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的审美教学

2013-04-29罗晶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13年5期
关键词:美和阿Q文学作品

罗晶华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比之于其他学科,语文具有更加丰富的人文元素和独特的审美特征。语文的审美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审美素质,以美的眼光发现美,以美的艺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胜景。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引领学生感知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们往往苦心孤诣地 “炼”字“炼”句,凸显文章的语言美,往往一个字或词就让句子意蕴无穷或全篇生辉。特别是我国古典诗文,尤其注重语言的形象美、音韵美和意境美,遣词造句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所谓“求得一词准,捻断数根须”。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充分感悟和领略语文的语言美。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等等。又如《项脊轩志》中的结尾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亭亭如盖,而亭亭玉人已化为一抔黄土,物盛人亡,天人永别,言有尽而意无穷,读来让人不禁掩泪沉思。苏轼的悼念亡妻词《江城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地方,都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仔细研磨,深得旨趣。

除了欣赏语言美,佳作的结构美也处处可见,大有可观。 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我轻轻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到“轻轻地推门进去”,文章首尾呼应,类似圆形的结构,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诗歌如戴望舒的《雨巷》、闻一多的《死水》等,充分显示了现代诗歌“三美”中的“建筑美”。小说如鲁迅的《药》,明暗双线结构的分合交织,耐人寻味。类似的文学作品的结构美,能给人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这些作品的结构美加深对作品艺术特色的理解,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二、引领学生感受作品展示的环境美、意境美

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或优美动人,或波澜壮阔,引人入胜,令人遐想。“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如苏轼《书蓝田烟雨图》所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可惜现在的学生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时间少,功利教育大行其道又使学生们丧失了领略文学作品中环境美、意境美的心境,学生往往对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及其意境美视而不见。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再现和再造作品的环境美、意境美,进而读懂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写作的目的缘由。

如《诗经》“蒹葭”篇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展示了一幅凄清、萧瑟、朦胧的画面,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很多学生不知“蒹葭”(芦苇)为何物,更从未涉足河畔领略“蒹葭”的风采,所以深秋里蒹葭“苍苍、萋萋、采采”的神韵,学生们很难感受到,更不要说去理解感受画面创设的意境美所透露的主人公那幽深的情思了。如何引领学生去欣赏作品的景色美意境美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大胆想象,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蒹葭的幽美图片、视频,配上幽怨的背景音乐、为情所困的人的神情的图片,想象和感知相结合,学生就能较好地领略作品的景物美和意境美。辅之以多次的诵读,学生们对主人公的情感就会有深切的体验。

三、引领学生品味作品人物的形象美、多元美

人物形象是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审美对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其性格特点大多是复杂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认知个性、审美经验不同,而且因时代变迁和观念的改变,文本阅读中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多元化的情况。人物形象个性特征的丰富性和鉴赏活动的复杂多样性,正是文学作品重要的审美特征,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品味作品人物的形象美、多元美。

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既有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理,孝敬婆婆,对爱情忠贞不慕荣利的一面,又有刚强有余、柔韧不足、自尊心强、能伸不能屈的一面。不能全面认识刘兰芝的个性特点,就不能全面理解刘兰芝的悲剧结局。《阿Q 正传》中,阿Q性格有多重矛盾性,有人就发现,阿Q的性格中有十组矛盾的侧面:质朴愚昧而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但又安于现状。(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89页)可见人物的形象和思想往往是多元和立体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垄断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更不应做概念化的传声筒。教师应当通过设置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多方面、多维度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文本中人物丰富多彩的形象美及其典型意义。

四、引领学生领悟作品主题的思想美、人文美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缘由,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看法和评价。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生动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反映、传播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价值,因而流芳百世,历久弥新。但是文学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形式往往是形象化、艺术化的,有的比较集中、鲜明和突出,有的则含蓄、朦胧和多义。同时,因时代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不同的人对同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所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语文教学要善于把握文学作品主题多样性的审美特征,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主题的思想美和人文美,打破课堂一潭死水的沉闷局面,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生命活力。

如鲁迅先生的不朽作品《阿Q 正传》的主题,从20世纪初一直到现在,都一直存在不同的解读和争论。从大的方面讲有:(1)揭露中国国民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2)描绘辛亥革命的风俗画卷,反映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3)反映作家思想家的睿智、人道的情怀和爱国的赤诚。沈雁冰(茅盾)甚至认为,《阿Q 正传》描写了普遍的人类心态,“还有全人类的意义”。《阿Q 正传》的主题呈现出多样化的思想美和人文美。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搜集材料,不断拓展阅读面和思维空间,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感悟作品的主题,充分感受文学作品主题的思想美和人文美。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美和阿Q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阿Q和老A
论“掩耳盗铃”紫砂壶的创意美和文化意义
Teacher dedicates herself to educating kids in mountainous town 90后“孩子王”用美和青春谱写出大山的回音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美和温暖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