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红色文化与德育渗透

2013-04-29王宇忠

广东教育·综合 2013年5期
关键词:叶挺中学生革命

王宇忠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精神文化包括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传统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是革命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当前,如何立足红色土地,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深入挖掘其对中学生的德育渗透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与实践。

首先,调查了解当下中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情况。对此我们有针对性的发放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2337份,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有听说过红色文化的有1110人,占47%;略有听说的有1003人,占43%;完全没有听说的有224人,占10%。此项调查说明,要想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对中学生的德育渗透作用,就必需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

其次,根据学校实际探索实现红色文化对中学生德育渗透的方法。许多学生接触红色文化最多的是影视、网络还有书籍等。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好本校——叶挺将军的母校,根据崇雅中学的文化底蕴,从点及面向学生介绍红色军人的本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作为东江地区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我校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曾有“东江革命摇篮”的美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淡水地区第一面红旗就在我校升起,革命志士邓演达、邓仲元、郑怀昌、郑仕良、叶挺等均在崇雅中学就读过。因此,崇雅中学与红色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和联系。为让崇雅学子在家乡惠阳感受到红色文化浓厚的气氛,体验其精神果实,开启学生的思想意识,我们定期请老红军、退休老干部到我校讲述红色军队的战斗史。同时,针对每一届七年级新生组织红色校本学习,感悟崇雅中学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并且组织学生收集相关红色经典书籍、影视歌曲以及报刊杂志等。让学生品读优秀红色读物如《红岩》、《红旗谱》、《苦菜花》、《青春之歌》等等,并做到“阅读‘红色精品,手写赤血丹心”。

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德育渗透,除了以上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还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角度,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革命先辈在革命斗争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与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善于利用一切语文手段来服务革命工作有莫大的关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需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才能;拟定决议或决定,需要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执行上级的命令和决定,需要有良好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商议和决定重大事件,需要有良好的倾听与交流能力等,综合起来即是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都是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并培养的。当前有部分学生存在忽视语文学习、轻视语文能力培养的问题,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有意识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本土“红色景点”,收集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并开展一系列综合性活动。例如,我们带学生参观惠阳淡水周田村叶挺纪念园,活动安排如下:

1. 先阅读有关叶挺将军的书籍;

2. 记录参加活动流程;

3. 记录讲解员讲述叶挺将军的相关资料;

4. 开展征文活动(在踏访中收获的感想、体会、心得、故事等,均可用文字详实地写下来,也可以写成实践小论文、调查报告、诗歌等,不限文体)。

参观叶挺纪念园是我们红色文化之旅的一部分,此项活动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此外还组织学生参观了邓仲元故居、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行营旧址、淡澳河廉政文化长廊、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惠阳红色景点。通过这一系列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受到了革命理想、顽强意志、拼搏精神、奉献意识等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使革命先烈的精神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使学生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

第三,红色文化对学生德育渗透有其现实价值。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如黄赌毒等,给中学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加上社会与家庭对教育的关怀不够,导致不少学生缺乏高雅的生活情趣,精神空虚,沉迷网络游戏,沾染各种陋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而实践证明,结合本校的文化底蕴,大力宣扬红色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德育渗透,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作用重大。

责任编辑 潘孟良

猜你喜欢

叶挺中学生革命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
叶挺在新四军组建前后
叶挺独立团内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