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2013-04-29顾静
顾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各个方面的成果逐渐显著,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班级管理理念都是不断更新并且更加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改革总是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语文是语言的文本形式,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基础;作为一个从最基础年纪便开始开展的学科,这个学科便一直被重视,但是因其学习内容的某些特点,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这些缺点也逐渐显露,如何有效提高课堂实效性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本文对该问题进行阐述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中课堂;语文教学;实效性
如今很多高中语文课堂总是面临学生积极性不高、对于语文缺少热情的特点,许多高中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普遍存在没有学习计划、没有进行总结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科学利用时间的几个缺点。此外,很多时候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宣讲教学提纲上的重点而没有去认真考察学生具体的接受情况。自新课程改革后,面临一个更加尴尬的局面便是老师参考了许多别人总结出来的所谓的“素质教育”的方法并将它们实行到现实的教学中,将别人的研读结果当成自己教学的指南,这种不结合现实情况的方法实际执行中收效甚微,更有甚者带来了许多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已经执行了很多年的旧教材,延续使用旧教材不可避免的问题便是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兴趣锐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每周随机成立讨论组;注重师生间的交流讨论
在每个话题或者知识点解说之前先随机组成小组,因为一些固定思维或者长期相处中形成的固定模式,可能不利于一部分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并且每次都要尽量让每个同学上台阐述自己的想法机会,(思想交流的名言之类)这种方式正是在现实中践行了这句话,而随机小组组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展现自己,又促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并且思想交汇擦出的智慧的火花更有利于学生深刻地吸收和理解知识,除了培育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还有集体主义精神。
当然,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沟通。传道授业解惑者师也,古人认为老师主要任务便是传道授业,不得不说在许多人眼里这句话还是同样受用,但实际,这种“腐旧”思想已经不合时宜;我认为现在的师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单向传授,这种没有反馈的传播方式不管之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无益的,现在很多学生都有相当开阔的视野,而部分老师却因为其工作环境的封闭性对于许多知识无法及时更新。师生之间如果能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的沟通,可以有效地消除两者的部分的知识盲点,也能够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有效地吸收课本的知识。
二、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学校在这部分的重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已经广泛地进入课堂,老师作为授业者需要对这些工具进行了解和学习。传统的教学中,被最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便是以课本为工具,老师再进行内容解说,这种方式的其中一个缺点便是课堂的教学内容少,在固定的时间内只能讲解一定的内容并且较少对书本外的知识进行拓展;而如果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会大大地增大每节课的课容量,除了节约了时间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的巨大知识容量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实例解读。 在我看来,可以适时利用电子展示文稿或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视频或者趣味十足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印象,这些生动鲜活的例子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并且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也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理念。
三、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而提出应对方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进行就是为了培育更好更优秀的学生,所以“因材施教”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确立具有个性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教育工作者的备课过程中,应该针对本班同学的学习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即使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对每个同学都有所顾及,但也应该对这些不同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应该浏览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种前沿信息,经过整理和加工,截取学生感兴趣的和他们所需要的,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多积累对于不同学生群体的认识并加以解读,从而才能提交出更好的教学方案。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教课内容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四、以生活实例为题材,探讨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教学中占了很多比例的作文常是一直困扰学生们的问题,如何写出更好的作文。在经历和感悟中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便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高中生的学习不可能只一味地依赖课堂上的教学,而应该注重日常的积累,累积优美的句子和各种素材为作文做准备。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都是来源于客观存在的生活;应该尽量走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使学习生活变得更具色彩。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体现语言教学的本质特点——发挥语言的魅力。如在讲解文章《故都的秋》时,便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记忆中的秋天以及在秋天发生的一些令人记忆深刻的事情,再从同学的描述中寻找一些共同点,两者相互结合便可以让他们对于文章有更多的理解同时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来发现以前未曾察觉的闪光点;提高课堂实效性同时积累了生活素材。
语文是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学科,不得不说,也因为这种长时间的接触使得我们对于它也有更多的漠视,但是语文科目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有不可动摇的根基作用。模式僵化、内容陈旧等这些是很多人对于语文的固有印象,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现代科学技术进入课堂,这些都是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都将为语文教学的进步提供更好的客观条件,也终将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让我们一起期待高中语文实效性的提高和语文这个科目的未来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