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3-04-29卢佩锋
卢佩锋
〔关键词〕 体育教学;新课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5—0054—01
新课改的实施,对于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于高中新课程改革涉及面非常广,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问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并未得到学校和教师应有的重视。部分高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体育教学存有偏见,他们认为体育课是副课,体育与健康课程可有可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纠正,体育教学课时被挤占和挪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一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也缺乏正确认识,未能在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的教育观念。
2.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识淡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高中生的体质,而且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重视专项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生体质的增强,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
3.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由于多种原因,不少高中学校未能构建起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并且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合理。这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体育教学流于形式。虽然高中课程改革已在我省实施了一段时间,但不少体育教师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前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研究不深,准备不够充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精华被抛弃;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非常,实则华而不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刻苦锻炼精神的培养及挫折教育被忽视;教师在课后缺乏教学反思。
二、对策
1.注重课程研究,科学编写教案。教案是一堂课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的集中体现。在编写教案前,教师要认真学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教科书,把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仔细研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问题。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有机整合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突出某些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进行,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2.精心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究竟采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间如何分配,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需求及体育场地与器材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精心组织教学。要通过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留出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应设法提高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利用率,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注重课后反思,实现交流互动。体育教师在注意选择适当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课后反思,要努力改变只有教学反馈没有教学反思的现状。应该对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要认真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心得,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主动参与听、评课活动,以教研促反思,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