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教育
2013-04-29赵越
赵越
摘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参与下,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资助金额、种类呈逐年增多趋势。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日益完善,也出现了诸如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等突出的问题,阻碍了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实现。在分析了感恩教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后,认为感恩教育中目前存在如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正确的感恩意识;部分教育者不够重视感恩教育的作用;现有的感恩教育方式不够贴近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构成的教育主体较为单一等主要问题。随后提出资助工作者首先应重视感恩教育的作用;建立资助来源数据库并定期向学生公布;建立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模式;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感恩教育活动;建立受助学生学习生活随访制度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感恩教育;资助育人;高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58-0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图1显示出资助育人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应注重通过物质资助、精神帮助“双助”并行,以精神帮助引领物质资助的方向,最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重要目标的实现。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对受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的形式,来实现精神帮助。
1感恩教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地位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提供了资助经费,交由学校的机构部门和学院共同管理、评审、发放和宣传,开展资助活动。另一方面,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教育者对受助学生开展感恩、诚信、自立自强教育。笔者认为,只有首先让学生学会知恩,懂得感恩,心生社会责任感,才能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偿还贷款,诚信做人做事,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人的自立自强,最终促进高校助学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感恩教育在三种教育中是处于基础性地位,应该首先开展。
综观今日高校,部分贫困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各界的资助看成理所应当,忽视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这反映了当前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问题。
2感恩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正确的感恩意识
受助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心存正确感恩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知识改变自身贫困的状况,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但现实中还存在几种有害受助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正确思想观念:(1)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自己家庭贫困,获得周围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回报和感恩;(2)有的学生经常获得资助,安于依赖资助过活的现状,变得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中好吃懒惰,对未来缺乏规划和目标;(3)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觉得低人一等,周围人会用异样眼光看待自己,与人相处时产生自卑感,背上心理包袱;(4)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心存感激,觉得应当立刻回报社会和个人,又苦于自己经济实力有限,陷入对自己能力渺小的自责和愧疚中。
2.2部分教育者不够重视感恩教育的作用
少数教育工作者如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由于忙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等原因,没有首先读透国家针对大学生的每一项资助政策和文件,没领悟国家的资助政策传递出的资助育人的信息。在资助工作中,没积极思考如何抓住机会,开展感恩教育,积极引导受助学生合理的学习生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2.3现有的感恩教育方式不够贴近学生
传统的感恩教育方法是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教育指向性、目的性较强的课余活动中。例如,学校资助管理机构、学院、班级等组织开展的各种感恩教育征文、讲座、演讲、辩论、人物评选活动中。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积极的,影响范围广。但是这些主题教育与学生最关心的专业课程学习分离度较高,如果系列教育活动、大型教育会等开展次数过多频率过高的话,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负担感甚至排斥感,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的本末倒置违背了资助育人成才的目标。
2.4辅导员班主任构成的教育主体较为单一
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是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力量。可是实际情况是:(1)辅导员班主任平时的事务性工作较多,所带学生数量大,单独与每一个学生深入接触的时间不多,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复杂心理需求及思想变化;(2)辅导员、班主任长期从事基层工作,没有自主学习或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部分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陈旧,所站角度微观,“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产生疲倦感。这些因素使感恩教育的效果打折扣。
3感恩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资助工作者首先应重视感恩教育的作用
资助工作者首先应重视感恩教育的意义,才能赋予它在三大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更有说服力,更有底气地对受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意识到开展感恩教育可使受助学生对给予他帮助的社会个人心存感恩,诚信还贷,乐于助人,自立自强,起到法律条文强制监督达不到的效果。同时,努力学习成长成才来回报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意识到自己对社会也应尽一份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3.2建立资助来源数据库并定期向学生公布
学校和学院建立资助来源数据库,通过入学教育,学生qq群等方式,定期向学生公布每一项资助的来源、构成、发放流程和评审条件。(1)公布资助金额的来源,可让学生知道是哪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群体和个人在捐资助学,使之理解资助并非理所当然,对资助的发起者感恩;(2)公布构成和发放流程,让全体学生了解到每一笔金额的最终进账都是由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各界及学校财务处、学生处、学院辅导员等台前台后的工作人员共同付出精力之后才得以存在的,使学对资助工作人员生产生感恩之心;(3)公布评审条件,让受助学生看到了解受助学生的产生要经过公开、透明、严格的评审制度,包括对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考察,家庭经济困难不是唯一的考察条件,只有品学兼优者才能获得资助。增强他们对资助工作的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将家庭贫困带来的自卑感和等待救济的弱者心态转化为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动力。
3.3建立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模式
打破传统感恩教育中以辅导员、班主任为教育者的单一主体,将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专业课教师,最了解孩子成长历程的学生家长纳入到感恩教育者的队伍中来,增强感恩教育的可信度、感染力。形成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专业课教师协助,家长远程监督的“三位一体”联动教育模式。一方面,专业课教师积极利用课堂教育阵地,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间隙,传播作为一个社会人,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成功,也需要帮助他人实现人生价值和成长的正确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用电话、短信、邮件、寄信等渠道向受助学生的家长宣传国家开展资助工作的意义,介绍学校学院资助工作团队付出的努力,首先让家长对资助工作产生认同和感激之情,这样家长才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传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观念。同时,学校还可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帮助学生共同解决。
3.4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感恩教育活动
学校学院可在开设专业的实习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受助学生学会感恩、诚信和自立自强。通过开拓课堂之外的实践教育阵地,让实践育人的隐性教育方式有效补充资助育人的显性教育方式,二者的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对学校学院来说,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了才干,又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感恩、诚信和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无需额外占用学生的课业学习时间,还可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增加了学生参加感恩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师范类院校可动员鼓励、组织安排受助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到学校附近的街道社区和附近贫困区县中去,针对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小孩等弱势群体,开展免费周末补习班、捐赠图书和义务支教等活动。当地的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给学生出具社会实践证明表,帮助学生修完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学分。受助学生从活动中既提升了自己的授课能力,又收获了帮助别人的快乐,通过对比还会意识到自己得到资助能顺利完成学业是幸运的,激发起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3.5建立受助学生学习生活随访制度
建立随访制度的好处是帮助和督促受助学生建立积极合理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避免思想懈怠。(1)让受助学生拟定资助金额使用计划表,交给辅导员老师和班长监督执行,通过让学生制定计划的方式引导其合理使用资助,杜绝铺张浪费;(2)辅导员、班主任可通过向受助学生本人、同学和室友走访、谈心等方式,及时掌握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为其开展针对性地学习、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和服务;(3)受助学生也将真心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关心和友谊,帮助他化解成长烦恼,融洽人际关系,收获学业的成功和友谊。最终,这份感谢将化为努力成才的动力,产生奉献精神与责任感,在有能力后可将关爱回馈给自己身边和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总之,感恩教育是针对受助学生教育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效果良好的感恩教育可以增进诚信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高校的资助工作中,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资助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灵活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用精神帮扶引领物质资助的方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高校的资助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2011年版)[EB/OL].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http://www.xszz.cee.edu.cn/show_news.jsp?id=2038.
[2]2010年全国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EB/OL].阳光高考,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moe/201108/20110809/22566368 8-1.html.
[3]陈晨.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7-118.
[4]谢丽.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探析[EB/OL].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http://www.qgzx.cn/contents/6/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