意境,更有昂扬向上的力量。其短短81字,揭示出作者安贫乐道,热爱生活的处世态度,反映了他善于从孤寂的逆境中寻找高雅的生活情趣,以保持从容、宁静、安详的心态,从而做到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相对平衡。因此,《陋室铭》不仅可以作为散文名篇来把玩,而且也可当作养生之法供人们借鉴,以调节心态,保养身体。

刘禹锡不仅是唐代有名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思想根基,是建立在传统儒家学说之上的。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因此他们强调养生必须先正身,先做人,这样才能正确地、积极地承担起各种社会道德责任。刘禹锡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恶劣环境与小人非但未能击倒他,反倒使其身心变得更加坚强与健康。后来他重返政坛,活到71岁高龄。正是这种实践与宣言的一致,才使得《陋室铭》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成为一切有理想、有才干,积极准备为国家与民族的兴旺昌盛而披肝沥胆、万难不屈的知识分子的座右铭。

刘禹锡的战友,同属唐代杰出思想家的柳宗元(公元773—819)的政治眼光更为犀利,文笔更富战斗力,但在修心养性方面却不如刘禹锡。柳宗元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遭贬后,精神上、物质上备受折磨而悲愤难平,悲凉不已。长达14年的孤独、怨恨、沉闷和痛苦,使他年纪虽轻却健康很差,终致气血郁滞,瘀结成痞,五脏衰弱,死时仅47岁。

猜你喜欢

陋室铭刘禹锡荀子
陋室铭(行书)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赏牡丹
大名鼎鼎的《陋室铭》,作者到底是谁
和谐
《刘禹锡 陋室铭》
刘禹锡与《陋室铭》
一篇《陋室铭》,仿写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